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7)
- 2023(8448)
- 2022(6860)
- 2021(6417)
- 2020(4844)
- 2019(11092)
- 2018(10765)
- 2017(19920)
- 2016(10735)
- 2015(11904)
- 2014(11772)
- 2013(11382)
- 2012(10818)
- 2011(9812)
- 2010(10463)
- 2009(9645)
- 2008(9359)
- 2007(8547)
- 2006(7893)
- 2005(6825)
- 学科
- 济(41028)
- 经济(40985)
- 业(29887)
- 管理(28060)
- 农(27566)
- 企(19027)
- 企业(19027)
- 农业(18100)
- 中国(13908)
- 地方(13566)
- 业经(12748)
- 财(12349)
- 方法(11557)
- 制(10595)
- 策(10192)
- 数学(10149)
- 数学方法(9976)
- 贸(8877)
- 贸易(8869)
- 易(8637)
- 发(8270)
- 及其(8186)
- 农业经济(7893)
- 政策(7719)
- 银(7631)
- 银行(7630)
- 土地(7603)
- 学(7449)
- 行(7386)
- 方针(7215)
- 机构
- 学院(148978)
- 大学(142156)
- 济(60548)
- 经济(58988)
- 管理(56145)
- 研究(51121)
- 理学(47153)
- 理学院(46667)
- 管理学(45951)
- 管理学院(45648)
- 中国(40891)
- 财(30788)
- 京(28906)
- 农(28883)
- 科学(28804)
- 江(25534)
- 中心(24866)
- 所(24350)
- 财经(22345)
- 研究所(21547)
- 范(21471)
- 师范(21334)
- 业大(21035)
- 农业(21018)
- 州(20727)
- 经(20141)
- 院(18614)
- 省(18293)
- 北京(18157)
- 经济学(17770)
- 基金
- 项目(95425)
- 研究(77130)
- 科学(75269)
- 基金(66763)
- 家(56111)
- 国家(55505)
- 社会(48714)
- 科学基金(48119)
- 社会科(45770)
- 社会科学(45764)
- 省(39617)
- 教育(35473)
- 基金项目(34408)
- 编号(33664)
- 划(31809)
- 成果(28327)
- 自然(28024)
- 自然科(27306)
- 自然科学(27302)
- 自然科学基金(26791)
- 资助(26540)
- 课题(24242)
- 发(22447)
- 重点(21269)
- 部(20870)
- 年(20537)
- 性(20327)
- 创(20086)
- 制(20027)
- 国家社会(19496)
共检索到242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国献
作为民主理论与实践,乡村协商民主的价值对于处在激烈社会变迁的中国乡村尤为重要。基于协商民主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方法,以公众参与广东省乌坎事件为个案,通过还原媒体和网络对事件的报道,围绕公众对议题的建构、媒体对议题的审议、政府对议题的回应等,完整地展现乌坎事件中乡村协商民主的过程,乌坎事件进一步论证了协商民主作为基层治理新范式的实践前景。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乡村 乌坎事件 公民参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明
乡村协商民主是我国乡村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它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基础。党在各时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协商文化和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导下积累了丰硕的民主协商经验,推动了我国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乡村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现实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培养乡村民主协商意识,提升乡村民主协商能力,完善乡村民主协商制度和加强乡村民主协商监督。
关键词:
乡村协商民主 考验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明
乡村协商民主是我国乡村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它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基础。党在各时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协商文化和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导下积累了丰硕的民主协商经验,推动了我国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乡村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现实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培养乡村民主协商意识,提升乡村民主协商能力,完善乡村民主协商制度和加强乡村民主协商监督。
关键词:
乡村协商民主 考验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是平等主体基于理性的公共协商。协商民主不仅弥补了选举民主的不足,而且制约了行政权力的扩张。但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推进乡村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政治实践还需进一步明确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协商民主 发展 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莉 侯晓光
城市化加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使城中村及村转居社区治理面临许多新挑战。一方面,该区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呈集中多发态势,另一方面,城中村居民自主管理、民主法制意识和利益诉求在不断提升,而基层政府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却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致使社区治理绩效难以达致理想状态。因此,探寻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衔接互动的最佳结合点,成为理论和实践的难题。协商民主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城中村治理中实现政府与村(居)民良性互动的要求,同时也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公共参与机制和协商沟通机制。鉴于目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城中村治理 基层治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以田野政治学为视角,选取浙南H村“百家合议会”实践为个案,通过建构“嵌入式治理”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商民主可以通过组织嵌入、过程嵌入与行为嵌入三种机制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弥补乡村既有治理结构的功能性局限。组织嵌入、过程嵌入、行为嵌入以及彼此间的嵌入程度影响协商民主整体嵌入性,进而深刻影响乡村治理效果。当然,嵌入性并不排斥自主性,“高嵌入性-强自主性”形成的嵌入性自主,是协商民主嵌入式治理的理想类型,也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以田野政治学为视角,选取浙南H村“百家合议会”实践为个案,通过建构“嵌入式治理”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商民主可以通过组织嵌入、过程嵌入与行为嵌入三种机制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弥补乡村既有治理结构的功能性局限。