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4)
2023(8839)
2022(6697)
2021(6038)
2020(4618)
2019(10245)
2018(10074)
2017(19673)
2016(10732)
2015(11897)
2014(12093)
2013(11650)
2012(10747)
2011(9830)
2010(10259)
2009(9695)
2008(9439)
2007(8784)
2006(8257)
2005(7328)
作者
(30281)
(25402)
(25052)
(24390)
(16282)
(11882)
(11524)
(9786)
(9581)
(9334)
(8673)
(8329)
(8137)
(8071)
(7947)
(7747)
(7429)
(7383)
(7259)
(7207)
(6461)
(6186)
(6094)
(5941)
(5860)
(5766)
(5685)
(5504)
(5171)
(5116)
学科
(45170)
经济(45115)
(31584)
(29514)
管理(28354)
(19656)
企业(19656)
农业(19468)
中国(17806)
业经(14993)
(12820)
地方(12316)
(11893)
方法(11887)
(11309)
数学(10369)
数学方法(10198)
(9937)
及其(8817)
发展(8779)
(8766)
政策(8351)
农业经济(8225)
(8118)
银行(8112)
人口(8035)
(7839)
(7794)
方针(7712)
(7548)
机构
学院(155354)
大学(151358)
(67012)
经济(65394)
管理(58479)
研究(55919)
理学(49283)
理学院(48762)
管理学(47960)
管理学院(47643)
中国(43260)
(32806)
(31647)
科学(30869)
(29776)
(27657)
中心(26132)
(25933)
研究所(24524)
财经(24358)
(22034)
(21984)
师范(21836)
农业(21708)
业大(21274)
经济学(20634)
(20299)
北京(19895)
(19691)
经济学院(18489)
基金
项目(98226)
科学(78235)
研究(77897)
基金(70663)
(60001)
国家(59380)
社会(51502)
科学基金(51077)
社会科(48468)
社会科学(48459)
(38593)
基金项目(36055)
教育(34165)
编号(33737)
(31500)
成果(29110)
自然(28974)
自然科(28306)
自然科学(28301)
自然科学基金(27805)
资助(27779)
课题(23302)
(23231)
重点(21695)
国家社会(21590)
(21542)
(20611)
(19850)
发展(19589)
(19525)
期刊
(85766)
经济(85766)
研究(51325)
中国(35359)
(35212)
(23534)
农业(22676)
科学(21465)
(20418)
金融(20418)
管理(20251)
学报(20221)
教育(17751)
业经(17661)
大学(16748)
学学(15797)
经济研究(12535)
技术(12351)
财经(11858)
问题(11726)
(10268)
农业经济(10262)
农村(10215)
(10215)
图书(8996)
(8680)
(8343)
经济问题(7903)
现代(7845)
(7834)
共检索到249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沈茂英  杨萍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挂,乡村人口老龄化超前于城镇。乡村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我国乡村社会的常态,应对乡村人口老龄化挑战是当下和今后乡村工作之重点。本文认为,乡村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乡村老年人口具有规模大、增长快、以留守老人为主等特点,呈现出较高比例的社会劳动参与率、较低比例的社会保障水平与较高比重的高隔代照料负担等特点,生存危机凸显、生存风险加大。为此,应从公共政策和制度上进行调整与完善,以实现农业发展、社会进步与老年人口养老保障的协调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红霞  
文章从乡村微观空间视角分析乡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进展及其影响。利用乡村层级微观数据的研究发现:目前,全国有超过78%的乡村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乡村的深度老龄化和超级老龄化急速发展的现象非常突出。利用泰尔指数的测度结果显示:乡村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区域内部差异比其区域间差异更加突出,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地区的乡村老年人口分布呈现比较分散的状态。研究指出:老龄化、乡村老年人口分布与乡村发展是乡村人口老龄化空间作用机制的3个关键因素,伴随着乡村老年人口分布的演进和深度老龄化与超级老龄化的进展,应密切关注收缩型乡村的老龄化进程,关注深度老龄化和超级老龄化乡村的发展,前瞻性应对乡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城乡空间经济冲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社英  梁小楠  
文章回顾了人口变迁尤其是"婴儿潮"所带来的问题,以揭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含义。在"经济国家转型期"的总体公共政策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家庭结构、居住方式、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以及社会的责任。同时,通过对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以及相关研究的评析,对老年人收入保障、健康护理以及个人社会服务的发展也进行了考察。在联合国实行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下进一步探讨了老年人的就业、教育及生活方式等内容。最后,讨论了与实现国家的明确目标有关的政策、实践和理论问题。文章强调,为应对老龄化而作充足准备,要考虑个人、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坤荣  余红艳  
本文运用中国省级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在人口老龄化的框架下考察了地方公共政策的结构效应。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地方公共支出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功能产生一定的负效应,这种效应已经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突显出来;政府教育支出与医疗卫生投入的不足限制了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使人口老龄化的负效应更为显著;现有的中国公共收入政策环境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三次产业的发展,税负水平与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抑制了中国三次产业的结构转变与内在质量的提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玉龙  
基于城乡人口流动视角,建立省际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组模型,运用3SLS估计方法,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农村人口老龄化每降低1%,城乡收入差距提高0.15%;城乡收入差距每下降1%,农村人口老龄化率提高1.11%。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注重并权衡二者关系,对于控制并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柳文  高晓路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人口现象,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并探讨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人口老龄化特征及原因,随后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视角梳理了人口老龄化对乡村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生产、社会保障、乡村治理、消费结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空间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应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三个维度开展乡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适应相关研究,重点研究方向有:(1)基于人口流动视角的乡村人口老龄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2)乡村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及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3)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乡村振兴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在实现老有所养上,农村老年人居住的空巢化问题加剧,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仍有增长空间;在实现老有所医上,农村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整体改善,但在医疗健康支出上的负担有所加重;对标老有所为的目标要求,农村在业老年人以在家务农为主,在本地参与非农就业的机会仍然较少。