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99)
2023(16788)
2022(14194)
2021(13075)
2020(10948)
2019(25138)
2018(24827)
2017(46444)
2016(25408)
2015(29004)
2014(29280)
2013(28512)
2012(26814)
2011(24508)
2010(24889)
2009(22986)
2008(22515)
2007(20509)
2006(18047)
2005(16148)
作者
(73657)
(61797)
(61503)
(58773)
(39318)
(29711)
(28174)
(24209)
(23624)
(22214)
(21158)
(20723)
(19716)
(19453)
(19069)
(19030)
(18651)
(18166)
(17810)
(17747)
(15643)
(15358)
(14994)
(14288)
(14020)
(13916)
(13800)
(13585)
(12683)
(12350)
学科
(121695)
经济(121583)
管理(67395)
(66010)
(49118)
企业(49118)
方法(46563)
数学(41300)
数学方法(40836)
(38465)
中国(34605)
地方(30701)
业经(26248)
(25864)
农业(25808)
(22370)
(20949)
(19062)
贸易(19049)
(18369)
理论(17417)
(17232)
(17199)
银行(17199)
金融(17196)
地方经济(17111)
(16789)
(16529)
环境(16379)
(15748)
机构
学院(366538)
大学(366208)
(156365)
经济(152932)
管理(136382)
研究(127864)
理学(116271)
理学院(114938)
管理学(112801)
管理学院(112113)
中国(95463)
(77370)
科学(75750)
(69839)
(64052)
(63710)
中心(58923)
研究所(57728)
(57673)
财经(54712)
业大(53711)
(50875)
师范(50391)
(49402)
北京(48977)
农业(48734)
经济学(48404)
(45723)
(45686)
经济学院(43309)
基金
项目(237590)
科学(186247)
研究(177694)
基金(168763)
(145406)
国家(144097)
科学基金(123740)
社会(112290)
社会科(106195)
社会科学(106172)
(95882)
基金项目(88991)
教育(83868)
(79078)
自然(77436)
自然科(75638)
自然科学(75615)
自然科学基金(74237)
编号(73857)
资助(69227)
成果(60896)
(55885)
重点(53805)
课题(52400)
(52385)
(49308)
创新(45944)
国家社会(45771)
教育部(45198)
大学(45140)
期刊
(184153)
经济(184153)
研究(113116)
中国(82285)
(61950)
(54583)
学报(54412)
科学(50541)
管理(50191)
教育(49661)
大学(42704)
农业(41703)
学学(39490)
技术(35131)
(35032)
金融(35032)
业经(31008)
经济研究(28859)
财经(27531)
(23836)
问题(23695)
(20657)
技术经济(19308)
图书(18706)
统计(18555)
(17664)
(17409)
世界(17035)
商业(16612)
(16493)
共检索到566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直   孔令海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乡村经济逐渐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的返乡就业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人才振兴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培养和引进大量优秀人才,才能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此外,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能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力,改变村民们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态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诗  
党和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部署。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对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保障、缓解就业压力、实现青年人才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概念的探讨,分析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人才兴农”的研究及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金湛  余文富  吴宇方  徐国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产业结构得以加速升级转型,各类新型工作岗位也在乡村不断涌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乡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其中,一大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从城市向乡村转移,也有一大批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来到乡村发展。由于返乡入乡就业的人群不断扩大,大量人才的到来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引擎。他们的加入推动了乡村职业结构的转变,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露   王峰   曾素佳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为切入点,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民就业质量的影响、异质性与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就业质量提升,经过工具变量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显著。此效应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且主要促进了低技能农民群体的就业质量。此外,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实现农民生活富裕进而提升就业质量。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为政策制定者丰富了在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民就业质量可能的路径选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露   王峰   曾素佳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为切入点,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民就业质量的影响、异质性与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就业质量提升,经过工具变量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显著。此效应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且主要促进了低技能农民群体的就业质量。此外,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实现农民生活富裕进而提升就业质量。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为政策制定者丰富了在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民就业质量可能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燕  赵楷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数字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形成新业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数字经济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破除旧有观念束缚,城乡数字鸿沟和生产流通限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同时注重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等的建设与动态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荣  
乡村人才振兴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应有之义。受农村发展进程缓慢的影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人才瓶颈制约的严峻挑战,缺乏管理型、技术型及创新型等多类人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不足,这将成为农村长期发展的短板。鉴于人才战略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挖掘乡村振兴背景优势,建立和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实现农村人才聚集将成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鸣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路径明确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强调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实用人才、现代农民、大学生村官、科研杰出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来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雨昕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引导数字经济融入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已然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基本方向。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专业人才的缺失、数字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发挥政府主导,引领数字经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红霞  刘晓艳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有所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于是,新“三农”问题成为新时代下的新挑战。在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理念的倡导下,乡村振兴战略开始迈上新台阶、开启新征程。而林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一环。参考《林业经济管理》一书可知,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林权制度、森林生态效益、制度法规、综合效益评价等内容具有相关性,该书提出的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能为研究林业经济管理助力乡村振兴问题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对金融和农业农村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娜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文章以山西省为例,探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并选取了反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一系列指标,通过因子分析降维和系统聚类,将91个县(市)分成4类,最后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莉琴  胡永飞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启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已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乡土风情、便利的道路交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等发展基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依然面临着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产品开发层次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对外宣传营销不足的挑战,只有构建管理体系、创新产品和项目、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才能在新阶段推进和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添砖加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珈  马晋文  朱莉  
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农业产业新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较快,但也暴露出建设模式单一、产品定位不准、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面临高质量发展困境。本文在总结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应具备的价值特征,并从加强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重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和发挥政府组织决策职能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邱梦真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多维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得到的2007—2023年1 546篇文献为样本,综合运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关键词图谱分析,总结研究热点与前沿进展。结果表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献发布数量时序上呈明显的阶段性与政策性,空间上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呈现出区域差异性与孤立性;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文旅融合、休闲农业为主的热点问题,并围绕乡村人、地、业要素推动其由抽象概念到具象模式的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转化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问题与发展策略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前沿方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可分为探索期(2007—2016)和成长期(2017—2023),探索期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农业旅游的广泛研究为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成长期,文旅融合、城乡融合、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研究热度持续提高,研究趋于多元化与复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