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8)
- 2023(4692)
- 2022(3600)
- 2021(3181)
- 2020(2422)
- 2019(5262)
- 2018(4909)
- 2017(9238)
- 2016(4723)
- 2015(5228)
- 2014(5334)
- 2013(5321)
- 2012(5014)
- 2011(4709)
- 2010(4937)
- 2009(4903)
- 2008(4778)
- 2007(4455)
- 2006(3943)
- 2005(3271)
- 学科
- 济(22083)
- 经济(22058)
- 农(21199)
- 业(15814)
- 农业(14384)
- 业经(10685)
- 管理(9651)
- 企(9241)
- 企业(9241)
- 中国(7692)
- 农业经济(6779)
- 方法(6518)
- 地方(6161)
- 发(5868)
- 财(5815)
- 发展(5451)
- 展(5442)
- 制(5358)
- 收入(4959)
- 教育(4748)
- 村(4642)
- 农村(4619)
- 建设(4579)
- 理论(4302)
- 数学(4300)
- 数学方法(4258)
- 策(4135)
- 学(4115)
- 产业(4084)
- 文化(3788)
- 机构
- 学院(74585)
- 大学(71562)
- 济(28212)
- 经济(27440)
- 管理(26414)
- 研究(24033)
- 理学(22665)
- 理学院(22390)
- 管理学(22037)
- 管理学院(21880)
- 中国(17812)
- 农(16114)
- 京(14422)
- 科学(13555)
- 财(13270)
- 范(12984)
- 师范(12935)
- 江(11789)
- 中心(11540)
- 农业(11023)
- 所(10980)
- 业大(10691)
- 师范大学(10187)
- 财经(10176)
- 研究所(9792)
- 州(9536)
- 经(9148)
- 北京(8886)
- 经济学(8794)
- 省(8473)
- 基金
- 项目(47683)
- 研究(39600)
- 科学(37929)
- 基金(33747)
- 家(28019)
- 国家(27612)
- 社会(27117)
- 社会科(25183)
- 社会科学(25180)
- 科学基金(23726)
- 省(19673)
- 编号(17728)
- 基金项目(17623)
- 教育(17464)
- 划(15467)
- 成果(15334)
- 自然(12178)
- 课题(12013)
- 资助(11964)
- 自然科(11856)
- 自然科学(11855)
- 自然科学基金(11633)
- 发(11570)
- 农(11272)
- 国家社会(11041)
- 性(10636)
- 重点(10483)
- 年(10469)
- 部(10327)
- 制(9921)
共检索到114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军 张晏齐
乡村振兴固本铸魂必须将乡村视为优秀的文化主体,以乡村传统文化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本文认为:第一,乡村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说明,乡村传统文化早已扎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创新性和韧性,至今仍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二,乡村传统文化主要载体包括农业古迹遗存、农业文化遗产、农书、农谚、民俗文化、乡规民约等,这些载体在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精神传承、文化供给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以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个人追求、国家治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第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均具有重要意义,由其衍生的思想观念、经验智慧、话语体系、文化感召和制度传统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娟 彭莎 欧阳论 郭瓛 付美云
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符号,是优秀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视点,分别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对湘西乡村振兴起到的助推作用,分析其在乡村振兴价值应用下所面临的困境及针对面临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的举措借鉴。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 价值 湘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阳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发布,其作为202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对"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巩固脱贫""推进振兴"和"加快现代化"进行了解答。随着该文件的发布,全国乡村振兴工作开始了总动员。在全国人民共克时艰、努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逐渐受到关注,其与乡村振兴的联系逐渐被我国学者所发掘。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融入乡村振兴过程中,有利于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由李红艳和齐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齐鲁文化》一书,详细梳理了齐鲁文明的渊源、发展以及延续,同时结合齐鲁大地上的文化载体,向读者展现出齐鲁文化的魅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祝平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保障民生的出发点,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乡村文化和民生问题,深入研究继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系统回顾了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参与群体、文化活动和建设投资三个方面,从文化民生的角度提出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文化民生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文举 李亚楠
<正>在乡村校园空间中,采用“乡村校园+”策略,让乡村校园多元化、差异化发展,赋能乡村校园新业态。新时代不同主题的乡村校园设计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与乡村校园设计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从传统文化元素中提取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付斌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宝贵财富,传承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承继,能够强化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乡村振兴需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而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豪感,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发展动力。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农耕文化科普读本》一书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宇
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探究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对传承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新时代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也存在问题,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析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要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主体切入,互相促进、互相配合,以求更好地实现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涛
乡村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根基和中华文化的原点,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多元的生态环境、小农户家庭经营、熟人社会的道德秩序和地方治理规则等共同构成乡村文化的基础体系。随着现代性因素的进入,传统的乡村社会图景发生改变,出现了传统伦理规范弱化、农民精神文化主体性缺乏、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式微、乡村文化建设适应性不够等问题。需要重构乡村文化振兴的理念,引导文化建设融入日常生活,构筑乡村文化振兴的产业基础,培育乡村文化振兴的本土人才队伍,以文化振兴引导乡村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文化振兴 路径探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俊渠 秦红增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于村落社区整体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就是要以村落社区为基本载体,通过村落社区的整体发展来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传承。基于南宁市的案例分析发现,村落社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的机理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村落自治组织引导下的草根文化团体、政社互动下的公共文化事业、资本和市场引导下的文化产业。要实现村落社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需要进一步从村落社区规划、村落产业开发、村落组织建设、村落主体培育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忠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人才振兴,人才振兴需要教育。近几年,乡村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现状和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依旧比较薄弱,需要关注,需要发展,需要振兴。振兴乡村教育之策略主要包括更新乡村教育观念,优化师资配置,合理调整乡村学校布局,加大经费投入,关注弱势儿童,启动法律保护等对策举措和路径设计等。这些均是笔者近几年来对振兴乡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
乡村教育 现实基础 振兴策略 职业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龙文军 张莹 王佳星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决定了乡村振兴的走向,是接续优秀文脉的重要途径。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挖掘和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实现文化振兴可以选择的路径包括注入文化元素、推进移风易俗、教化乡村居民、保护村落遗产、开展文明评选、挖掘民间手艺、活跃民俗节日等。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内涵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征杰 余广俊 程琳杰
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冲击下,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短板逐渐暴露,发展困境不容忽视。因此,积极探索乡村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策略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归纳总结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传统文化特点和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从赋予乡村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及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 创新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新良 虞洪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推动乡村振兴和旅游业发展。研究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五个方面阐述传统文化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才志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当前农村地区发展的薄弱点,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突破原有的乡村文化冲突与道德困境。坚持以多维性、人本性和先进性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注重传统乡村文化的挖掘与转型,与时俱进的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诉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建设 价值取向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鹏华 刘学侠
创新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和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举措,高效运转的合作组织对于生态环境、乡风民俗、农村治理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应该将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高效地将资源配置到合作生产经营体系中。政府应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农民合作组织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审计监督机制,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加强人才配置和培育,并防止其过度资本化。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组织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