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4)
2023(7544)
2022(6292)
2021(5700)
2020(4519)
2019(10112)
2018(10011)
2017(18514)
2016(10251)
2015(11306)
2014(11466)
2013(11385)
2012(10758)
2011(10070)
2010(10522)
2009(10177)
2008(10175)
2007(9382)
2006(8597)
2005(7611)
作者
(30818)
(26356)
(25980)
(24755)
(16542)
(12371)
(11596)
(10023)
(9861)
(9521)
(9166)
(8876)
(8660)
(8357)
(8331)
(7924)
(7643)
(7627)
(7557)
(7499)
(6835)
(6467)
(6317)
(6174)
(6001)
(5878)
(5873)
(5847)
(5351)
(5310)
学科
(41723)
经济(41635)
(33511)
管理(32176)
(25185)
(24114)
企业(24114)
农业(16859)
(14782)
业经(14384)
(14230)
方法(13741)
中国(12358)
数学(11309)
数学方法(11152)
(9832)
(9314)
地方(8419)
(8343)
银行(8326)
(7993)
(7977)
金融(7974)
体制(7902)
(7792)
农业经济(7270)
(7180)
财务(7163)
财务管理(7141)
(7113)
机构
大学(157884)
学院(157683)
(63832)
经济(62309)
管理(57016)
研究(55471)
理学(48674)
理学院(48063)
管理学(47198)
管理学院(46895)
中国(41866)
(33340)
(32815)
科学(32604)
(31932)
(28008)
(25936)
财经(25319)
中心(25120)
研究所(25111)
业大(23841)
农业(23760)
(22780)
(22073)
师范(21872)
经济学(20249)
北京(20190)
(19793)
(19416)
(18846)
基金
项目(102627)
科学(81690)
研究(77244)
基金(75391)
(65508)
国家(64885)
科学基金(55254)
社会(51173)
社会科(48142)
社会科学(48132)
(40285)
基金项目(39733)
教育(35248)
(33638)
自然(33551)
自然科(32744)
自然科学(32732)
自然科学基金(32155)
编号(31248)
资助(29345)
成果(27324)
(25378)
(23511)
重点(23440)
(22474)
课题(22295)
国家社会(21558)
(21388)
(20615)
教育部(20300)
期刊
(81261)
经济(81261)
研究(48827)
(36504)
中国(36343)
(26458)
学报(26182)
科学(24973)
农业(23468)
大学(20931)
管理(20691)
学学(19806)
教育(17479)
(17323)
金融(17323)
业经(15630)
财经(13100)
技术(11517)
(11218)
经济研究(10857)
问题(10702)
(10251)
农村(9186)
(9186)
(8906)
农业经济(8803)
社会(7804)
业大(7690)
世界(7435)
经济问题(7143)
共检索到245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柳燕  周国华  何兰  
乡村吸引力是一个新概念,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基于相关基础理论,文章提出乡村吸引力的概念,阐述了乡村吸引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性,通过全面分析乡村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深入剖析了乡村吸引力的形成机制。文章认为:乡村吸引力是乡村地域系统吸引人口、产业、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向乡村地域集聚的一种潜在能力或力量;乡村吸引力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动态性、等级性和多样性;乡村吸引力是城乡地域系统内自然生态、产业经济、居住生活、社会文化、设施感知与政策制度等六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城市推力—乡村拉力、城市拉力—乡村推力和城乡中介力"五力"双向综合作用,共同驱动乡村吸引力形成和演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鑫  
乡村教师乃乡村教育之本,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作为吸引人才就业、促进教师安业与乐业的力量,既是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亟待弥补的"短板",也是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振兴的"着力点"。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存在贤才难招、现才难留以及英才难育等问题。为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提升应针对当地乡村教育的特殊需要,以"专业"、"法治"、"民生"和"系统"等理念为导向,采取多元联动的措施提升乡村教师职业供给力、增强乡村教师职业保障力、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力,确保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引得来"、"留得住"并"教得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包磊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乡村田园风光已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并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成为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农村"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重视避免重复建设,尤其是要因地制宜以山水融合的发展理念和运行实践提升吸引力,将其作为营销宣传的亮点内容,以此培育乡村旅游的区域品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众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助推农村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产业。乡村民居形制多样,种类丰富,是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和谐共生的产物,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资源属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合理利用乡村本色民居,维护乡村民居的原生特质,是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晖  侯慧娟  马瑞  
在人力资源国际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打造自身的雇主品牌对吸引和保有优秀的人才,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性。通过尝试性地提出了雇主品牌吸引力的概念,即企业的雇主品牌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的能力和程度,结合内部营销理论和个人组织适配理论,探讨了雇主品牌吸引力的形成机理,并提出管理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小蓉  赵鑫  
教师职业吸引力是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增强乡村教育质量的抓手。以职业需求理论为着力点,可以构建有效破解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这一难题的新思路和新路径。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四川凉山州与云南楚雄州乡村教师的调研发现,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满意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职业保障力是最薄弱的环节,其次是职业维持力和职业发展力;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在民族、年龄和职称上存在显著差异。亟待构建具有针对性、精准性和系统性的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策略,如提升乡村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改善乡村学校的生活条件、实施子女教育优惠政策、营造和谐融洽人际关系、优化乡村教师培训和职称晋升等,以满足乡村教师不同层次的职业需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郝文武  雒强  贺璐璐  
