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1)
- 2023(13553)
- 2022(12015)
- 2021(11378)
- 2020(9487)
- 2019(22177)
- 2018(22114)
- 2017(42399)
- 2016(23000)
- 2015(25983)
- 2014(26069)
- 2013(25711)
- 2012(23960)
- 2011(21662)
- 2010(21760)
- 2009(19937)
- 2008(19486)
- 2007(17155)
- 2006(15236)
- 2005(13010)
- 学科
- 济(93683)
- 经济(93581)
- 管理(62144)
- 业(60947)
- 企(47347)
- 企业(47347)
- 方法(38508)
- 农(35111)
- 数学(32931)
- 数学方法(32406)
- 中国(24489)
- 农业(23309)
- 业经(22119)
- 财(21859)
- 学(21663)
- 地方(20989)
- 制(17266)
- 理论(15622)
- 贸(14979)
- 贸易(14965)
- 易(14424)
- 和(14026)
- 技术(13255)
- 环境(13254)
- 教育(12934)
- 银(12617)
- 银行(12575)
- 发(12570)
- 务(12499)
- 体(12438)
- 机构
- 大学(321188)
- 学院(319020)
- 管理(126773)
- 济(120819)
- 经济(117719)
- 理学(109195)
- 研究(108213)
- 理学院(107906)
- 管理学(105855)
- 管理学院(105282)
- 中国(80884)
- 京(70306)
- 科学(68281)
- 农(57449)
- 财(54573)
- 所(54194)
- 业大(50270)
- 中心(50170)
- 研究所(49118)
- 江(48304)
- 范(45202)
- 师范(44844)
- 北京(44420)
- 农业(43756)
- 财经(43120)
- 院(39727)
- 州(39182)
- 经(39046)
- 师范大学(36218)
- 技术(34303)
- 基金
- 项目(218394)
- 科学(170604)
- 研究(161575)
- 基金(156645)
- 家(135956)
- 国家(134732)
- 科学基金(115344)
- 社会(99551)
- 社会科(93803)
- 社会科学(93778)
- 省(85755)
- 基金项目(84013)
- 自然(75024)
- 教育(73720)
- 自然科(73238)
- 自然科学(73220)
- 划(71980)
- 自然科学基金(71839)
- 编号(68004)
- 资助(63762)
- 成果(55705)
- 重点(48128)
- 部(47429)
- 课题(46394)
- 发(46352)
- 创(44442)
- 创新(41294)
- 科研(41252)
- 大学(40650)
- 项目编号(40515)
- 期刊
- 济(141109)
- 经济(141109)
- 研究(94386)
- 中国(68919)
- 农(57207)
- 学报(52268)
- 科学(49022)
- 管理(45041)
- 财(41347)
- 教育(40851)
- 大学(40075)
- 农业(38620)
- 学学(37169)
- 技术(28693)
- 融(26532)
- 金融(26532)
- 业经(24872)
- 财经(20032)
- 图书(19922)
- 经济研究(19758)
- 问题(18546)
- 业(18116)
- 经(17046)
- 版(17038)
- 科技(15984)
- 理论(15448)
- 资源(15421)
- 技术经济(15249)
- 现代(14365)
- 实践(14352)
共检索到480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毕宇珠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互动性逐渐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的政策目标,借鉴德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经验,提出了我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含义及必要性,并以笔者参与的一个中德合作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介绍了公众参与在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初步成果,最后得出公众参与对我国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毕宇珠 李乃康 王敬
公众参与是公共管理决策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涉及公众长远利益的一项重要公共事务,我国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的政策目标,以中德重庆市梓潼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介绍了公众参与理念的具体应用,并对今后我国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林峰 朱德举 刘黎明 付海英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以江西省信丰县大塘埠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斑块多样性(斑块大小和数量、斑块形状)、景观类型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景观格局多样性(破碎度、聚集度)等指标,分析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项目区景观多样性的变化:项目区以耕地(水田和旱地)为基质的状况进一步加强,斑块类型和数目明显减少,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降低,土地集中连片,优势度和聚集度增加,项目区总体景观多样性降低。景观多样性变化的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整理区域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局部生态环境效益的下降,以耕地数量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洪昕 赵小风 漆铭安
本文以四川省剑阁县正兴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粮食产量和农民纯收入变化、生态和生存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土地整理,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了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些都说明了土地整理能够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效用,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李正 白中科 郭义强 邱杰 王国茹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结构,必然引起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变化,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保护研究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能有效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土地整理融入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想是未来土地整理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基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探讨了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要点,以贵州省荔波县板寨河头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农田斑块、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促进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慎敏 金晓斌 张培刚 周寅康
