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8)
- 2023(14465)
- 2022(11690)
- 2021(10714)
- 2020(8731)
- 2019(19672)
- 2018(19250)
- 2017(37267)
- 2016(19827)
- 2015(22045)
- 2014(21657)
- 2013(20874)
- 2012(18664)
- 2011(16571)
- 2010(16382)
- 2009(15020)
- 2008(14371)
- 2007(12562)
- 2006(11048)
- 2005(9574)
- 学科
- 济(80206)
- 经济(80083)
- 业(60999)
- 管理(60756)
- 企(47407)
- 企业(47407)
- 农(33872)
- 方法(33732)
- 数学(29845)
- 数学方法(29457)
- 财(24817)
- 中国(23157)
- 业经(22770)
- 农业(22746)
- 制(21086)
- 地方(15608)
- 体(15144)
- 务(14733)
- 财务(14681)
- 财务管理(14646)
- 企业财务(13972)
- 银(13302)
- 银行(13288)
- 贸(12970)
- 贸易(12964)
- 融(12688)
- 金融(12685)
- 易(12680)
- 行(12644)
- 学(12371)
- 机构
- 学院(272758)
- 大学(270337)
- 济(114915)
- 经济(112606)
- 管理(108049)
- 理学(93808)
- 理学院(92918)
- 管理学(91353)
- 管理学院(90843)
- 研究(85381)
- 中国(65303)
- 财(55690)
- 京(54143)
- 科学(48042)
- 财经(44042)
- 农(43625)
- 中心(41366)
- 江(40586)
- 经(40141)
- 所(39185)
- 业大(38226)
- 经济学(36427)
- 研究所(35214)
- 范(34776)
- 师范(34470)
- 经济学院(32906)
- 财经大学(32777)
- 农业(32628)
- 北京(32601)
- 州(31689)
- 基金
- 项目(189310)
- 科学(151995)
- 研究(143311)
- 基金(140023)
- 家(120038)
- 国家(118971)
- 科学基金(104440)
- 社会(95510)
- 社会科(90410)
- 社会科学(90391)
- 基金项目(74090)
- 省(74044)
- 教育(66356)
- 自然(64373)
- 自然科(62906)
- 自然科学(62893)
- 自然科学基金(61741)
- 划(61213)
- 编号(58237)
- 资助(54731)
- 成果(46790)
- 部(42953)
- 重点(42415)
- 制(41536)
- 发(40957)
- 国家社会(40547)
- 创(40137)
- 课题(39553)
- 教育部(37989)
- 创新(37558)
- 期刊
- 济(128334)
- 经济(128334)
- 研究(78319)
- 中国(53790)
- 农(45766)
- 财(44393)
- 管理(39766)
- 学报(37456)
- 科学(36726)
- 大学(31184)
- 农业(29991)
- 学学(29621)
- 教育(27813)
- 融(27365)
- 金融(27365)
- 业经(24293)
- 技术(23951)
- 财经(21964)
- 经济研究(19292)
- 经(18847)
- 问题(17455)
- 版(14013)
- 业(13039)
- 理论(12333)
- 技术经济(12202)
- 现代(12162)
- 财会(11878)
- 科技(11709)
- 农村(11654)
- 村(11654)
共检索到396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长健 李曦
在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下,乡村治理的主体拓展至包括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农村社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政府、农民、市场、社会等四维治理主体。随着治理环境多样、治理主体多元、治理关系多维,各主体间的利益协调关系也会变得更为复杂。多对利益关系间的交互形成了多种利益矛盾:社区自治与政府管理间的博弈、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抵牾、乡村治理文化与法律规则间的冲突。协调这些利益,单靠法律治理是不够的,需要将软法治理引入到乡村治理的实践中,选择自治、德治、法治相统一的治理价值,进而形成软法治理的双重参与机制、效力约束机制与耦合衔接机制,用以弥合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规制困境,进而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多元共治 规制困境 软法治理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琼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内涵体现在:激发农民积极性,提升农民致富能力,为农民提供公平的发展条件。研究证明,运行良好的乡村治理机制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形成公平有序的乡村发展环境。因此,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亟需对乡村治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创新。在激发乡村发展整体活力方面,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建统领的引导功能;在提升农民致富能力方面,应规范乡村治理制度,充分落实乡村自治,厚植文化资本,发挥致富精英的带头作用;在保障公平方面,应积极拓展乡村治理资金来源渠道,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
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治理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国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乡村治理面临着治理主体弱化、治理过程异化、治理保障不到位等治理瓶颈。因此,提升与改善乡村治理方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构建和完善"三治融合"、多元共治、外部保障等机制,破解乡村治理困境。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转型困境 机制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博琛
加强基层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要求。目前,乡村治理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滞后、村民自治虚置、乡村文化衰弱、法治氛围未形成、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乡村文化认同感,并不断强化村民及基层组织干部的法律意识与生态意识。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基层组织 村民自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朝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乡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受城镇化、信息化的冲击,乡村治理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原有的瓶颈问题凸显,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频发,产生了大量无序或无效的治理乱象。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研究学术界已有成果,深入分析当前乡村治理存在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弱化、“微腐败”问题频发、信访问题复杂难解、乡风文明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夯实乡村社会治理组织基础、提升基层监督执纪能力水平、推进基层信访治理综合改革、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政府部门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现代化 乡村振兴 对策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倩 马英
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背景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越来越多数字化程序的运用,给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乡村治理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组成,其效能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治理的综合实力。因此,研究数字化技术如何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辨析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概念,分析现阶段数字技术在推进乡村治理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乡村治理效率的对策,完善现阶段数字乡村治理体系,为实现智慧化乡村治理目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数字化 公共服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朝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乡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受城镇化、信息化的冲击,乡村治理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原有的瓶颈问题凸显,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频发,产生了大量无序或无效的治理乱象。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研究学术界已有成果,深入分析当前乡村治理存在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弱化、“微腐败”问题频发、信访问题复杂难解、乡风文明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夯实乡村社会治理组织基础、提升基层监督执纪能力水平、推进基层信访治理综合改革、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政府部门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现代化 乡村振兴 对策研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婧雯 张子仪
