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5)
2023(8872)
2022(7190)
2021(6557)
2020(5165)
2019(11673)
2018(11271)
2017(21257)
2016(11436)
2015(12726)
2014(12877)
2013(12518)
2012(11834)
2011(10867)
2010(11509)
2009(10921)
2008(10692)
2007(10031)
2006(9331)
2005(8423)
作者
(31485)
(26449)
(25931)
(25157)
(16766)
(12365)
(11965)
(10078)
(9939)
(9892)
(8940)
(8795)
(8548)
(8269)
(8141)
(8007)
(7736)
(7678)
(7581)
(7559)
(6860)
(6393)
(6385)
(6196)
(6163)
(6049)
(5929)
(5820)
(5397)
(5311)
学科
(46868)
经济(46813)
(33360)
管理(32783)
(28342)
(22407)
企业(22407)
农业(18573)
中国(16661)
地方(14543)
业经(14471)
方法(13784)
(12987)
(12482)
数学(11985)
数学方法(11776)
(10900)
(9856)
贸易(9847)
(9587)
(9487)
银行(9487)
(9186)
(9068)
及其(8486)
(8294)
金融(8294)
农业经济(8177)
政策(8102)
方针(7572)
机构
学院(161475)
大学(156325)
(66953)
经济(65187)
管理(61099)
研究(54556)
理学(50741)
理学院(50244)
管理学(49446)
管理学院(49119)
中国(44518)
(34627)
(32691)
科学(29320)
(28746)
(27903)
中心(27428)
(25629)
财经(25158)
(23415)
师范(23280)
(22733)
(22578)
研究所(22303)
北京(20827)
业大(20679)
(20160)
农业(20096)
(19689)
经济学(19682)
基金
项目(98667)
研究(80729)
科学(78272)
基金(69115)
(57226)
国家(56550)
社会(51968)
科学基金(49342)
社会科(48904)
社会科学(48898)
(40469)
教育(37233)
编号(35462)
基金项目(35071)
(32495)
成果(30626)
资助(28130)
自然(27891)
自然科(27204)
自然科学(27200)
自然科学基金(26689)
课题(25621)
(23013)
(21800)
(21769)
重点(21656)
(21106)
国家社会(20709)
(20483)
(20295)
期刊
(89681)
经济(89681)
研究(54986)
中国(42027)
(32668)
教育(25150)
(25095)
管理(22914)
(22765)
金融(22765)
农业(20874)
科学(19251)
学报(18796)
业经(18756)
大学(16125)
技术(15201)
学学(14513)
经济研究(12961)
财经(12021)
问题(11388)
图书(10505)
(10423)
农村(10244)
(10244)
农业经济(10053)
(8521)
(8348)
书馆(8296)
图书馆(8296)
(8161)
共检索到271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明  
乡村协商民主是我国乡村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它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基础。党在各时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协商文化和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导下积累了丰硕的民主协商经验,推动了我国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乡村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现实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培养乡村民主协商意识,提升乡村民主协商能力,完善乡村民主协商制度和加强乡村民主协商监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明  
乡村协商民主是我国乡村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它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基础。党在各时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协商文化和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导下积累了丰硕的民主协商经验,推动了我国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乡村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现实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培养乡村民主协商意识,提升乡村民主协商能力,完善乡村民主协商制度和加强乡村民主协商监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是平等主体基于理性的公共协商。协商民主不仅弥补了选举民主的不足,而且制约了行政权力的扩张。但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推进乡村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政治实践还需进一步明确思路与对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协商民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具备相应协商能力的协商主体。精准识别有效的协商主体与建构适用的协商能力框架,是准确理解中国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的重要视角。从主体角度看,高参与性—强公共性的积极责任型代表是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的理想类型;从能力角度看,积极责任型代表需要具备“高质量协商能力”与“外部效应实现能力”,两种能力的不同组合及其内部要素的具备情况,会导致不同的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性。当前,甄选积极责任型代表并促进高质量协商能力与外部效应实现能力全面均衡发展,将是今后乡村社会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协商民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具备相应协商能力的协商主体。精准识别有效的协商主体与建构适用的协商能力框架,是准确理解中国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的重要视角。从主体角度看,高参与性—强公共性的积极责任型代表是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的理想类型;从能力角度看,积极责任型代表需要具备“高质量协商能力”与“外部效应实现能力”,两种能力的不同组合及其内部要素的具备情况,会导致不同的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有效性。当前,甄选积极责任型代表并促进高质量协商能力与外部效应实现能力全面均衡发展,将是今后乡村社会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国献  
