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6)
- 2023(15199)
- 2022(12862)
- 2021(12037)
- 2020(10039)
- 2019(22978)
- 2018(22996)
- 2017(44078)
- 2016(24286)
- 2015(27402)
- 2014(27446)
- 2013(26519)
- 2012(24544)
- 2011(22316)
- 2010(22997)
- 2009(21678)
- 2008(21326)
- 2007(19734)
- 2006(17294)
- 2005(15204)
- 学科
- 济(95311)
- 经济(95199)
- 管理(66672)
- 业(66350)
- 企(51001)
- 企业(51001)
- 方法(42244)
- 农(38137)
- 数学(37421)
- 数学方法(36726)
- 中国(26591)
- 财(26128)
- 农业(24825)
- 业经(22955)
- 制(21678)
- 地方(19908)
- 学(19364)
- 贸(18313)
- 贸易(18307)
- 易(17800)
- 理论(16622)
- 银(16351)
- 银行(16319)
- 策(16013)
- 行(15607)
- 融(15087)
- 金融(15079)
- 体(14783)
- 务(14782)
- 财务(14714)
- 机构
- 学院(344819)
- 大学(338491)
- 济(136111)
- 经济(132844)
- 管理(129988)
- 研究(114491)
- 理学(111074)
- 理学院(109900)
- 管理学(107591)
- 管理学院(106977)
- 中国(87983)
- 京(71118)
- 科学(70232)
- 财(65196)
- 农(62851)
- 所(57985)
- 江(54500)
- 中心(54330)
- 研究所(52293)
- 业大(51753)
- 财经(50384)
- 农业(48532)
- 范(46316)
- 师范(45857)
- 经(45372)
- 北京(44535)
- 州(43219)
- 院(41129)
- 经济学(40574)
- 技术(38977)
- 基金
- 项目(223906)
- 科学(174715)
- 研究(167357)
- 基金(158513)
- 家(137188)
- 国家(135964)
- 科学基金(115804)
- 社会(103221)
- 社会科(97445)
- 社会科学(97422)
- 省(90335)
- 基金项目(82182)
- 教育(78914)
- 划(75217)
- 自然(73488)
- 编号(71879)
- 自然科(71772)
- 自然科学(71753)
- 自然科学基金(70439)
- 资助(66078)
- 成果(59940)
- 重点(50673)
- 课题(50485)
- 部(48867)
- 发(48778)
- 创(46075)
- 创新(42989)
- 项目编号(42719)
- 科研(42577)
- 性(42533)
共检索到517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婧雯 张子仪
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了国家治理领域的主题词。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不仅包含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社会治理的中端构建,更包括基层治理的底部基础,而乡村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治理工程,对推进现代化治理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目前乡村治理中逐步出现的多元化趋势,使得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得以形成,这种模式为乡村事务的治理提供了治理力量,有利于提高治理效率,但也在乡村治理的实际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湖北省仙桃市七号村为例,追溯其多元主体模式形成的原因,从决策困境的角度剖析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为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多元主体 决策困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玉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社会组织是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渊源,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在认可度、发展现状、参与度、服务形式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通过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大力发展内生型乡村社会组织、引导外生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大力推进乡村志愿服务发展等手段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柏宏媛
从传统乡贤到现代乡贤的演变是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制度背景的变化相伴而行的,由此导致二者价值观、结构组成、思维方式、社会功能的重大差异。现代乡贤有利于塑造乡村治理良好格局、巩固拓展乡村优秀文化阵地、搭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然而"理性人"驱动消弭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乡村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提高了乡村治理难度系数,乡村内部缺乏培养现代乡贤的原生动力,这些是乡村治理中培育现代乡贤困境的主要诱因。应以对现代乡贤合理需求的响应激发其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以系统论思想持续提升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实效,科学铺就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路径。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现代乡贤 困境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莎 田莹莹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从各个角度全方位推进环境治理工作。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重视,各种突出环境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减污降碳为战略方向,通过协同治理实现绿色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要想克服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建立必要的减污降碳协同机制。本文从乡村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出发,探讨深层次原因,从科技赋能、推动城乡融合等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乡村环境治理 减污降碳 现实困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长健 李曦
在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下,乡村治理的主体拓展至包括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农村社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政府、农民、市场、社会等四维治理主体。随着治理环境多样、治理主体多元、治理关系多维,各主体间的利益协调关系也会变得更为复杂。多对利益关系间的交互形成了多种利益矛盾:社区自治与政府管理间的博弈、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抵牾、乡村治理文化与法律规则间的冲突。协调这些利益,单靠法律治理是不够的,需要将软法治理引入到乡村治理的实践中,选择自治、德治、法治相统一的治理价值,进而形成软法治理的双重参与机制、效力约束机制与耦合衔接机制,用以弥合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规制困境,进而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多元共治 规制困境 软法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博琛
加强基层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要求。目前,乡村治理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滞后、村民自治虚置、乡村文化衰弱、法治氛围未形成、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乡村文化认同感,并不断强化村民及基层组织干部的法律意识与生态意识。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基层组织 村民自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兴明