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了国家治理领域的主题词。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不仅包含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社会治理的中端构建,更包括基层治理的底部基础,而乡村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治理工程,对推进现代化治理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目前乡村治理中逐步出现的多元化趋势,使得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得以形成,这种模式为乡村事务的治理提供了治理力量,有利于提高治理效率,但也在乡村治理的实际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湖北省仙桃市七号村为例,追溯其多元主体模式形成的原因,从决策困境的角度剖析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为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多元主体 决策困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凤羽 王永健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核心驱动力,而数字鸿沟则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阻碍。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创新应用,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弥合不仅有助于广大农村居民公平参与数字经济、共享数字普惠成果,而且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文献梳理,概括总结城乡数字鸿沟的内涵。通过历史回顾可以发现,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特性和矛盾焦点存在着从早期数字接入鸿沟到数字使用鸿沟,再到数字效果鸿沟的演变。伴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城乡数字接入鸿沟渐趋弥合。然而,城乡地区在数字接入质量、数字应用质量以及数字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因此,面对不断创新的数字技术对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提升农村居民数字化发展意识与数字素养和技能、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数字化发展,完善农村地区数字社会服务和数字治理体系,促进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进一步弥合,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忠兵 张莉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重庆集大都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其农业农村的发展条件和主要发展指标与我国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较为接近,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典型代表。笔者基于在重庆进行的乡村治理与乡风文明建设专题调研发现,当地基层干部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劲头较足,农村社会风气整体好转,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村民异质性增强,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党员队伍整体年龄偏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挑战;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面临挑战等。这些问题在整个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亟待引起重视。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乡风文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莹
作为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纽带,“新乡贤”既是乡村治理工作的参与主体与监督主体,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新乡贤”角色定位模糊、治理能力不足;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村民对“新乡贤”认可度不高。为充分发挥“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应当尽快破除困境,从制度上明确“新乡贤”角色定位;多方面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完善“新乡贤”的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增强村民对“新乡贤”的认同感。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宏伟 王雨宁 黄家慧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成效显著,贡献了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变革,乡村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仍然存在不少难点和困境。只有不断完善“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治理主体现代化并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才能在治理有效中实现乡村善治,乡村治理现代化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乡村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善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红娥 贺惠先
治理作为西方语境下的概念,运用到中国,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相契合,也就是说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的治理。中国治理的困境主要存在于农村建设的管理与自治、村干部的行政权与自治权以及村民的分散经营与集体认同的三对悖论中,因此,解决三对悖论,并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无疑是克服乡村治理困境的关键。
关键词:
治理 乡村治理 整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琴
本文将当前乡村治理的主要困境归结为法制悬浮、功利下沉和信任流失三方面。法制悬浮是国家法律制度在乡村社会中所面临的"嵌入不能"的尴尬,基层政权运作以及村级民主的实施均未能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功利下沉是基层干部以及农民的行事方式日趋功利化和策略化,追求短期效应和直接目的,尤其以乡村干部的维稳工作与草根农民的维权行为最为突出;信任流失是干群之间信赖感弱化,农民心理承受能力降低、被剥削感增强以及干部对发展前景信心不足、自我认同感下跌的状态。以上三重困境制约着乡村社会发展,阻碍基层治理转型,为此,政府应对六十余年"法律下乡"的实效以及多轮乡镇改革的负面影响进行审视和反思,还应对新时期农民的思想状态及其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磊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针对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村民自治水平不高、政府越位干涉、乡村文化异化、村干部工作能力亟待提升等诸多困境这一现状,应该从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理顺乡镇与村委的关系、完善乡村文化繁荣机制、提升村干部乡村自治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推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治理工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