组织嵌入、过程嵌入、行为嵌入以及彼此间的嵌入程度影响协商民主整体嵌入性,进而深刻影响乡村治理效果。当然,嵌入性并不排斥自主性,“高嵌入性-强自主性”形成的嵌入性自主,是协商民主嵌入式治理的理想类型,也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协商民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具备相应协商能力的协商主体。精准识别有效的协商主体与建构适用的协商能力框架,是准确理解中国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的重要视角。从主体角度看,高参与性—强公共性的积极责任型代表是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的理想类型;从能力角度看,积极责任型代表需要具备“高质量协商能力”与“外部效应实现能力”,两种能力的不同组合及其内部要素的具备情况,会导致不同的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性。当前,甄选积极责任型代表并促进高质量协商能力与外部效应实现能力全面均衡发展,将是今后乡村社会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协商民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具备相应协商能力的协商主体。精准识别有效的协商主体与建构适用的协商能力框架,是准确理解中国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的重要视角。从主体角度看,高参与性—强公共性的积极责任型代表是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的理想类型;从能力角度看,积极责任型代表需要具备“高质量协商能力”与“外部效应实现能力”,两种能力的不同组合及其内部要素的具备情况,会导致不同的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性。当前,甄选积极责任型代表并促进高质量协商能力与外部效应实现能力全面均衡发展,将是今后乡村社会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国勤
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善治的背景下,乡村协商民主建设成绩斐然,但是在协商制度的设计和扩散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始于2009年的浙江省象山县的"村民说事"制度,通过从回应、落实到问责全过程、涵盖"村民说事、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无缝隙流程的设计,并且通过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功能的系统化,以及从意识形态到体制机制的全方位嵌入,实现乡村协商民主的系统化再造,有效解决了当前乡村协商民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为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从实践到知识两个层面进行系统化再造的有效样本,超越了很多地方创新经验,具有较为广阔的理论阐述空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维 孙翠
近年来,协商民主在学者和基层民主实践者的推动下,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乡村治理中,各地纷纷涌现出多种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治理的良善发展。然而,由于协商民主理论从发生学的角度产生于西方,故而在我国乡村治理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为主体性瓶颈、制度性瓶颈、偏好转换性(共识性)瓶颈。本文拟对此发展瓶颈进行条分缕析,进而提炼出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中协商民主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协商民主 发展瓶颈 对策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强彬 李佳桧
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是新时期保障村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深刻体现,村民的协商获得感是影响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调查"数据,采用STATA两层线性模型,分析村庄异质性、村民协商获得感对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其解释比重,试图为认知村委会工作评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结果表明,村民的协商机会获得感与协商结果获得感同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显著相关,村庄层面的经济分层、文化水平、媒介接触和村庄公共事务会议参与显著影响村委会工作满意度,阶层交互模型显示村庄间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来自村民个体与村庄特性的交互作用,村庄媒介接触正向调节村民协商机会获得感对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村庄经济分层、村庄文化水平则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村民协商结果获得感对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聂伟
中国的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下的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意识是协商实践产生的基础,但意识与实践并不具有天然一致性。基于全国12省调查数据,文章认为:党委干部和政协干部的协商民主认知差别不大,总体为积极的、正面的;但公众协商实践的经常化水平低,总体为消极的、浅层的;实践满意度大体处于一般水平;协商认知与实践及效果呈现出"知易行难"的特征。协商民主熟悉度、平等机制和真诚互动认知显著促进党委干部积极开展协商实践;进而强化实践满意评价。协商民主重要性和内涵认知对实践及效果评价影响不显著。协商效能认知虽有助于提升积极实践,但反而降低协商满意度;越认可协商民主适合于高层,积极实践越少,但满意度越高。此外,经常开展协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敏 施嘉盈 许艳霞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田蓬村在“民生议事堂”的基础上融合本地传统乡约文化,建立了“乡约议事”的协商民主模式,为协商民主机制如何嵌入到乡土社会与文化之中,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就其协商空间的文化政治层面而言,该模式充分汲取本土伦理道德资源,建构了话语规则和道德规范兼具的话语伦理结构,熔铸了一种新集体主义精神和“道德—利益—协商”的共同体意识。“乡约议事”的成功实践表明,无论是协商民主还是村民自治,在中国乡村的推广都有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本土化过程,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资源,不仅给予乡村协商民主以道德指引,也使乡村治理获得了道德秩序空间,为重建乡村秩序空间奠定了扎实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志成
当下乡村治理存在三个主要难题,第一,成年村民缺乏教育;第二,干群关系良性发展出现障碍;第三,村民公共理念有待形成。在中国古代,乡贤所发挥着三个主要乡治作用,教化乡村居民、促进邻里和谐、疏通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在当代的乡村治理中,应该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可以让乡贤发展宗族祠堂建设,推动乡村孝道文化的提升,发挥移风易俗的教化功用;可以在各乡确立文化委员会,让乡贤以顾问形式进入文化委员会,有效化解农村治理矛盾,明确他们对乡治的引导作用;可以让乡贤成为联系地方党员与民众的纽带,辅助协商民主运行。以史为鉴,在当代的乡村治理中,乡贤仍然可以发挥教化、调和与协商的作用。
关键词:
乡贤 乡村治理 教化 调和 协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