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1)
- 2023(11807)
- 2022(9120)
- 2021(8010)
- 2020(6234)
- 2019(13584)
- 2018(13116)
- 2017(24849)
- 2016(13007)
- 2015(14294)
- 2014(13985)
- 2013(13929)
- 2012(12845)
- 2011(11581)
- 2010(11514)
- 2009(10712)
- 2008(10348)
- 2007(9178)
- 2006(8098)
- 2005(6717)
- 学科
- 济(53672)
- 经济(53606)
- 业(44770)
- 管理(39462)
- 企(29911)
- 企业(29911)
- 农(28962)
- 业经(21641)
- 方法(21212)
- 农业(19850)
- 数学(17561)
- 数学方法(17421)
- 财(15911)
- 中国(15127)
- 产业(12864)
- 信息(11997)
- 制(11783)
- 贸(10955)
- 贸易(10950)
- 易(10693)
- 学(10599)
- 工作(10309)
- 地方(10033)
- 总论(9970)
- 信息产业(9953)
- 银(9203)
- 银行(9172)
- 务(8891)
- 财务(8875)
- 财务管理(8857)
- 机构
- 学院(192736)
- 大学(192635)
- 管理(79792)
- 济(75968)
- 经济(74300)
- 理学(69764)
- 理学院(69025)
- 管理学(68056)
- 管理学院(67654)
- 研究(60714)
- 中国(46150)
- 农(42739)
- 京(38730)
- 科学(38154)
- 财(34197)
- 业大(33557)
- 农业(32478)
- 中心(30210)
- 所(29262)
- 江(28400)
- 财经(27465)
- 研究所(26811)
- 范(25197)
- 经(25059)
- 师范(24848)
- 北京(23184)
- 州(23058)
- 经济学(22609)
- 农业大学(22126)
- 经济管理(21308)
- 基金
- 项目(139360)
- 科学(110338)
- 基金(103381)
- 研究(99794)
- 家(91739)
- 国家(90878)
- 科学基金(78273)
- 社会(67893)
- 社会科(64080)
- 社会科学(64062)
- 基金项目(55681)
- 省(53927)
- 自然(49410)
- 自然科(48374)
- 自然科学(48360)
- 自然科学基金(47568)
- 划(44917)
- 教育(42393)
- 编号(41531)
- 资助(38548)
- 成果(33366)
- 重点(29970)
- 发(29894)
- 部(29472)
- 国家社会(29263)
- 创(29197)
- 创新(27099)
- 科研(26687)
- 项目编号(25642)
- 制(25625)
共检索到275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锰 蒋琳萍 郑建明 华钰文
文章从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视角探究如何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以用户素养、文化氛围、服务质量、平台质量、信息质量为前因变量,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为结果变量。采用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多重并发因果效应及其相应构型,归纳出“人文环境导向型”“素养导向型”“综合导向型”三种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机理,为解决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用户信息规避行为问题提供了借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潘颖
该文应用访谈法和扎根理论的方法,揭示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对数字包容的作用因素和内在机理,构建作用模型,总结作用规律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构建的作用模型包括服务、作用和能力3个维度,以及设施利用、资源利用、服务利用、资源赋权、交流赋权、认知赋权、访问能力、使用能力和数字能力9个要素。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有助于在资源、交流和认知方面赋权以用户,促使其平等获取与访问、有能力使用数字技术,并将其应用至数字生活中以获得收益。研究结果有助于为促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增强农民群体数字福祉提供建议和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锰 华钰文 陈雅
该文旨在调查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用户使用情况,分析用户流失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优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依据。通过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乡村服务点进行田野调查,以S-O-R(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作为分析手段,采用实地走访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语料,使用质化研究软件Nvivo11对其梳理与分析,揭示了用户流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刺激、有机体、反应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用户流失行为模型,并结合模型中替代品、信息素养、信息、服务系统环境综合因素对用户流失行为产生影响的四条传导路径提出针对性建议,以避免产生用户流失行为,提高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郭家义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以分析用户的信息行为为基础的,本文探讨了数字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过程中用户兴趣的获取与分析,各种信息获取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分析用户信息行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个性化服务 行为 数字图书馆 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延章
文章从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结合服务设计思维进行公共文化智慧服务设计研究,从理念、维度、要素、层次、价值五个方面展开用户参与式公共文化服务设计分析,提出了创新服务设计理念、拓展服务设计维度、优化服务设计要素、细分服务设计层次、发挥服务设计价值的用户参与式公共文化服务设计方法,旨在通过用户参与式服务设计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用户体验。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璇 汪林威 李嘉 张朋柱
在线社交网络的持续发展和公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促进了在线健康社区的兴起和繁荣。健康社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获取医疗资源并分享知识、经验和情感的开放式平台。由于其在为用户和患者提供丰富的医疗信息和知识资源、满足用户间的社交需求等方面表现突出,近年来,国内外在线健康社区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社区的各种行为中,发帖和回帖是社区中用户社交行为的重要体现,是维系社区繁荣的根本,因此对社区中用户回帖行为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糖尿病在线健康社区甜蜜家园网站为研究对象,基于该网站2015年1月~6月的社区发帖和回帖数据以及所有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构建健康社区的用户回帖有向网络,该网络包含边和节点两部分属性信息;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该网络中网络结构和节点属性对回帖网络形成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回帖网络同时具有互惠性和传递性特征,互惠性表明社区中的用户倾向于互相回帖,传递性表明该网络有很好的发展潜力。节点属性对用户回帖行为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其中,用户倾向于对同质性(类型同质性)用户回帖;社会资本(如好友数量、活跃度)高的用户能获得更高的回帖概率;大量给他人回帖的用户和新用户更易获得他人的回帖。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在线健康社区中用户行为机理的研究范式,以及电子健康、在线社交网络、健康社区、论坛回帖行为等领域的研究,并对社区的管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有利于指导社区的设计机制,如鼓励新人多发帖、引导有较大影响力的用户(如管理者和活跃度高的用户)发帖互动、进一步促进同质用户间的信息交流等,这些机制进一步促进和引导论坛中用户间的信息交互,对论坛持续繁荣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璇 汪林威 李嘉 张朋柱
