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5)
2023(8863)
2022(6685)
2021(5676)
2020(4313)
2019(9654)
2018(9469)
2017(17579)
2016(9567)
2015(10647)
2014(10742)
2013(10398)
2012(9312)
2011(8577)
2010(8745)
2009(8123)
2008(7786)
2007(7086)
2006(6568)
2005(5462)
作者
(29550)
(24908)
(24508)
(23497)
(15407)
(11762)
(11160)
(9537)
(9535)
(8665)
(8421)
(8356)
(7884)
(7648)
(7491)
(7433)
(7415)
(7156)
(7031)
(6874)
(6125)
(5984)
(5920)
(5672)
(5563)
(5451)
(5430)
(5273)
(5063)
(5028)
学科
(45921)
经济(45874)
(27392)
(24676)
管理(20090)
农业(18553)
中国(16917)
方法(14611)
业经(14361)
地方(13514)
数学(13106)
数学方法(12958)
(12821)
企业(12821)
(10717)
发展(8808)
(8706)
(8459)
(8226)
农业经济(7875)
城市(7606)
(7278)
环境(6998)
产业(6733)
(6025)
银行(6001)
收入(5980)
(5852)
(5832)
金融(5832)
机构
学院(143469)
大学(140999)
(58114)
经济(56639)
管理(51805)
研究(51588)
理学(45070)
理学院(44438)
管理学(43485)
管理学院(43215)
中国(36944)
(33679)
科学(33105)
(29813)
(25401)
农业(25256)
业大(25093)
中心(23713)
(23413)
研究所(23363)
(22430)
(21613)
师范(21421)
财经(18813)
(18392)
经济学(18365)
北京(17661)
(17512)
师范大学(17246)
(17114)
基金
项目(102007)
科学(81450)
基金(74839)
研究(73252)
(65822)
国家(65225)
科学基金(56260)
社会(49908)
社会科(47105)
社会科学(47093)
(41203)
基金项目(40583)
自然(34869)
自然科(34086)
自然科学(34081)
(33952)
自然科学基金(33471)
教育(32103)
编号(29069)
资助(27744)
(23985)
重点(23131)
成果(22703)
国家社会(21518)
(21380)
(20445)
课题(20365)
(19845)
发展(19424)
(19142)
期刊
(70245)
经济(70245)
研究(40952)
(37813)
中国(29981)
学报(25165)
农业(24657)
科学(24222)
大学(19478)
学学(18665)
管理(15808)
业经(15342)
(15264)
教育(13229)
(12813)
金融(12813)
问题(11426)
技术(10418)
(10011)
经济研究(9765)
(9274)
农村(8930)
(8930)
农业经济(8915)
财经(8656)
资源(8080)
城市(8069)
(7933)
业大(7740)
(7580)
共检索到209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正河  
乡村城市化的要素聚集与时空序列张正河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特征,西方国家农村生产要素的城市化是完全和彻底的,我国生产要素的城市化是不完全的,可以称之为准城市化,这是现阶段中国农村城市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河  
乡村城市化的要素聚集与时空序列张正河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特征,西方国家农村生产要素的城市化是完全和彻底的,我国生产要素的城市化是不完全的,可以称之为准城市化,这是现阶段中国农村城市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本...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永刚  
本文分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在关联性和唇齿相依的演进历程。揭示了乡镇企业离散型空间布局导源的理论、制度、与现实背景,并主要以浙江的经验事实为依据,刻画了乡镇企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良性互动过程和前瞻性的远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建  李永刚  
乡镇企业是经济现代化过程的主导力量之一,但乡镇企业离散型布局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加快城市化进程,引导乡镇企业迁离其原生地——乡村,朝更适合其发展和市场运作的大中城市集中,是现代化进程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江曼琦  鲁承斌  
农村城市化表现为四个方面的转化过程,这四个过程相互联系和影响。其中人口聚集是能否实现这四个转化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我国人口聚集的状况,必须改革农村工业化模式,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扩大城镇就业容量,加快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尽快建立农民进城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云廷  
城市化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产业间和城乡地域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要素聚集和时空秩序的整合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城市聚集机制来完成的。文章以聚集经济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导致城市聚集的经济机制。提出了“比较利益—互补利益—选择利益”共同构成的利益关系链,是引致城市聚集的基本动力的观点,同时,还以城市聚集过程中的两次效应为出发点,考察了城市聚集的实现过程及其调节机制。这种研究对于更好地透视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思考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思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郁文凯  杨金鹏  
城市化通过市场拉动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产业聚集。而第二、第三产业区位的形成与聚集则是城市化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区位商和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测度两者的互动关系。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聚集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在新一轮产业聚集中将如何进一步实现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但聚集优势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地方化经济效应,而不是城市本身发展所产生的城市化经济效应。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我国一直所奉行的所谓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致。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城市化经济所带来的聚集效益。但是,由产业空间集中产生的地方化经济效应不一定必然地导致城市化经济效应的结果,二者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在我国,这个转换过程实质上就是由分散的城镇化模式转向集约型城市化道路的过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川  
城市化和经济聚集是现代区域经济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由于城市化现象所反映的规模收益递增因素与新古典经济的竞争性均衡不相容,因此,城市化问题很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得到解释。这样,长期以来标准的经济分析很少关注经济聚集现象和城市的形成。直到20世纪70年代,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把垄断竞争问题重新引入到主流经济学后,垄断竞争模型才成为处理规模收益问题的有力工具,新经济地理也由之发展而来;与此同时,新兴古典经济学以超边际分析为工具深入分析了分工对城市形成和产业迁移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文博  孔凡文  王英华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的主要特征,探究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与产业聚集的互动关系,提出应明确并有效利用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政策以影响城乡产业发展;基于城乡产业聚集特征有针对性的调整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政策;科学“搭配”入市、征地、增减挂钩三种土地要素流转方式等促进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邢谷锐  徐逸伦  郑颖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归纳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消极型,并对其发展演变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剑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晓璞  邓健  赵满兴  
[目的]通过对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聚集分布特征及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陕北地区完善乡村聚落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最临近点指数判别其空间分布类型,并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对其分布均衡程度和地理联系程度进行考量,通过核密度图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分布指向,在此基础上分析空间集聚分布规律。[结果]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整体趋于集聚分布,且都表现出带状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和川台地后缘及坡麓,沿河流分布特征明显。[结论]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包含以米脂县、绥德县、子洲和佳县为主的榆林市密集区和以宝塔区、子长和延长为主的延安市密集区;从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整体分布来看,北部榆林市乡村聚落密度明显大于南部延安市乡村聚落密度,且形成了绥德县和宝塔区为中心的人口密集区;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可分为无定河下游地区、以窑洞为主要居住形式的黄土沟壑区和黄土沟壑区与风沙区的交界过度地带3个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自强  李静  吴涛  
以宁夏回族聚集区为例,对2007—2015年乡村发展水平指数和城镇化水平指数测度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计量分析了乡村发展对城镇化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2007年以来,宁夏回族聚集区乡村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经历了非同步发展的演变过程;(2)乡村发展水平及其子项农业生产水平、农户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水平分别与城镇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对城镇化的响应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性;(3)经济发展状况越好的地区,乡村发展水平、农村经济水平越容易受城镇化的影响,而农业生产水平却相反,经济发展状况越低的地区越容易受影响,农户生活水平普遍受城镇化影响较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金林  
对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经济学分析,但对于产业集群与工业化以及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则关注不够。从实证与理论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工业化与城市化三者之间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走产业集群道路是提高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