作为民主理论与实践,乡村协商民主的价值对于处在激烈社会变迁的中国乡村尤为重要。基于协商民主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方法,以公众参与广东省乌坎事件为个案,通过还原媒体和网络对事件的报道,围绕公众对议题的建构、媒体对议题的审议、政府对议题的回应等,完整地展现乌坎事件中乡村协商民主的过程,乌坎事件进一步论证了协商民主作为基层治理新范式的实践前景。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国勤  
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善治的背景下,乡村协商民主建设成绩斐然,但是在协商制度的设计和扩散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始于2009年的浙江省象山县的"村民说事"制度,通过从回应、落实到问责全过程、涵盖"村民说事、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无缝隙流程的设计,并且通过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功能的系统化,以及从意识形态到体制机制的全方位嵌入,实现乡村协商民主的系统化再造,有效解决了当前乡村协商民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为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从实践到知识两个层面进行系统化再造的有效样本,超越了很多地方创新经验,具有较为广阔的理论阐述空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维  孙翠  
近年来,协商民主在学者和基层民主实践者的推动下,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乡村治理中,各地纷纷涌现出多种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治理的良善发展。然而,由于协商民主理论从发生学的角度产生于西方,故而在我国乡村治理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为主体性瓶颈、制度性瓶颈、偏好转换性(共识性)瓶颈。本文拟对此发展瓶颈进行条分缕析,进而提炼出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中协商民主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志松  
民主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乡村关系的变化、发展与特征 ,并从“乡村互动”———即乡镇对村的影响以及村对乡镇的影响两个角度 ,展开了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新课题”的讨论 ,分析了中国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关系的现状以及乡村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还针对乡村关系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探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光芸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将以自由、平等、理性与共同协商为特征的协商民主理念引入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形式中,可以促进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农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乡村治理中的良性互动,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凝聚力量、集中智慧,进而推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志成  
当下乡村治理存在三个主要难题,第一,成年村民缺乏教育;第二,干群关系良性发展出现障碍;第三,村民公共理念有待形成。在中国古代,乡贤所发挥着三个主要乡治作用,教化乡村居民、促进邻里和谐、疏通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在当代的乡村治理中,应该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可以让乡贤发展宗族祠堂建设,推动乡村孝道文化的提升,发挥移风易俗的教化功用;可以在各乡确立文化委员会,让乡贤以顾问形式进入文化委员会,有效化解农村治理矛盾,明确他们对乡治的引导作用;可以让乡贤成为联系地方党员与民众的纽带,辅助协商民主运行。以史为鉴,在当代的乡村治理中,乡贤仍然可以发挥教化、调和与协商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永保  杨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确立起来的"乡政村治"治理格局逐渐变成了"乡政"主导"村治"的一元化治理。在探索实现"乡政"与"村治"良性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村民自治和基层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民主协商、良性互动的乡村协商治理形态,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固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的失效或缺失以及民主传统相对缺乏等原因,现阶段我国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勃兴于西方社会的协商民主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并对于克服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困境,推进并完善我国乡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共同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以田野政治学为视角,选取浙南H村“百家合议会”实践为个案,通过建构“嵌入式治理”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商民主可以通过组织嵌入、过程嵌入与行为嵌入三种机制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弥补乡村既有治理结构的功能性局限。组织嵌入、过程嵌入、行为嵌入以及彼此间的嵌入程度影响协商民主整体嵌入性,进而深刻影响乡村治理效果。当然,嵌入性并不排斥自主性,“高嵌入性-强自主性”形成的嵌入性自主,是协商民主嵌入式治理的理想类型,也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以田野政治学为视角,选取浙南H村“百家合议会”实践为个案,通过建构“嵌入式治理”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商民主可以通过组织嵌入、过程嵌入与行为嵌入三种机制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弥补乡村既有治理结构的功能性局限。组织嵌入、过程嵌入、行为嵌入以及彼此间的嵌入程度影响协商民主整体嵌入性,进而深刻影响乡村治理效果。当然,嵌入性并不排斥自主性,“高嵌入性-强自主性”形成的嵌入性自主,是协商民主嵌入式治理的理想类型,也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晓云  
自由民主在现代民主制度中占主导位置,然而却在生态治理中遇到了困境。生态治理呼唤一种能够充分考虑生态价值、公共利益、可持续性、基层权力的民主制度。协商民主在价值取向、运行机制、利益保障等方面与生态治理相契合。在生态治理中,要发展协商民主的社会环境,培育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健全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完善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