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27)
2023(16414)
2022(13620)
2021(12712)
2020(10258)
2019(22986)
2018(22599)
2017(43788)
2016(22989)
2015(25121)
2014(24514)
2013(23978)
2012(21587)
2011(19154)
2010(18961)
2009(17110)
2008(16412)
2007(14177)
2006(12130)
2005(10416)
作者
(61490)
(52148)
(51536)
(49025)
(32594)
(25068)
(23126)
(20145)
(19585)
(18193)
(17689)
(17443)
(16082)
(15911)
(15781)
(15737)
(15403)
(15143)
(14850)
(14772)
(12718)
(12624)
(12486)
(11949)
(11715)
(11604)
(11307)
(11162)
(10346)
(10313)
学科
(91941)
经济(91830)
(69719)
管理(59038)
(51239)
(45950)
企业(45950)
方法(39135)
数学(34169)
农业(34120)
数学方法(33692)
业经(26322)
中国(24490)
(23390)
(19074)
(18510)
地方(18491)
(16363)
贸易(16355)
(15941)
理论(14353)
(14008)
(13934)
银行(13918)
技术(13845)
(13445)
(13420)
财务(13406)
财务管理(13378)
(13348)
机构
学院(313696)
大学(308028)
(128552)
经济(125918)
管理(122701)
理学(107448)
理学院(106361)
管理学(104478)
管理学院(103892)
研究(101673)
中国(77361)
(65762)
科学(61998)
(61815)
(57834)
业大(50380)
农业(50081)
中心(49281)
(48789)
财经(46576)
(45822)
研究所(44604)
(42834)
(41212)
师范(40826)
经济学(39376)
北京(37203)
(37078)
(36252)
经济学院(35650)
基金
项目(222903)
科学(177714)
研究(166059)
基金(163416)
(142431)
国家(141152)
科学基金(122196)
社会(108256)
社会科(102125)
社会科学(102100)
(87803)
基金项目(87026)
自然(77271)
自然科(75484)
自然科学(75467)
教育(75330)
自然科学基金(74114)
(72979)
编号(68223)
资助(63803)
成果(53753)
重点(50376)
(49734)
(49279)
(47128)
课题(45592)
国家社会(45491)
创新(43956)
科研(43043)
教育部(42799)
期刊
(141133)
经济(141133)
研究(85031)
(68356)
中国(58272)
学报(48441)
农业(46393)
科学(45685)
(43055)
管理(40033)
大学(38573)
学学(36803)
教育(30514)
业经(30123)
(28846)
金融(28846)
技术(25918)
财经(22015)
(21578)
经济研究(21064)
问题(19731)
(18967)
(17245)
农村(15379)
(15379)
农业经济(15316)
图书(14692)
资源(14633)
世界(14474)
科技(14373)
共检索到446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安瑞霞  
我国不同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速度和程度各异,加剧了农村内部发展的分化,也增加了农村养老服务建设的难度。基于情境互动理论,养老服务建设是服务主体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农村养老面临的环境特征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况,可将其分为探索阶段、振兴阶段以及共同富裕阶段。农村养老服务从以兜底保障为主,到向普适化转变,再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侧重点不同,面临的问题各异,因此也应差异化实施治理策略。从情境治理的角度,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可以从改善养老环境和优化组织队伍两方面入手,积极应对不同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安瑞霞  
我国不同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速度和程度各异,加剧了农村内部发展的分化,也增加了农村养老服务建设的难度。基于情境互动理论,养老服务建设是服务主体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农村养老面临的环境特征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况,可将其分为探索阶段、振兴阶段以及共同富裕阶段。农村养老服务从以兜底保障为主,到向普适化转变,再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侧重点不同,面临的问题各异,因此也应差异化实施治理策略。从情境治理的角度,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可以从改善养老环境和优化组织队伍两方面入手,积极应对不同发展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昌华   麻福芳   聂园英   江福   揭红  
品牌是产品质量和标准的背书,是市场需求与产品溢价的载体,也是让产品离消费者和市场需求最近的载体,品牌好坏可以倒逼产业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基于品牌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分析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与乡村产业生命周期影响因素具有高度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品牌生命周期变化的乡村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特征,主要为产业供给和市场需求特征,并从经营主体和政府行为两方面提出乡村产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启龙  韩振  陈珏颖  
本文阐述了美国农村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特点与主要成就,分析了驱动美国农村发展演变的政策因素和非政策因素。通过对中美农村发展条件和路径的比较分析,本文提出目前中国农村发展大致处于美国农村由加速发展向法治化发展转换的阶段,这一阶段美国经验主要包括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重视农村功能分区规划五个方面,可以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推进乡村振兴政策法治化、提高农民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科学开展农村规划与建设等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传洲   李国辉   滕皓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利于乡风和美,乡村和谐。