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2)
2023(8094)
2022(6704)
2021(6036)
2020(4702)
2019(10855)
2018(10645)
2017(19964)
2016(10564)
2015(11769)
2014(11434)
2013(11445)
2012(10753)
2011(9805)
2010(9986)
2009(9181)
2008(8542)
2007(7539)
2006(6739)
2005(5590)
作者
(29738)
(25205)
(24595)
(23413)
(15593)
(12009)
(11314)
(9598)
(9587)
(8845)
(8547)
(8492)
(8003)
(7675)
(7599)
(7549)
(7249)
(7136)
(7046)
(6949)
(6191)
(6162)
(5838)
(5762)
(5518)
(5485)
(5435)
(5339)
(5137)
(5060)
学科
(47423)
经济(47387)
(27188)
(26365)
管理(22827)
地方(20120)
农业(18553)
方法(13589)
中国(13448)
业经(13157)
数学(12210)
数学方法(12111)
(11650)
企业(11650)
环境(10766)
地方经济(9882)
(9310)
(9199)
工作(8768)
(8657)
农业经济(8307)
服务(8288)
(7317)
发展(7195)
(7187)
(6730)
贸易(6726)
生态(6414)
(6373)
(6347)
机构
学院(145073)
大学(141286)
(56786)
管理(55395)
经济(55215)
研究(50720)
理学(47495)
理学院(46823)
管理学(46020)
管理学院(45746)
中国(38338)
科学(32906)
(32584)
(29389)
中心(25234)
(24432)
业大(23387)
(23310)
(23268)
师范(23156)
(22962)
研究所(22326)
农业(21457)
北京(20396)
(19143)
(18641)
师范大学(18597)
财经(17841)
(17656)
经济学(16594)
基金
项目(105566)
科学(83745)
研究(80611)
基金(74870)
(64441)
国家(63825)
科学基金(55333)
社会(53043)
社会科(49865)
社会科学(49854)
(43261)
基金项目(41266)
(35621)
编号(34294)
教育(33624)
自然(33079)
自然科(32125)
自然科学(32121)
自然科学基金(31493)
资助(27323)
成果(27145)
(26281)
重点(23696)
课题(23092)
国家社会(21876)
(21789)
发展(21704)
(21419)
(21354)
创新(20322)
期刊
(72754)
经济(72754)
研究(39507)
中国(33085)
(32643)
学报(21627)
农业(21599)
科学(21551)
大学(16876)
业经(16302)
学学(15565)
管理(15272)
(14971)
教育(14067)
(13372)
金融(13372)
图书(11918)
资源(11267)
技术(11160)
问题(9935)
经济研究(9085)
农业经济(8855)
农村(8719)
(8719)
书馆(8629)
图书馆(8629)
(8617)
(8432)
(8056)
财经(7174)
共检索到220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崇刚  孙伟  曹玉红  陈晨  
乡村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腹地价值,乡村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对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在乡村实体地域范围基础上进行乡村地域生态服务功能演化测度研究,利用遥感定量测量和CASA模型测算分析南京市1985—2016年乡村地域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研究表明:(1)1985—2000年,乡村各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都存在降低的趋势;2000—2016年,除水源涵养功能外,其他各种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仍存在降低的趋势。(2)第一阶段乡村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南偏西和南偏东方向;第二阶段,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北部和北偏西方向有了提升,其他方向均有不同程度减少。(3)乡镇工业化阶段,生态服务功能受乡村内部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较大;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阶段,城市扩展对乡村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车焱森  许建康  方书婷  
十九大提出了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突出文化建设成了美丽乡村的重中之重。以南京市浦口区的永宁街道为例,从三个方面——农产品、红色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浅谈乡村文化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永宁社区作为南京周边的乡镇社区之一,带头把乡村文化上升为经济产业,通过对农产品的广告宣传、设计包装、建设特色乡镇的手法来吸引游客,目前基本做到了乡村文化产业化。同时,也探讨了如何加大乡村文化宣传,提取特色乡村文化元素并把其融入乡村建设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磊  万荣荣  胡海波  董雅文  
研究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地区的生态用地不仅要关注环境污染与生境退化的影响,而且还应重视生态用地对区域环境质量的调节与改善效应。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生态用地保护对维护其"山水林城"的环境特色具有重要意义。采用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与空间分析等方法,得出全市生态用地占土地面积的15%,按功能的适宜性与相近性,归并划分出水源涵养、河湖湿地、风景名胜和地质遗迹4个类型区,且前两个类型具有较强的空间优势;选取表征环境功能重要性的12个指标,评价得到极重要区占全市生态用地19%,较重要区占56%,重要区占25%;综合考虑生态用地对城市化与工业化空间发展的环境调控作用与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振杰  杨山  
在总结国内外城乡双系统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引入城乡耦合地域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通过耦合度揭示各系统要素在城乡耦合界面上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并以南京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项指标中提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协调程度、资源设施配给率、环境负反馈机制等4项主因子对其进行耦合度实证辨析,得出南京城乡相互作用及不同时期两种扩张所处阶段,进一步明晰了南京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空间演变规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边缘地域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忠兴  苏雪晨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乡村作为地域空间的多元价值。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表征的空间”三个分析维度,构建乡村价值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深入解析南京市浦口区“珍珠村”的建设案例,凝练乡村价值实现的有效经验。即从“空间的表征”看,要科学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强化整体设计,创新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从“空间的实践”看,要从乡村资源禀赋出发,促进三产融合,有效落实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手段;从“表征的空间”看,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确保乡村多元价值的可持续实现。因此,乡村建设行动应该遵循“科学设计乡村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各主体利益共享”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忠兴  苏雪晨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乡村作为地域空间的多元价值。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表征的空间”三个分析维度,构建乡村价值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深入解析南京市浦口区“珍珠村”的建设案例,凝练乡村价值实现的有效经验。即从“空间的表征”看,要科学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强化整体设计,创新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从“空间的实践”看,要从乡村资源禀赋出发,促进三产融合,有效落实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手段;从“表征的空间”看,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确保乡村多元价值的可持续实现。因此,乡村建设行动应该遵循“科学设计乡村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各主体利益共享”的实施路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崇刚  孙伟  曹玉红  李露露  陈晨  
