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4)
2023(6604)
2022(5320)
2021(4569)
2020(3610)
2019(8120)
2018(7793)
2017(15066)
2016(7603)
2015(8213)
2014(8388)
2013(8728)
2012(8561)
2011(8281)
2010(8719)
2009(8384)
2008(7763)
2007(7240)
2006(6970)
2005(6004)
作者
(23740)
(20281)
(20133)
(19450)
(12773)
(9615)
(9057)
(7776)
(7739)
(7221)
(7157)
(6691)
(6587)
(6495)
(6231)
(6187)
(5784)
(5677)
(5658)
(5422)
(5410)
(4881)
(4848)
(4745)
(4694)
(4583)
(4264)
(4129)
(4097)
(3948)
学科
(64359)
经济(64326)
(23881)
(19792)
地方(19345)
管理(17448)
方法(16579)
农业(16106)
数学(15098)
数学方法(15027)
业经(13942)
中国(13814)
地方经济(12794)
(10972)
企业(10972)
(10523)
(9547)
(9100)
(9021)
产业(8041)
农业经济(7634)
(7552)
金融(7552)
(7350)
发展(7343)
(7335)
经济学(7240)
环境(6779)
(6650)
银行(6641)
机构
学院(126948)
大学(124729)
(67948)
经济(66739)
研究(48696)
管理(44693)
理学(38097)
理学院(37618)
管理学(37024)
管理学院(36759)
中国(36665)
(27750)
科学(26212)
(24810)
(24007)
经济学(23307)
(23249)
财经(21874)
研究所(21513)
中心(21369)
经济学院(20655)
(19800)
(19697)
(16869)
业大(16863)
师范(16742)
(16655)
农业(16562)
财经大学(15724)
北京(15679)
基金
项目(78412)
科学(62521)
研究(59172)
基金(57937)
(49322)
国家(48863)
社会(42389)
科学基金(41917)
社会科(40019)
社会科学(40012)
(30760)
基金项目(30157)
教育(25049)
(24165)
资助(23264)
自然(23105)
编号(22735)
自然科(22539)
自然科学(22534)
自然科学基金(22140)
(19750)
成果(18814)
国家社会(18440)
重点(17630)
(17515)
发展(16911)
(16694)
课题(16092)
(15667)
经济(15531)
期刊
(90622)
经济(90622)
研究(43472)
(28274)
中国(25449)
(19679)
科学(18145)
农业(17999)
学报(17964)
管理(16565)
业经(15319)
大学(14909)
经济研究(14805)
学学(14577)
(14500)
金融(14500)
财经(12108)
问题(11666)
(10706)
技术(10456)
农业经济(8471)
技术经济(8330)
农村(8326)
(8326)
经济问题(8138)
世界(8049)
统计(7633)
(6806)
教育(6783)
(6617)
共检索到203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航  张金山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刘易斯认为,只有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源源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工业部门,当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失时,二元经济结构才能消解。而拉尼斯和费景汉则认为,只有农业部门实现以规模化和产业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经营,工农两部门均衡发展,才能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目前处于刘易斯两个拐点之间,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均等化,才能跨越刘易斯第二拐点,最终消除二元经济结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步入世界发达经济梯队的关键。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目标,是我国经济跨越刘易斯第二拐点,从发展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龚毓烨  
新乡贤作为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人才要素之一,必然会影响乡村振兴的效果,进而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破解产生影响。梳理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发现,对新乡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历史角度、能力角度、范围角度和时代角度来考察新乡贤的内涵;从乡村治理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乡村文化传承与社会道德引领功能等方面来考察新乡贤的效用。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对新乡贤缺乏法律意义上的角色定位、城乡人才循环机制不健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经济封闭性和传统小农思想的局限性等因素存在,极大地抵消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预期。要想发挥新乡贤在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可通过探索转变基层政府治理方式,合理定位新乡贤功能;赋予新乡贤一定的政治待遇,促进新乡贤与其余治理主体的交流协作;完善城乡人才要素自由流动的交流和激励机制;弘扬新乡贤文化,增强乡村的内在软实力;结合乡村发展实际情况吸纳和培育专业化的新乡贤,转变小农思想等方面入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泽宇  
"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是我国对待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一贯态度。当前我国除开面临农业生产领域内部的长期矛盾,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部分对于农村部门农业劳动力的"虹吸"效应外,中美贸易战的出现又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认为只有农业生产率的长期、稳定、有效提升才是彻底降低我国粮食安全风险的基础和必要途径,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除开落实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福利的政策目标外,另一大政策考量就在于彻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林毅夫(2012)~(〔1〕)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的具体政策导向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在制定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具体政策上的实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要龙  
基于刘易斯收敛条件的考察发现,中国不彻底的城镇化破坏了农业部门生产效率提高所必要的人口条件,使得二元经济结构呈现长期化发展趋势。当前土地制度安排引致了双轨城镇化问题,导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失衡;受损失厌恶行为驱动,农村人口的自主城镇化过程锁定在了"流而不迁"状态;农村人口自主城镇化的失败产生了大量不在承包制形式,而以家庭为基础的不在承包制形式正瓦解集体一致性行动准则,使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制度运行存在名义化取向,加大了农地制度创新阻力,引致农业生产陷入传统陷阱。基于此提出:要打破土地增值错配格局,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改变不在承包制形式并保护经营权;城镇化建设要允许人口实现农村退出,以适应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太碧  
文章简要回顾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由来及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特征,最后提出改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人本主义思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柳亮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城乡二元化特征比较突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应当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改革配套制度、促进劳动力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投入等几个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周府  吴方卫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有必要构建一套全面、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为充分考虑乡村振兴的共性特征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由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分项指标和43个三级分项指标为基础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为避免主观随机因素干扰,同时为克服可能存在的变量遗漏对计量偏差的影响,该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专家打分"两种方法综合赋权得到。研究进一步对中国及各省份乡村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评估,研究结论也可为其他地区开展乡村振兴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明  
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需求制约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弱化和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应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从长远来看,要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要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靓  王定祥  
本文对二元经济结构、政府行为与城乡金融结构演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政府行为对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演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和政府行为始终是我国城乡金融结构增强的主导因素;城乡投资差异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增强在长期内有显著影响、短期内影响不明显。因此,要促进我国城乡金融协调发展,需要减少政府干预、推动农村金融深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昊颖  
“三农”是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三个必须”和“三个坚定不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融合。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带来了新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和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部分地区依托数字经济脱贫摘帽。本文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我国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数字化建设、产业融合和普惠金融的角度对数字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剑平  
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实证分析表明,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下,工业品与农产品理论价格的价值构成、工业与农业地租,均存在着基本的质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孝坤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非常突出,严重影响全民小康建设进程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重庆直辖以来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从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劳动生产率、城镇化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城乡二元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城乡二元性结构差异显著,且有不断扩大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城镇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工业对农业辐射力弱、城乡市场严重分割、传统体制约束和行政区划调整等。最后提出了加快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昌明  王彬彬  
中国城乡差距大,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缩小中国城乡差距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长期不动摇,赋予公民自由迁徙权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永久使用权,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旭明  苏力  李一鸣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现象。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具有多维复杂的特征,因此套用现有理论来解决我国的二元经济问题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在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成因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现有二元经济的理论模式及其不足,提出了科学实施城乡一体化以破解我国的二元经济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文杰  余瑞祥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随着经济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将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有其理论基础 ,它决定了必须从制度上确立破解这一难题的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