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5)
2023(16000)
2022(13455)
2021(12333)
2020(10282)
2019(23891)
2018(23817)
2017(45245)
2016(24664)
2015(28164)
2014(28542)
2013(28319)
2012(26607)
2011(24328)
2010(25148)
2009(23623)
2008(23576)
2007(21683)
2006(19304)
2005(17520)
作者
(74317)
(62321)
(62268)
(59050)
(39450)
(29903)
(28283)
(24122)
(23561)
(22430)
(21236)
(21207)
(20174)
(19932)
(19395)
(19275)
(18727)
(18297)
(18056)
(18010)
(15870)
(15541)
(15285)
(14200)
(14197)
(14134)
(13996)
(13899)
(12690)
(12529)
学科
(110338)
经济(110201)
(70382)
管理(70308)
(53946)
企业(53946)
方法(45190)
数学(38975)
(38536)
数学方法(38332)
中国(31760)
(27220)
地方(27170)
业经(26719)
农业(25455)
(24616)
(20987)
(18697)
(18686)
贸易(18681)
银行(18652)
(18041)
(17956)
金融(17952)
(17939)
理论(17419)
环境(16479)
(16306)
(15958)
(15802)
机构
学院(366993)
大学(362662)
(148507)
经济(145056)
管理(137062)
研究(126597)
理学(116472)
理学院(115092)
管理学(112799)
管理学院(112104)
中国(97265)
(78059)
科学(77634)
(71093)
(66408)
(65189)
(58761)
中心(58610)
研究所(58530)
财经(54551)
业大(54340)
农业(50978)
(50530)
师范(50030)
北京(49843)
(49044)
(46723)
(45062)
经济学(44988)
(41599)
基金
项目(234701)
科学(183846)
研究(173076)
基金(167159)
(145052)
国家(143773)
科学基金(122622)
社会(109038)
社会科(103135)
社会科学(103104)
(94983)
基金项目(87888)
教育(80380)
(78672)
自然(77651)
自然科(75787)
自然科学(75769)
自然科学基金(74349)
编号(71842)
资助(69527)
成果(59313)
(54917)
重点(53229)
(51249)
课题(51117)
(48681)
创新(45489)
(45128)
科研(44409)
国家社会(44315)
期刊
(177067)
经济(177067)
研究(109012)
中国(80986)
(65243)
学报(56196)
(55450)
科学(53211)
管理(50890)
教育(43528)
农业(43294)
大学(43183)
学学(40623)
(37486)
金融(37486)
技术(33873)
业经(31832)
经济研究(26987)
财经(26802)
问题(23221)
(22997)
(21590)
(18795)
统计(18734)
技术经济(18451)
(17307)
商业(17171)
(16827)
科技(16517)
理论(16431)
共检索到566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华  王姗姗  
城市化的进程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在逐步加快,随之而来的是环境质量的下降,在这种大环境下,衍生出一种乡村度假型旅游。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兴起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乡村旅游的驱动机制共分为:吸引物、市场需求、区域发展、系统动力、发展阶段五种。根据分析结果,从强化宣传、强化个性化发展、完善法律法规、重视开发模式、发挥政府作用、发挥文化资源作用及明确养生理念和服务取向七个方面提出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的开发策略,以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静娴  
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的生活质量的下降衍生出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新兴产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在研究乡村养生旅游的驱动机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对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合理的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静娴  
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的生活质量的下降衍生出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新兴产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在研究乡村养生旅游的驱动机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对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合理的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广智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与面临转型升级的农业相融合而发展出的一种新型业态,在解决我国欠发达的乡村经济发展方面确实的起到巨大的发展促进作用。而乡村旅游带来的高经济收益,市场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新需求以及政府政策导向成为了驱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原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广智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与面临转型升级的农业相融合而发展出的一种新型业态,在解决我国欠发达的乡村经济发展方面确实的起到巨大的发展促进作用。而乡村旅游带来的高经济收益,市场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新需求以及政府政策导向成为了驱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原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应霞  
中国乡村旅游运作模式的出现,对提升乡村就业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起步较晚,在漫长的发展中由于宏观规划、各方面利益协调、开发创新设计方式等方面的制约,乡村文化旅游驱动机制构建不完善,其应有的动力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本文以文化模式视角为切入点,重点围绕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文化旅游驱动机制、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等逐步进行扩展性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秋娜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解释了互联网助力下流通模式创新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机理,之后文章根据这一思路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模式创新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力。结果表明,流通业的发展拉动了乡村旅游的增长,同时互联网向流通业的渗透加快了流通模式的创新步伐,从而进一步促使流通业对乡村旅游产生了加成作用。但通过对照发现,我国流通模式创新对旅游业整体的加成作用力更高,由此可见流通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关系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鑫  
乡村养生度假旅游不仅有效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也满足了城市人群的个性化养生要求。针对现阶段乡村养生度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以市场发展为重要导向,以政府政策支持为重要依托,发挥养生文化资源的核心作用,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为乡村养生度假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哲  蔡建明  崔莉  刘彦随  