城乡空间边界识别是区分城乡地域、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科学基础,城乡边界动态演化方法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南京市1985~2016年土地利用、二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口密度数据为基础,选取景观紊乱度和建设用地占比为形态指标,二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口密度为功能指标,从形态和功能两个维度构建城乡空间边界识别的指标体系,利用公里网格对各个指标进行切分后依据距离衰减理论和"断裂点"分析方法来识别南京市的不同阶段城乡边界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 1985~2000年南京城市扩张以内部填充为主,城乡边界变化较为缓慢; 2000~2016年城镇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城乡边界变化幅度较大;(2)南京市城乡空间边界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扩张特点,与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城市国有经济和乡村工业化阶段城乡边界变化较慢,快速城市化和开放型经济阶段城乡边界变化较快;(3)南京作为特大城市,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高,以南京为例检验城乡边界演化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利于为其他大都市区城乡空间边界识别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光辉  陆守超  
以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经济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土地整理为例,评价了南京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取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土地整理引起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也必然引起区域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逆向的。合理开发利用各类土地资源,适当增加和保护生态服务价值高的地类,补充一定生态用地,应成为当前土地整理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和兵  刘红玉  郝敬锋  安静  
以南京市九乡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2003、2009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在调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基础上,计算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变化,以及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2009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2.63%,达643.1×104元,其中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1.57%,而中游和下游则分别减少2.18%和10.58%,耕地流失是中游、下游和流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食物生产、保持土壤等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而水文调节和提供美学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九乡河...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蓉  施国庆  
通过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Z村6名乡村经济精英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行为进行深描,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经济精英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伴随乡村旅游的发展,Z村乡村经济精英历经了生计危机下的自主创业、政府介入下的积极成长和创业成功后的护村守业等阶段,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经济精英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呈现出以下要点:第一,产业、民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正式性规范具有政策导向作用;第二,村内熟人信任机制与"面子观"约束机制等非正式性规范具有行动保障作用;第三,相关社会现象和村内价值理念等表意性符码具有价值感召作用;第四,精英自身及村庄所拥有的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具有行动基础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甫宁  吕开宇  
本文在考察南京市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现状及变动规律基础上,从劳动生产率、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消费结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市农村工业行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并根据变动规律对几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对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的研究,为其它城市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智生  张重艳  
山坝地域结构是云南典型的地域类型。在这一特殊的地域结构下,乡村集市往往成为山区和坝区之间农村商贸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维系山区和坝区不同族群农户经济共生互补的重要纽带,对于维护边疆稳定与经济开发有着突出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对云南丽江玉龙县九河乡村集市形成发展机理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既定的山坝地域这样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山坝区各单元之间联动有序的环境结构中,乡村集市的发展演进既依附于特定的地域条件,但同时又能以范围维系和时空协同机制为动力,突破地域局限,以更能兼顾和适应山区和坝区间各市场参与者活动特点的方式来不断重构和演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晓颖   陈佳樱  
乡村文化景观代表着农业文明的精粹,保留了人类不断积累的传统农耕智慧,对增强村落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被看作旅游资源,不断被开发和更新。文章运用IPA-KANO模型,以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村文化景观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在村民和游客不同视角下文化景观要素与主观感知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出现的差异性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及原因解析,并依据象限图得到文化景观要素的优先级类型,为该村文化景观要素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乡村内生性文化景观和外来文化景观的共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东升  杨槿  陈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带来的城镇建设空间扩张和农村土地被征用现象的普遍化,相伴而来的失地农民问题逐渐成为提高城镇化质量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以人为本"的市民化进程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举措,而实现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核心在于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以21世纪初期征地拆迁的南京市仙林新村为例,通过对失地农民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仙林新村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并不高,总体得分仅为64.90;采用因子分析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因素对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征地拆迁过程、政府作用、社区环境及个人感知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万绪才  
本文试图对我国旅游饭店网站评价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文章运用调查法,从旅游服务功能视角构建饭店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指标量化评分方法,并对南京市星级饭店网站进行实际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南京市星级饭店信息化水平不高,已建网站旅游服务功能总体上尚待完善,不同档次星级饭店网站旅游服务功能差异性较为明显,中低档饭店网站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现象更为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