本文在分析地形破碎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流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将地形图中等高线进行栅格化处理,后利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Natural Neighbor插值处理,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同时对高程点文件进行操作,生成三维地形模型,对项目区地形进行模拟,并分别从开发整理适宜性评价、项目规划择优以及项目工程设计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应用GIS技术构建地形破碎区三维地形模型,可为进行该类项目适宜性评价、规划方案择优、工程设计等工程内容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可以克服项目设计中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土地整理 GIS 地形破碎区 规划设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斌 邹洪
土地整理项目具有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指向分散化的特点,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参与者的积极性和目标的协同性,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合适的选择。由于目前土地整理项目区大多在农村,面对的公众是广大农民,因此民主集中制是公众的参与的最佳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琰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土地整理这个热点问题,探索了在我国建立农村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机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借鉴西方一些比较成熟的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通过建立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土地整理制度,成立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民间协会组织,完善土地整理法律法规和加强土地整理的相关信息的透明度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土地整理机制。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公众参与 公众利益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枝 詹晴
土地整理不仅能推动土地合理使用、改善土地使用结构及土地关系、最大限度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同时也是创造优质生态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整理的初衷与最终目的都是维护农民的利益。调查研究农民的想法,了解土地整理的当前情况,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公众参与 现状 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彪
目前,新一轮土地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在编制、实施和监督等具体环节中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既可以体现新一轮土地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合法化特质,又能保障新一轮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文斌 孟贝 唐沛 唐叶枝 鲁玉莲
中国乡村发展进入乡村振兴战略新时期,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利用、乡村旅游以及农户生计之间的关系,对构建新时期"土地-产业-生计"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农户调查问卷数据,应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土地整理、乡村旅游与农户生计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农村土地整理对乡村旅游和生计策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为乡村旅游提供资源支持,且增加农户生计选择;(2)乡村旅游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产生显著影响,尤以社会资本最为明显;(3)农村土地整理既能直接影响农户的生活水平和就业情况,又可以通过影响农户生计的选择,进而影响到农地资源利用;(4)多样化和非农化的生计选择对农户增加收入、农地资源保护等生计结果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三者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费伟 刘祖云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导农村土地利用的直接调控手段,也是实现和推动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步骤。在实地调研浙北D村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基础上,研究发现浙北D村的村民参与型土地利用规划模式注重提升村民参与的层次、增加参与的人员以及拓展参与的方式,通过组织支持、制度建设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保障来实现参与规划编制的绩效。尽管如此,村民参与型土地利用规划也面临着村民规划知识理解程度不高、村民参与方式不够完善、村民自利性威胁村庄公共利益、规划编制程序繁琐低效等问题。未来需要从提高村民对于规划知识的理解、健全村民参与规划的方式、规划的制定秉承公共利益的理念和缩减并优化规划编制流程四方面来完善村民参与型土地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周同 张丽佳
土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方多、影响面广,因此必须权衡各方利益主体的权益,综合考虑土地价值及生态环境持续效益,充分实现公众参与。本文通过中德土地整治中公众参与的对比研究,总结发达国家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的经验,为提升我国土地整治中的公众参与度提供借鉴。历程:不同目标下的殊途同归1954年,德联邦政府颁布实施了《土地整理法》,标志着德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宴
土地整理的社会公共性是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权利基础,经济民主要求是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价值所在。公众参与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土地整理过程中的一种普遍性做法。在我国,土地整理公众参与制度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实践中土地整理公众参与还难以有效开展,并且许多实际问题已经开始在土地整理项目中显现。为了实现土地整理公众参与,有必要明确公众参与的基本形式,并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分阶段考察,以探究实现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基本法律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伟 张凤荣 陈曦炜
论文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中村庄迁并工作的公众参与方法、结果和结论。首先,运用自助法(Bootstrap)抽取了北京市海淀北部地区15个村的150家农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农民参与到土地利用规划中村庄迁并方案的制定之中。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了农村村民的基本情况、居住现状,村民对土地利用规划中村庄迁并模式、房屋拆迁安置方式的看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①64.67%的农民对于目前的居住现状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只有12.00%;②38.90%的农民表示愿意居住楼房,而不愿意居住楼房的农民比例则达到61.10%;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年龄的降低、收入的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