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关键时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直面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有待补足、已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仍有改善空间、配套公共服务发展较缓等问题,通过扩宽公共文化产品增量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统筹各项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等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珂硕  范衬衬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质量低、流动性大、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薄弱等问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助推乡村振兴应立足国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搭建人才合理流动平台,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梦冉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高等教育等的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全国各地农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心化问题。空心化在乡村表现出多层次的现实问题,呈现出人口的空心化、农业产业凋零化、农村干部老龄化、乡土文化边缘化、房屋闲置与破败化等现象。空心化现象的形成主要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社会发展落差、城乡文化发展迥异等有关,治理农村空心化需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规划农村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晓彤  赵冲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补齐"三农"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同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优化乡村治理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有效的制度供给,积极构建有助于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人才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金辉  刘程军  王睿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首先归纳研究了农村金融与民间投资在推动扶贫工作过程中的现状困境,在此基础上,就农村金融与民间投资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毛一敬  刘建平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发挥村庄主体性是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机制保障。基于一个中西部亮点村的个案考察,发现激活村庄主体性需要乡村建设实现从行政本位向村庄本位的逻辑转换。行政本位下,政府以呈现政绩为目标主导乡村建设,通过制度内激励、利益让渡、利益交换等策略整合村级组织、市场和社会资源打造政绩亮点,乡村建设因村庄参与形式化和回应农民需求能力弱化陷入供需错位、村际差距扩大化困境。村庄本位的发展逻辑则从"过程-结果"双重维度确立了村庄社会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村庄、政府和市场主体基于优势互补结成"治理共同体",通过需求表达机制、资源供给机制、民主协商机制实现协同参与和共建共治共享,既保障了村庄主体的参与权和受益权,也提高了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回应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丽  
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的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社会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当前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治理体系不完善、基层政府行政权力垄断、基层自治能力不足和村民缺乏法律意识等问题,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毓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逐步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快速向农村社区下移,传统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逐渐脱节于现代农村社区发展需求,各种矛盾开始在此集聚,新的治理问题凸显。如何通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强化民生保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工作开展,但还存有一些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浩  
城乡的长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导致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在现代化转型期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相关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基于现代化理论与制度分析的综合框架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机理进行阐述,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实现类型划分,对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进行剖析。研究提出要将其放到乡村振兴战略所确定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中,从目标群体需求的政策回应、城乡融合的制度保障、现代农业的内源式发展以及地方官员、农村基层组织的主体激励等方面推进模式创新,不断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浩  
城乡的长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导致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在现代化转型期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相关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基于现代化理论与制度分析的综合框架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机理进行阐述,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实现类型划分,对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进行剖析。研究提出要将其放到乡村振兴战略所确定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中,从目标群体需求的政策回应、城乡融合的制度保障、现代农业的内源式发展以及地方官员、农村基层组织的主体激励等方面推进模式创新,不断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胜洪  陈倩芸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实施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治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25个省级行政单位颁布的乡村振兴政策文本来看,多元治理结构是政策关注的核心,多主体治理能力和意识是政策关注的重点,法治保障受到政策持续性关注,治理理念和制度建设所受的政策关注较少。由此,应加快职业教育立法进程,以需求为导向推进学校教育制度建设,同时构建开放合作平台加强职业教育治理信息化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