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4)
2023(12247)
2022(10313)
2021(9577)
2020(7906)
2019(17843)
2018(17752)
2017(33341)
2016(18695)
2015(20727)
2014(20911)
2013(20597)
2012(18786)
2011(16981)
2010(17330)
2009(16288)
2008(16704)
2007(15629)
2006(14103)
2005(12999)
作者
(53446)
(45298)
(44364)
(42409)
(28371)
(21605)
(20139)
(17298)
(16971)
(16374)
(15535)
(15076)
(14532)
(14268)
(14223)
(13567)
(13549)
(12964)
(12950)
(12899)
(11391)
(11240)
(10842)
(10468)
(10362)
(10107)
(10032)
(9937)
(9215)
(8986)
学科
(69404)
经济(69294)
(67823)
管理(61581)
(50515)
(47077)
企业(47077)
农业(33719)
(25155)
业经(24334)
方法(23862)
(22882)
数学(19474)
数学方法(19253)
中国(18915)
(15472)
财务(15429)
财务管理(15379)
(15377)
(14922)
银行(14905)
企业财务(14606)
(14267)
(14069)
(14053)
地方(13622)
农业经济(12802)
(12237)
(11996)
金融(11993)
机构
学院(263492)
大学(257325)
(104808)
经济(102272)
管理(101749)
研究(86219)
理学(84880)
理学院(84031)
管理学(82748)
管理学院(82240)
中国(71411)
(62627)
(54924)
(53944)
科学(51844)
农业(47141)
业大(44899)
(44463)
(44228)
中心(42085)
财经(40187)
研究所(39148)
(36282)
(34856)
北京(34147)
(33739)
(32851)
师范(32534)
(30621)
经济学(30379)
基金
项目(166242)
科学(129916)
研究(126079)
基金(118952)
(103535)
国家(102491)
科学基金(87199)
社会(79216)
社会科(74459)
社会科学(74437)
(66925)
基金项目(62925)
教育(56628)
自然(54538)
(54173)
编号(53330)
自然科(53199)
自然科学(53187)
自然科学基金(52275)
资助(47379)
成果(44012)
重点(36928)
(36797)
(36601)
课题(36380)
(35759)
(34663)
(34369)
(34234)
国家社会(32534)
期刊
(133600)
经济(133600)
研究(77796)
(67035)
中国(63000)
(46129)
农业(44382)
学报(42762)
科学(39691)
管理(38002)
大学(34258)
学学(32506)
(31620)
金融(31620)
教育(29062)
业经(28513)
技术(23092)
(22412)
财经(20399)
问题(18248)
(17470)
经济研究(16733)
(16547)
农村(16319)
(16319)
农业经济(15494)
世界(13406)
经济问题(13109)
现代(12989)
财会(12905)
共检索到420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永旭  韦新良  
农户经营森林是我国广大乡村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乡村农户经营森林情况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的结果表明 :农户经营森林具有经营林地分散且规模小 ,资金劳力投入不足 ,经营行为谨慎等特点 ,对其进行管理面临着资源数据不清、经营水平低、机制不灵和农户消极配合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参与性管理机制的构想 ,并对这一机制的主要过程和具体要求进行了探讨。期望能为国家有效地管理乡村农户的森林经营活动 ,调控农户经营行为 ,保护和发展乡村森林资源提供技术参考。参 1 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洪明慧  胡晨沛  顾蕾  张雪  鲍捷  
森林碳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首期实践,根据对82户已参与和未参与交易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参与碳汇交易项目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Ordered Logit(O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碳汇交易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年龄越小、学历越高、林地面积越大、林业收入越高、对碳汇认知程度更高,其参与碳汇交易项目意愿相对较高;通过模型检验则发现农户的学历、家庭人数和劳动力比例、首期碳汇交易参与情况对农户参与或继续参与碳汇交易意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凤琴  齐玉芳  
一、医院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经营为主 (一)医院以经营为主的补偿格局基本形成及时、方便、高效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是医院的根本目的,是医院一切活动的核心。在服务过程中,要消耗掉大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卓燃  曲政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发展乡村经济,推动乡村建设的新生力量,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着动力乏力、保障缺失、制度空白、环境制约等困境。鼓励和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必须创新工作新机制:以乡愁为纽带,凝聚新乡贤;创新生活保障机制,便利新乡贤;渲染社会风气,认同新乡贤;创新制度保障机制,激励新乡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群  范俊荣  
分析森林碳汇机制下林业行为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及我国森林碳汇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在生态价值理念指导下完善《森林法》中相关制度,建立森林碳汇项目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及REDD+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的融资机制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绍光  刘国顺  孙倩倩  郭岩琢  