对此,中央和有关部门已有一些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但在涉及的内容与范围上还有优化空间。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在2021年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今后还应重点健全完善农村养老事业的制度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充分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在实现老有所养上,农村老年人居住的空巢化问题加剧,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仍有增长空间;在实现老有所医上,农村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整体改善,但在医疗健康支出上的负担有所加重;对标老有所为的目标要求,农村在业老年人以在家务农为主,在本地参与非农就业的机会仍然较少。对此,中央和有关部门已有一些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但在涉及的内容与范围上还有优化空间。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在2021年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今后还应重点健全完善农村养老事业的制度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充分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汪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双向代际转移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家庭的储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经济增长,并对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模拟与政策评价。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参数下,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家庭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向老年一代的代际转移比率不但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反而会使家庭储蓄率、教育投资率以及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后,如果生育率不出现大幅度反弹,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数值模拟还显示,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但无法根本扭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冲击,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和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效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华磊  沈盈希  吴远洋  
人口老龄化下资本收益的趋势性特征关乎投资者对未来中国投资环境的研判、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和养老制度改革的成败。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期,中国资本收益会步入下行通道吗?为回答这一科学问题,建立一个能够考察老龄化对历年资本收益影响的动态优化框架,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后发现,在生育政策不变下2050年前中国资本收益将步入下行通道。这就意味着资本存在外流的风险,中国经济的资本引擎可能动力不足;资本收益下降,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降低;积累制养老制度改革并非是万能的,个人养老金面临无法升值保险的风险。进一步模拟发现,生育政策调整不仅提高了未来的资本收益,还改变了2035年以后资本收益下降的趋势性特征。因此,当前需进一步放松生育管控,出台生育支持性政策,提高当前生育水平;生育政策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人口政策,还可能是一项重要的资本政策,甚至科技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熙保  李通屏  袁蓓  
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口发展观。科学人口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就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人口数量和结构要与人口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当出生率高,人口增长过快和年龄结构年轻的时候,在一个社会处在贫困阶段时候,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必要的,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是,在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隆玲  武拉平  
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这势必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观察乡村人口变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粮食需求分别呈现波动性减小和基本稳定并伴随小幅波动的趋势。其中,口粮消费逐渐减小,消费动物性产品引致的饲料粮需求不断增加。第二,农民工的粮食需求既高于农村居民,也高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介于二者之间。第三,粮食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其中,稻谷基本稳定,小麦小幅度减少,玉米大幅度增加。第四,粮食产量总体上波动性上升。稻谷和小麦产量缓慢波动性增长,玉米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申探明  
乡村人口“上位流动”与“返乡流动”共同推进的“两难疑惑”备受关注并且引起学术争论,理顺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剖析争论的关键环节,也是改变“谈空心色变”政策窠臼的重要依据。依照对乡村人口疏化的认同程度,将前人立场划分为三种类型,并梳理其主要观点及分歧来源。然后从“产业规律—城乡社会—历史演化—政策调控—资源整合”五个视界对乡村人口疏化与乡村振兴对立统一关系的困惑展开思考,将人口疏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相反相成的“两难疑惑”置于乡村发展的产业要求、疏散特质、时代特征、逆向调节、要素重构之中进行解释和理解。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玮萍  李春燕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给农业现代化进程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此,积极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针对近年来我国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培训体系和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琳  杨莹  李冠杰  
基于1995,2000,2005,2010年相关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划分老龄化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分布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中西部农村人口老龄化增速明显,老龄化范围由沿海向内陆迅速扩张。根据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将农村人口老龄化划分为快速减少浅度老龄化、快速减少深度老龄化、慢速减少深度老龄化、慢速增长浅度老龄化、慢速增长深度老龄化、快速增长浅度老龄化、快速增长深度老龄化7种类型,1995—2000年有5种类型,其中快速增长与慢速减少深度老龄化类型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快速与慢速增长型浅度老龄化类型由环渤海地区向内陆延伸;2000—2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