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1)
- 2023(16322)
- 2022(13429)
- 2021(12491)
- 2020(9855)
- 2019(22774)
- 2018(22565)
- 2017(43277)
- 2016(23496)
- 2015(26435)
- 2014(26440)
- 2013(25824)
- 2012(23488)
- 2011(21138)
- 2010(21208)
- 2009(19361)
- 2008(18680)
- 2007(16532)
- 2006(14902)
- 2005(12939)
- 学科
- 济(97996)
- 经济(97880)
- 业(67988)
- 管理(60547)
- 农(51504)
- 企(46008)
- 企业(46008)
- 方法(37883)
- 农业(34254)
- 数学(32698)
- 数学方法(32363)
- 中国(29260)
- 业经(27541)
- 地方(22769)
- 财(20648)
- 学(19606)
- 制(17671)
- 发(16802)
- 贸(15595)
- 贸易(15585)
- 易(15112)
- 环境(15052)
- 理论(14695)
- 技术(14525)
- 和(13701)
- 银(13605)
- 银行(13567)
- 策(13436)
- 发展(13193)
- 展(13179)
- 机构
- 学院(332952)
- 大学(330489)
- 济(132924)
- 管理(132376)
- 经济(129911)
- 理学(115073)
- 理学院(113806)
- 研究(113732)
- 管理学(111887)
- 管理学院(111300)
- 中国(83766)
- 科学(71159)
- 京(70758)
- 农(70365)
- 所(56249)
- 财(56206)
- 业大(55535)
- 农业(53600)
- 中心(52056)
- 研究所(51381)
- 江(49012)
- 范(46082)
- 师范(45734)
- 财经(45306)
- 北京(44119)
- 经(41435)
- 院(41050)
- 州(39485)
- 经济学(38459)
- 师范大学(36747)
- 基金
- 项目(233075)
- 科学(183647)
- 研究(173987)
- 基金(168173)
- 家(146598)
- 国家(145051)
- 科学基金(124434)
- 社会(110335)
- 社会科(104034)
- 社会科学(104003)
- 省(91740)
- 基金项目(90206)
- 自然(78821)
- 教育(77666)
- 自然科(76932)
- 自然科学(76917)
- 划(76336)
- 自然科学基金(75516)
- 编号(72855)
- 资助(66411)
- 成果(58430)
- 重点(51594)
- 发(51486)
- 部(50675)
- 课题(49238)
- 创(48165)
- 国家社会(45381)
- 创新(44803)
- 科研(43602)
- 教育部(43039)
- 期刊
- 济(152622)
- 经济(152622)
- 研究(97232)
- 农(72853)
- 中国(65425)
- 学报(53589)
- 科学(50574)
- 农业(49428)
- 管理(44496)
- 大学(41523)
- 学学(39227)
- 财(39148)
- 教育(37569)
- 业经(30643)
- 融(28877)
- 金融(28877)
- 技术(28135)
- 业(23179)
- 问题(22658)
- 经济研究(21537)
- 财经(20816)
- 版(18154)
- 经(17714)
- 图书(17293)
- 科技(16976)
- 现代(16003)
- 资源(15828)
- 技术经济(15807)
- 农业经济(15642)
- 世界(15546)
共检索到486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晓映
从乡村工业化视角探究农民城市化的内在差异,对揭示中国城市化实践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与中西部地区的半城市化不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民被认为已趋于完全城市化,但东部不同区域间农民城市化存在显著差异。苏南、浙江和珠三角是乡村工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基于这三个地区的现实经验,发现不同的乡村工业化路径直接影响了农民与市场、农民与土地、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并表现在区域内的市场结构、集体土地的开发权配置结构以及城乡关系结构中。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结构性基础,直接影响农民嵌入市场的方式、集体土地保障水平和村庄社会结构,并最终影响不同区域农民的城市化选择,使三地分别呈现出发展型、需求型、保守型的城市化类型。
关键词:
乡村工业化 城市化 区域差异 社会转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褚明浩
通过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民城市化路径外在宏观条件和内在微观机制的分析,可以更完整呈现城市化的社会规律,反观当前的相关理论及城市化政策的问题。与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家庭的不完全城市化不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趋于完全城市化。多个发达地区的田野调查表明,发达工业化基础上建立的本地劳动力市场是农民城市化的前提,其特征是就业机会丰富、就业时间充足与就业成本低廉。就家庭策略而言,农民家庭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家庭充分就业和家庭婚姻联结将本地劳动力市场优势转化为融入城市的家庭发展能力,实现完全城市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玉红
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农村工业化驱动下非农人口和产业发生了自发式的集聚但依然保留农村管理体制的村庄。本质上看,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自然城镇化过程,然而,由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处于城镇化质量较低的阶段。利用第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对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整体性估算。研究发现,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村庄数约1万个,但其就业量占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就业量的一半以上,其企业规模和竞争力都超过了其他农村地区的企业,半城市化地区的数量与地区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这些地区存在着工业污染严重、耕地浪费和公共产品不足等市场失灵等问题,以及外来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低、与当地人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政府应通过提升乡村半城市化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逐步提高其城镇化质量。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城镇化 公共产品 农民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玉红
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农村工业化驱动下非农人口和产业发生了自发式的集聚但依然保留农村管理体制的村庄。本质上看,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自然城镇化过程,然而,由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处于城镇化质量较低的阶段。利用第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对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整体性估算。研究发现,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村庄数约1万个,但其就业量占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就业量的一半以上,其企业规模和竞争力都超过了其他农村地区的企业,半城市化地区的数量与地区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这些地区存在着工业污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城镇化 公共产品 农民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清
家庭规模、类型结构与人口再生产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家庭规模与类型结构是人口再生产的起点,又是人口再生产的结果。研究农村人口问题必然涉及到农村家庭规模与类型结构。 当前农村家庭规模与类型结构现状如何,是否出现了小型化、核心化的趋势,农村理想家庭规模与类型结构是什么,等等。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于1986年5月,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馨 牛叔文 赵春升 胡莉莉