农村土地管理中的"诺斯悖论",反映了地权逻辑下乡村治理困境的制度性缘由,也揭示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式共生关系。利益相关者的共生与博弈形成了乡村治理中的内在张力。综观博弈式共生下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与行为逻辑可以看出,以"利益争夺"为导向的土地管理方式是引发各种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的源头,这种土地管理异化现象是乡村治理困境生成的内在动因。化解乡村治理困境需要依靠法治的力量,通过持续推进法制建设,将土地管理与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这是地权逻辑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诺斯悖论 利益博弈 乡村治理 法治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王志 韩雪军
职业教育作为负载多元价值的教育类型对于服务民族区域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呈现出“人力供给”模式、“双向循环”模式、“数字乡村”模式与“多元共治”模式四种结构形态,这些模式为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我国民族乡村地区还存在着技术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有待加强和经济发展类型结构有待完善等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亟须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乡村人力资本、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内生式发展、适应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需求,加大对兼具工匠精神与绿色技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训力度,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形成乡村振兴的人才链、产业链以及文化和生态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技能支撑和高素质人才保障。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实践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磊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针对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村民自治水平不高、政府越位干涉、乡村文化异化、村干部工作能力亟待提升等诸多困境这一现状,应该从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理顺乡镇与村委的关系、完善乡村文化繁荣机制、提升村干部乡村自治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推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治理工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倩 马英
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背景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越来越多数字化程序的运用,给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乡村治理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组成,其效能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治理的综合实力。因此,研究数字化技术如何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辨析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概念,分析现阶段数字技术在推进乡村治理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乡村治理效率的对策,完善现阶段数字乡村治理体系,为实现智慧化乡村治理目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数字化 公共服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
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治理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国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乡村治理面临着治理主体弱化、治理过程异化、治理保障不到位等治理瓶颈。因此,提升与改善乡村治理方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构建和完善"三治融合"、多元共治、外部保障等机制,破解乡村治理困境。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转型困境 机制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然而,在"乡政村治"治理模式下,基层政府与村民自治之间并没有形成互动双赢的良性格局,乡镇政府的权力只是在形式上被弱化,实际上由于村委会的角色错位导致村民自治功能受到极大的抑制和削弱,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重塑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契机,有助于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和市场运作的网格化治理格局。
关键词:
多元主体 乡村治理 必然选择 角色重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强社
本文通过对农村养老面临的传统观念弱化、家庭责任转化、经营方式固化、农村产权异化的困境分析基础上,深入探析了农村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制度养老、机构养老四种模式的内涵、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提出了农村养老宜采取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制度养老为支撑、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模式,策略选择上宜从权宜、过渡与长久性的目标出发,分别采取短、中、长期三步走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困境 模式 多元化 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传慧 鲍传友 叶铖垒
多元主体参与是现代治理理论的应有之意,也是实现善治的根本途径。学区制改革的初衷就是探索一种介于区域教育治理与学校治理之间的新型教育治理体制和模式,以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共治。从北京市D区学区制改革的案例来看,虽然学区制改革在解决择校问题和资源统筹整合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由于学区定位不明确、学区内部结构关系没有理顺等导致学区治理陷入困境。事务庞杂使学区偏离了设置的初衷,形式多元下的主体不平等制约了参与的有效性,一厢情愿的资源共享难以提高资源的整合和使用效率,根深蒂固的"单位"观念和体制惯性消解了学区认同。完善学区制管理,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学区定位,充分发挥学区的协商功能;优化学区委员会构成,促进参与主体的平等对话;完善学区治理机制,使学区成为落实"管办评"分而有合的平台;发挥新型治理工具的作用,力求治理手段多样化;重视学校参与,提高教育资源统筹使用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爽 李静 刘梦珊
近些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逐年增多,整体规模也持续提升,能够为乡村振兴带来巨大推动力。相比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融资模式较为复杂,在自身发展中往往会遇到融资问题。本文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如何打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遇到的融资困境,结合现有成熟经验,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建议,以期能够提高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能力。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融资模式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