在介绍农户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义的基础上,对农户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参与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内部和外部分析影响集体林权改革的因素,建立以可持续的自我发展机制、参与式的工程运行机制和公平有效的配套保障机制为核心的激励农户参与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灵芝  陈正飞  
后工业时代的发展使得森林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我国现有林情体制下,森林生态效益的公共特性决定了政府应是保护和引导森林发展的主体,面对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成为当前森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构建思路,并以湖北神农架林区为例,探讨了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金蔚  刘冰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计划用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而这一过程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规划高度同步。因此我国要特别注意处理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森林碳汇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碳吸收方式,与碳排放一样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征。森林还具有其他多重生态功能。应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国统筹、双轮驱动,研究构建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等生态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敬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庞大复杂而又长期艰巨的任务。它涉及到土地、人力、信息、资本和管理等多要素的重新组合。县一级土地管理部门应将落实土地政策法规与促进生产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深化征地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等措施,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孜沫  
【目的】探讨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助力乡村绿化、美化、优化。【方法】以江西430个国家森林乡村为对象,构建“评价、解析、指标、数据”四维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讨其空间格局及形成的影响机制。【结果】(1)江西国家森林乡村呈低地指向性的地形格局、密迩省界边缘的地缘格局、偏重少数地区的行政格局、偏离经济中心的经济格局。(2)自然环境因素中的森林植被、生态环境对国家森林乡村空间格局形成的解释力显著优于地理环境指标;社会环境因素中,旅游资源具有更强的解释力。(3)从空间格局看,主要因素的影响优势区基本分布在省界边缘地带,特别是赣北—赣东北或赣南—赣西南地区;从回归系数看,主要因素对国家森林乡村空间格局的形成兼具正负关系,显现出综合影响效应。【结论】生物丰度、植被指数等环境因素与国家森林乡村分布具有空间耦合性,但影响差异显著,体现了不同空间尺度共性与个性并存,并兼具一定的“纠偏”价值。图4表2参19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兰英  程云行  刘德弟  应胜超  李浪  
农户是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的主体,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户经济行为的特征及其对森林可持续经营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农民行为实行分类引导;优化农户内部条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来调整和优化农户经济行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峰  周彩贤  于海群  
森林碳汇效益是目前国际认可且宜于量化的森林生态效益之一,以其为切入点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调整办法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文章阐述了北京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通过森林碳汇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碳汇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构想及保障措施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峰  周彩贤  于海群  
森林碳汇效益是目前国际认可且宜于量化的森林生态效益之一,以其为切入点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调整办法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文章阐述了北京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通过森林碳汇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碳汇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构想及保障措施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鲁雁  吴童  
如何对政策目标对象进行有效动员,是当前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议题。从乡村治理的历时视角看,“强干预式政策动员”是实现农户参与的主流过程。根据不同的乡村治理情境,政策动员存在着强度差异。结合个案分析与“柔性治理”理论,柔性政策动员尝试在理论层面对政策动员运作的类型学形成补充,其目标是实现农户的自主参与,基础是多元主体构成的行动网络,核心是动员策略的非强制性。独龙江乡的实践表明,在较弱执行压力与较强运作阻力的情境下,动员主体的强干预特性受到约束。基层政权、地方精英与普通农户形成了目标一致、行动各异的动员分工,共同构成责任有限、功能互补的行动网络。在此基础上,动员主体通过多元话语共意与互动关系软化实现柔性政策动员,进而在现实层面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提供一种可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成林  杨超  程宝栋  宋维明  
森林认证作为一种利用市场方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监管机制,与传统的政府监管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文章通过对非政府市场驱动(NSMD)的监管机制进行概述,结合国际上各种认证体系的对比分析,对我国利用市场监管机制发展森林认证市场进行4个阶段特征的描述,试图对我国认证市场的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