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3)
2023(7351)
2022(6223)
2021(5737)
2020(4471)
2019(9627)
2018(9372)
2017(17089)
2016(8991)
2015(9844)
2014(9423)
2013(9047)
2012(8018)
2011(7490)
2010(7733)
2009(7453)
2008(6838)
2007(6063)
2006(5605)
2005(4457)
作者
(25117)
(21264)
(21114)
(19816)
(13115)
(10217)
(9410)
(8006)
(7957)
(7450)
(7303)
(6989)
(6777)
(6484)
(6350)
(6347)
(6188)
(6156)
(5945)
(5930)
(5201)
(5053)
(4892)
(4884)
(4840)
(4780)
(4691)
(4559)
(4253)
(4241)
学科
(33357)
经济(33326)
(24274)
(22057)
管理(19488)
农业(16358)
(12651)
企业(12651)
业经(11300)
地方(10737)
方法(10071)
中国(9738)
(7744)
数学(7547)
农业经济(7448)
数学方法(7374)
(7356)
(7084)
(6719)
理论(6158)
发展(6027)
(6023)
(6019)
贸易(6016)
收入(5926)
(5802)
环境(5655)
(5279)
(5129)
农村(5103)
机构
学院(126647)
大学(118168)
管理(44228)
(43220)
研究(42188)
经济(41885)
理学(37522)
理学院(37027)
管理学(36106)
管理学院(35863)
中国(31493)
科学(27146)
(25732)
(24728)
(20537)
师范(20339)
中心(20218)
(20155)
(19851)
(19653)
业大(19508)
农业(18650)
研究所(18215)
(16611)
师范大学(15948)
(15858)
北京(15326)
财经(15231)
(14869)
技术(14128)
基金
项目(85324)
科学(66359)
研究(64534)
基金(59347)
(51725)
国家(51232)
科学基金(43597)
社会(40607)
社会科(38086)
社会科学(38080)
(35885)
基金项目(31931)
(29219)
教育(28778)
编号(27858)
自然(26997)
自然科(26247)
自然科学(26237)
自然科学基金(25681)
资助(23600)
成果(21584)
(20434)
课题(19569)
重点(19085)
(17146)
(17030)
(16751)
国家社会(16439)
发展(16232)
(15982)
期刊
(59469)
经济(59469)
研究(33303)
(30394)
中国(25787)
农业(19931)
科学(19204)
学报(18550)
业经(14975)
大学(14553)
教育(14209)
管理(14159)
学学(13990)
(13710)
(10622)
金融(10622)
技术(10335)
农业经济(8457)
(8069)
(7979)
农村(7883)
(7883)
经济研究(7867)
资源(7690)
问题(7669)
(7534)
(6738)
(6659)
旅游(6659)
(6659)
共检索到187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向梅  
乡村文化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建筑文化,它是基于地理环境特征以及民俗风情而形成。每个乡村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空间体系以及场所环境,同时又有其比较独特的气质体现。在现代旅游开发与设计中,将乡村文化以及现代审美方式融入到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中,焕发出乡村在地文化的美学以及活力。同时这是旅游景区规划设计重要的出发点与特色,也是响应乡村振兴,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结合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燕  
乡村旅游开发在承担旅游扶贫任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的冲击和竞争,乡村旅游景区营销渠道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景区能否持久并逐渐走向成熟,针对渠道建设现状、旅游消费特点设计开发适合的营销渠道成为景区在开发建设之外必须重视的关键要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思琪  
<正>~~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思琪  
<正>~~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树夫,徐菲菲  
本文介绍了CIS及其意义 ,并以南京著名旅游景区玄武湖公园为例 ,进行了CIS导入景区规划的论述。作者认为 ,导入CIS进行总体形象规划设计是改善玄武湖现状的最佳方法 ,而这种方法不仅对玄武湖适用 ,对其它类似景区的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规划设计也有科学的参考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静  
人类共同体自从出现了城市,就有了城市与乡村的分化。从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固有轨迹来看,农村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处在边缘地带,停滞不前。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农村和农民兄弟的帮助下,城市发展成绩斐然,但是农村问题突出,农村人口流失、部分土地荒芜,留守问题、农村空心化等现象严重。面对城市发展的成绩和农村衰落的现实,农村发展受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梁婷婷  谭波  
区别于传统旅游经济模式,乡村经济发展强调对区域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对乡村自然资源的破坏。为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理念,民宿作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科学的民宿设计与规划方案,以满足生态旅游视角下人们对乡村民宿的不同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琚胜利  陶卓民  韩彦林  
以南京市74个主要乡村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以去哪儿网、携程网、大众点评网的游客网络关注数据为样本,运用网络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游客网络关注度测算模型,结合耦合协调度以及核密度测量方法,测出乡村旅游景区(点)游客网络关注度及其与景区引力耦合协调度特征。研究发现,南京乡村旅游景区游客网络关注度呈现长尾特征和首位度特征;游客网络关注与景区引力耦合协调度特征呈现四种状态,传统山水型高等级乡村旅游景区点呈现极度、高度耦合协调度特征,现代农业园、农家乐专业村呈现中度、低度耦合协调度特征;耦合协调性在空间上呈现等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安湘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来临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想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农村生态景观的人越来越多,使得生态旅游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成为其核心内容。在旅游景区中,除少数特殊的人文类风景名胜区外,植物景观始终是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否具有优美独特的植物景观,就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是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竞争力的关键。特色植物景观的形成,离不开人为的营造,这可使天然的植物景观锦上添花,更加优美。植物景观的营造方式,主要有建设植物专类园、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利用"意境美"提升植物景观内涵、营造具有地方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慧娟  蹇莉  陶恒  
乡村旅游将农村、农业、农民串联起来,成为扶贫开发中的重要载体。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的有效模式,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带"的功能仍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针对旅游扶贫中出现的精准度不高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本文从空间作用机制、动力机制、受益机制三方面辅以模型进行分析,并基于模型的原理,从景区、贫困村、贫困户的角度,提出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五大实现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单福彬  周静  祁向文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龙茂兴  罗进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有其独特的发生机理,探讨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理论,立足于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区域特征,以核心——边缘理论、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才能克服乡村旅游发展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进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蜜蜜  龙茂兴  刘建平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类型之一。文章依据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所具有的景区依附性、资源与产品的互补性、客源市场共享性等基本特征,提出了景区带动的发展模式,进而探讨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凯丽  
随着江苏省农村贫困治理体系的不断演进,传统的扶贫方式和减贫模式所释放出来的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出现衰减的态势。而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有助于构建乡村旅游和贫困人口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乘数效应"以深层次地改善扶贫绩效,最终实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并拓宽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震  庞赞  张建国  
[目的]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乡村资源,在开发前对影响乡村生态养生旅游的因素进行评价,为整体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在分析总结相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的特点,运用专家咨询法筛选构建了该文的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确定综合评价分级标准以及各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以兴墩村为例验证本评体系的实用性。[结果]评价模型包括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区域社会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开发潜力5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由影响该指标的因素组成,共计29个三级指标;通过对兴墩村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为8. 06,适宜性良好,其中自然环境得分最高为9. 52。[结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影响开发的主要因素,兴墩村进行乡村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同时存在配套设施条件差以及开发潜力低的缺点,针对各二级指标评价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思路,为今后进行规划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