乡村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乡村转型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众多,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和生态环保的特征,通过旅游开发可以有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空心村治理、农村剩余人口的就地安置、农民增收和农村空间重构。在乡村转型发展驱动机制研究成果系统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对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了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辽宁盘锦某乡村旅游规划案例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创新型乡村度假地产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二种乡村旅游发展创新模式,识别了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立足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凤丽  曲瑞  马发旺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论文首先从资源共享、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基础及动力机制;其次,以产业链为切入点,归纳了农村一三产业融合、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两种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了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人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与基础设施的融合及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凤丽  曲瑞  马发旺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论文首先从资源共享、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基础及动力机制;其次,以产业链为切入点,归纳了农村一三产业融合、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两种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了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人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与基础设施的融合及运行机理;最后,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提出了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具体包括以农业立足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府政策支撑及人才培养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志国  
农村集体经济传统为共享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壤,乡村是旅游经济开发的热土和蓝海,未来将会以数以万亿的经济规模。为了有效解决乡村旅游资源过剩,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利益共享、民主管理原则,在创新共享理念,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依托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共享经济来推动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红  张红  李永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为中国经济上升到新的台阶和高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成为农村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建设高度强调绿色化和生态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融合的产物。但由于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的实际发展周期较短,度假型新农村生态建设仍面临着较大问题。本文将从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的概况着手,寻求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的优势功能和不足之处,并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前提下,作出系统的旅游度假型新农村生态化发展的创新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永君  李春雨  刘海颖  
发展旅游业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三产融合、带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天津市下营镇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践为例,基于共享发展的理论视角,研究旅游驱动下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实践的内在机制和运行逻辑。研究表明,(1)全域旅游是一项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带动全域范围内一二三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旅游驱动的产业融合是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其产业发展机制是通过全域旅游的引流效应集聚大量消费者并形成在地化市场;基于旅游带动的产业拓展和协同实践,促进设施农业、采摘农业等新型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旅游服务的兴起;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则为在地化市场提供商品,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产品展示和体验中心,拓展出旅游服务功能。(3)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构成旅游驱动下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土地资金或劳动力入股、劳动务工等方式形成基于地租、股权分红和工资的利益联结;最为重要的是农户还可以通过投资经营民宿或农家院为全域旅游提供配套性服务获取较高的经营性收入。(4)以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旅游驱动下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有效实现的内在机制,其中在地化市场的形成是前提,三产有效融合发展是关键,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是根本,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是目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华  
旅游发展动力是一个由旅游消费牵动和旅游产品吸引所构成的、并由中介系统和发展条件所联系的互动型动力系统。旅游发展不仅仅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和服务设施配套等具体问题,而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试图摆脱“就资源论开发,就旅游讲发展”的老套路,根据现代旅游供求关系,提出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及其结构模型,从旅游发展动力组合中,找出推动旅游发展的主动因素和辅助因素,并建立不同类型区的旅游发展动力模型,以利于制定旅游与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动力机制的培育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