中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两部分能源消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应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下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一个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将会增加能源消费量1085.26千克标煤。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结构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也在逐年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达到8535.04万吨和56678.76万吨,农村分别为6883.41万吨和8117.94万吨。在这种形式下,应当引导居民逐步向低碳的生活模式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陈明
本文认为人均GNP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最佳标准。以人均GNP为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工业化,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于工业化,但存在着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结构没有随着工业化而相应高度化以及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而这是由于长期工业政策的偏差所引起的。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需要彻底放弃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我国的大都市区、推动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整合城市间的关系。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路径选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
聚焦于社会资本影响农民收入的微观和宏观机制,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家庭—村庄"两个层次的交互模型,考察了不同生产情景下社会资本效用的差异性以及村庄非农化过程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微观层面,家庭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张能够同时提高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而社会网络结构异质性的提高只有利于非农收入的增长;并且随着村庄非农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网络的效应对于农业收入逐步减弱,而对于非农收入的影响则逐步增强。在宏观层面,村庄社会融合程度的提高仅有利于农民农业收入的增长,但随着非农化进程的推进,村庄集体社会资本在农业生产中所凸显的优势将会逐渐削弱。这预示着,中国农村非农经济的迅猛发展正逐步改变乡村社会资本的经济意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云
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背景下,农村家庭从传统简单再生产进入现代复杂再生产,农民家庭代际差异显现。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化以来的经济生产变革促成家庭的个体本位。然而,中国农民家庭代际差异表现出的父子代际生活模式不同,实质上区别于西方家庭的独立化趋向,具有"分"与"合"的双重面向,表现为代际间分"工"合作、"分"中有"合"、形"分"实"合"的家庭现代化转型实践,促成家庭资源优化、权力结构重塑和价值观念再造。中国家庭代际差异凝合家庭现代化转型策略的同时也蕴藏着潜在风险。基于此,在家庭现代转型和家庭扩大化再生产的张力下,中国家庭代际差异重新组织了家庭生活实践制度,弹性的家庭代际差异制度使农民在城乡社会流动中具有充足韧性和保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静萍 周景博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2014年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为样本,就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模式均有显著差异。工业化对空气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影响模式为正向线性;城市化对空气质量具有间接影响,其中,人口比重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为负向线性,人口密度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人口密度影响拐点的置信区间为(363,1232)人/平方千米,2014年,有64个城市在此区间内,需要决策者重点关注。本文的创新在于首次将SEM引入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在实证分析中揭示出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不同路径与模式;并提出,城市化率的提高和第二产业比重的降低均有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从改善空气质量的角度,应将集中型城市化作为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静萍 周景博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2014年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为样本,就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模式均有显著差异。工业化对空气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影响模式为正向线性;城市化对空气质量具有间接影响,其中,人口比重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为负向线性,人口密度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人口密度影响拐点的置信区间为(363,1232)人/平方千米,2014年,有64个城市在此区间内,需要决策者重点关注。本文的创新在于首次将SEM引入空气质量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艳平
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家庭化与非家庭化流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化与非家庭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家庭化流动相比,家庭化流动有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家庭化农民工在工作强度维度的融入程度最高,其次是身份认同和心理融入维度,在经济整合和社会参与维度的融入程度较低;年龄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消极影响,农民工自身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社会网络对其城市融入也具有一定影响,而是否有稳定的住所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家庭化 非家庭化 流动 城市融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恩成
珠江三角洲的乡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马恩成在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研讨中,许多方面涉及乡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关系问题。在这“四个化”方面,珠江三角洲已经走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前列,但在认识和实践中都存在不少有待解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崇台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国现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与发达国家相比,面临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是农民工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中国才能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简新华等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