振兴乡村教育和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乡村教师喜愿当教师和奉献乡村教育、优秀师范毕业生和城市教师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优秀学子踊跃报考师范专业是乡村教师职业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指标。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应采取特殊措施解决乡村教师职称晋级、进修提高和安居乐业等问题,但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收入等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名梁  高磊  
职业教育组织化运营有其必然的理论支撑,从组织系统相关理论的视角出发,职业教育吸引力内部驱动机制主要包括理念驱动、结构驱动和运行驱动,外部驱动机制主要包括经济效益驱动和社会效益驱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智勤  
文章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不敬业问题,研究从组织吸引力要素影响作用的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吸引力由工作价值、基础价值、发展价值与经济价值4方面要素构成,但基础价值与敬业意愿、敬业行为没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价值仅与敬业行为显著负相关。这部分解释了用人单位组织吸引力较高、员工敬业度反而较低的现象。发展价值对敬业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又可与工作价值一样,通过满意度、敬业意愿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敬业行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俊辉   陆中元   于江川  
研究构建了公租房认知对于城市吸引力影响的调节与中介的混合模型。经过分析获得了以下发现:第一,公租房认知正向影响城市吸引力,其中存在租房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也存在政策魅力度的调节作用;第二,公租房认知由服务属性、社区属性、关注属性、经济属性、监管属性5个要素构成,在高政策魅力度条件下该值表现都较高;第三,公租房认知五维度在年龄、月收入上存在一些差异性的规律。分析显示了顾客对于公租房的认同机制和城市吸引力的形成机制,为继续完善公租房运营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德宝  吴晓芊  王晓彦  
移动支付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并直接影响着消费者体验,进而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文章在建立移动支付对大学生吸引力机制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在校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实验法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手段的选择,主要基于他们使用的体验,而非功能多样性。受前期形成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对于支付宝,消费者更关注其与支付相关的功能;而对于微信,消费者更关注其聊天交友等衍生功能。移动支付平台应重点关注消费者的体验感而非技术驱动,同时应聚焦主业,围绕其核心竞争力进行业务拓展创新;政府应审慎监管,防止平台垄断,并保持平台间的适度竞争和差异化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宏亮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commodity price is expounded.The basis for fixing the price of information commodity and its impact factors are elaborated.Finall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goal,tactics and methods of fixing the information commodity price.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戴柳燕   周国华  
提升乡村吸引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吸引力水平的量化测度是研判乡村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基于城乡交互作用视角,采取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乡村吸引力的基本测度框架与量化测度模型,并对湖南省浏阳市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吸引力是城乡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城市推力、乡村拉力、城市拉力、乡村推力和城乡中介力“五力”综合作用的合力;(2)乡村吸引力水平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心镇、临近省会城市的乡村地区吸引力水平相对较高,其他中间地域乡村吸引力水平总体相对较低;(3)浏阳市乡村吸引力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全局空间正相关性显著,主要呈现高高、低高集聚区分布,以西北片区永安、洞阳、北盛、沙市、焦溪等为中心的乡村吸引力高值区对周边区域的积极带动作用显著。基于此,从开展分区分类调控、强化区域优势资源要素整合、推进城—镇—村生活圈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乡村吸引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建华  邹俊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当前职教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立足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相关概述,指出职业教育面临传统文化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大众需求多样等时代挑战,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其应有的吸引力。以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技能人才为重任的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更需不断增强其吸引力,体现职业教育独特的价值和功能,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影响力机制、自我完善机制、政策法律机制、鼓励机制等来保证和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永求  冉光和  
文章以最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办法为依据,采用精算方法构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行为模型。在对农民参保的收益率进行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对不同参保人群的吸引力与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制度设计对年轻参保人不利,同时对选择较高缴费标准的参保人也不利。这种制度的不公平性将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年轻人不愿意参保,二是参保人更加偏向于选择较低的缴费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