在线社交网络的持续发展和公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促进了在线健康社区的兴起和繁荣。健康社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获取医疗资源并分享知识、经验和情感的开放式平台。由于其在为用户和患者提供丰富的医疗信息和知识资源、满足用户间的社交需求等方面表现突出,近年来,国内外在线健康社区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社区的各种行为中,发帖和回帖是社区中用户社交行为的重要体现,是维系社区繁荣的根本,因此对社区中用户回帖行为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糖尿病在线健康社区甜蜜家园网站为研究对象,基于该网站2015年1月6月的社区发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冯献 李瑾 崔凯 孙想
【目的/意义】乡村居民的普遍采纳是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创新扩散与价值实现的必要前提,本文旨在探究分析乡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采纳行为,通过识别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对加快推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本文从信息技术因素、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及信息环境4类因素构建了乡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采纳意愿模型,以650个北京市乡村居民样本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乡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行为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信息等信息生态四类因子均有助于增强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使用态度,进而显著促进其采纳意愿。建议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者要以农民为主体,通过改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适用性、提升农村居民数字化基础能力以及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氛围,推动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数字文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文金书 邓小昭 付玲玲
认为Internet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广阔的信息空间,而如何快速而又准确地在广阔的互联网上获取所需信息,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除了信息系统自动过滤信息之外,信息用户必须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认知基础或群体特征对无用或无效信息进行规避,建立起自身的信息选择机制,以达到提高信息活动效率、增强自我效能感的目的。在阐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含义的基础上,分析用户信息规避行为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信息规避 信息过滤 信息行为 用户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孙晓宁 景雨田
[目的/意义]探索视频网站中弹幕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规律,为改进弹幕系统功能设计、多维度提升弹幕用户体验、优化弹幕视频网站环境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综合使用经验取样法和事后访谈,探索弹幕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关键过程、情感变化及二者之间的潜在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弹幕用户的信息规避过程模型。[结论/发现]弹幕用户在浏览弹幕过程中的信息规避行为及情感由“注意触发-消极主导”“评估判断-趋于平静”“行为反馈-积极居上”“深度体验-从容应对”四种状态阶段构成,同时受信息、感知、能力、行为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特别地,用户的弹幕信息规避包括完全性信息规避和选择性信息规避两种行为,且各自具有不同的规避策略。[创新/价值]拓展了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研究结构,从过程视角丰富了对于弹幕信息规避机制的理解,并为弹幕视频网站优化功能设计提供实践思路。
关键词:
弹幕 信息规避 情感演化 经验取样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琳 叶凤云
[目的/意义]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情境中用户规避虚假信息的行为模式及其形成机制,揭示用户虚假信息规避行为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及行为变化,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和增强防范虚假信息的能力。[方法/过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对30名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进行调研,基于CAPS理论及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4个核心范畴和18个主范畴。[结果/结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情境中,用户会经历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态演变过程。情境因素触发用户个性系统中的认知—情感单元,引发认知评估和情感反应,进而形成虚假信息规避行为;行为结果又会作为新的情境因素反馈给用户,影响其后续的认知评估和情感反应,形成循环动态过程,不断塑造和强化用户的虚假信息规避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燕
从网络信息服务中用户的自主性、用户的认知心理、用户的需求心理、用户的防御心理4个方面对用户心理进行剖析, 旨在为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制定服务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网络信息服务 用户 心理分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宇轩 章顺
乡村社会复杂的网络结构之中分散着技术化的和制度化的各类治理要素,链接着多元化主体之间纷繁复杂的互动关系,塑造乡村社会系统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有序功能结构。其中,参与性、智慧化、协同化是当代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政策设计有效落地的三大重要要素,三者之间的融合互动共同形成了数字乡村治理的基础性条件。作为中国制度场景下乡村治理体系优化的一种尝试,乡村系统集成改革通过吸纳式参与、智慧化赋能、嵌入式协同,塑造乡村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形成乡村数字化治理平台,融合乡村的多层次治理效能。但数字乡村建设仍要避免陷入运动式集成改革的窠臼,进一步打破数字化主义集成改革的桎梏,超越系统集成的“合成谬误”,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社会参与 系统集成 数字赋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华钰文 王锰 陈雅
文章以国家公共文化云为例,调研老年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信任现状,挖掘信任因素对老年用户使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影响,构建老年用户使用文化云的信任因素模型。从声誉信任、供给信任、信任交换三方面,提出扩大文化云的声誉影响、完善供需关系匹配机制、加强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等针对性建议,搭建老年用户与文化云的信任桥梁,促进老年用户使用文化云,为解决“银色数字鸿沟”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天昀
首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过程中用户隐私的范畴、隐私泄露的渠道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大数据时代下个性化服务中用户隐私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从政策法规和技术层面提出如何构建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机制的方法。
关键词:
用户隐私保护 数字图书馆 个性化信息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