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61)
2023(14910)
2022(12777)
2021(11908)
2020(9791)
2019(22386)
2018(22212)
2017(42542)
2016(23146)
2015(26024)
2014(26208)
2013(25683)
2012(23555)
2011(21387)
2010(21436)
2009(19875)
2008(19472)
2007(17406)
2006(15350)
2005(13411)
作者
(66539)
(55493)
(55091)
(52368)
(35207)
(26546)
(25001)
(21715)
(21025)
(19762)
(18994)
(18605)
(17522)
(17404)
(16969)
(16961)
(16500)
(16384)
(15703)
(15683)
(13713)
(13689)
(13290)
(12677)
(12436)
(12329)
(12314)
(12205)
(11109)
(10939)
学科
(94157)
经济(94022)
管理(69643)
(67371)
(53934)
企业(53934)
方法(39641)
(34273)
数学(34221)
数学方法(33857)
(26446)
中国(25404)
业经(23911)
农业(22766)
地方(21999)
(21925)
(19349)
(15856)
财务(15788)
财务管理(15756)
(15225)
银行(15185)
企业财务(15010)
理论(14997)
(14941)
金融(14937)
(14797)
环境(14794)
(14465)
(14440)
机构
大学(333515)
学院(332368)
管理(131935)
(131085)
经济(128008)
理学(114672)
理学院(113331)
管理学(111450)
管理学院(110822)
研究(110096)
中国(81479)
(70505)
科学(67599)
(62240)
(54282)
(54200)
中心(49914)
研究所(49304)
财经(49237)
业大(48797)
(48695)
(46741)
师范(46391)
(44678)
北京(44434)
农业(41122)
(39690)
(39487)
经济学(39442)
师范大学(37527)
基金
项目(228778)
科学(181390)
研究(171069)
基金(166299)
(143526)
国家(142225)
科学基金(122928)
社会(109063)
社会科(103088)
社会科学(103065)
(89553)
基金项目(88708)
教育(78739)
自然(78166)
自然科(76282)
自然科学(76268)
(75198)
自然科学基金(74882)
编号(70567)
资助(67152)
成果(58196)
重点(51082)
(50931)
(49161)
课题(48728)
(47437)
(45210)
国家社会(44645)
创新(44178)
教育部(44040)
期刊
(148702)
经济(148702)
研究(99954)
中国(65862)
(53926)
学报(51293)
科学(48584)
(47035)
管理(47006)
教育(41047)
大学(39932)
学学(37574)
农业(36169)
(30437)
金融(30437)
技术(27613)
业经(26115)
财经(24184)
经济研究(22088)
(20504)
问题(19284)
(16471)
理论(16184)
科技(16157)
图书(15949)
(15692)
技术经济(15222)
现代(14850)
实践(14807)
(14807)
共检索到485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万怡  
基于场域、惯习和资本视角,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乡村易流动的中青年教师与非流动的老年教师群体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乡村中青年教师流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场域角度分析,他们所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不同;从惯习角度分析,与传统美德和等级观念淡化相关;从资本角度分析,中青年教师流动以实现资本积累与再生产为诉求。实现城乡场域深度融合、培养教师乡土情怀、引入分层激励机制、实现双向轮岗交流,是解决乡村教师流失的有效手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威伟  张立  
以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为依据深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关系,总结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场域的特征、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的道德惯习特征,说明德育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不断推动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场域的变化发展。立足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场域问题,探索提出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场域优化之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小李   谢涵  
随着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的全面推广,乡村定向青年教师逐渐成为乡村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当前,乡村定向青年教师期内流动现象突出,其深层缘由亟待研究。期内流动特指尚处于服务期内但主动选择解约并离开乡村学校的行动。理性选择视角下的期内流动,是乡村定向青年教师为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而实施的一种“有目的行动”,其动因由个人实力、个体效益最大化、行动风险与收益评估、推力与阻力博弈等构成。基于22位乡村定向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期内流动路径包括读研深造、考编进城、考公及其他(自由行业等)四类,具体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特质、资源拥有、待遇和地位、生活条件、个人发展需要、得失权衡、同辈参照及推力优势。此外,报考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时考生自主性缺场,是其入职后萌生“我要重新选择”的另一重要动因。为确保乡村定向青年教师“留得住、教得好”,多方利益主体应从满足个体效益需求、化解行动强推力、增强报考自主性及调整行动风险收益比等方面采取措施,激励其主动履约、高质从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翠芬  
广西新升本科院校升格后,中青年教师成为了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文章对构建中青年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旨在打造一支高层次、高效率、结构合理并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中青年教师队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秀红  刘善槐  
如何稳定青年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其中,青年教师的个体特征、现实需求、职业期待与组织环境供给的匹配度对员工的流动意愿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基于18省35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乡村青年教师流动意愿强,其中,工作负担、相对待遇、发展机会、工作氛围等因素作用显著。从匹配理论的视角来分析,政策定位与个体决策偏好不一致、职业期待与实际获得不匹配和组织环境与现实需求不对应是主要原因。为了建设一支总量稳定的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应全面分析乡村青年教师的个体决策偏好、现实需求和职业期待,构建系统化的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淑维  
从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二次成长的现实需求,以及二次成长激励机制的建设现状与问题成因分析,呼唤重构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二次成长激励机制,提出重构成长内生需求分析与外部激励环境共同作用的柔性服务机制、注重专业成长历史传承和适度超越兼具的培训激励机制、过程性和结果性相融的岗聘和薪酬激励机制的策略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广华  孙宽宁  
乡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外因推动和内因激发共同作用。对此,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乡村教师留守乡村的内源性因素,可以把握乡村教师的内在特征与需求,并给予相应支持和引领。本文利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程序,通过对16位乡村青年教师的自述进行分析发现,情感归属和发展内驱是影响他们投身乡村教育的核心因素,他们普遍从共生合作的教学环境、尊师重教的区域环境以及良好的家庭生活中获得归属感,从教育氛围浓厚的成长经历、社会为本的人生观和育人为先的价值观中获得发展的内驱力。基于此,可以通过创设共生环境、树立尊师风尚和强化师资培养的乡村特色,以助力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的优化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春虹  张俊豪  
如何构建城乡教师有序流动机制,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借助资本与惯习理论,探讨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流动资本的变迁及其对乡村教师惯习的影响。通过参与观察、实物搜集、访谈的方式,研究发现临海县教师流动经历了从以社会资本为主的教师流动到以文化资本为主的流动,再到多种资本共同参与教师流动的变迁历程。研究结论是教师流动政策中的资本运作规则影响教师惯习的生成,要基于经济资本的转换增强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促进乡村教师向上流动;基于文化资本的转换完善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政策,推动城市教师向下流动;基于文化资本、符号资本的转换健全乡村教师录用考调政策,保障乡村教师有序循环;基于符号资本、社会资本的转换构建乡村教师人文关怀政策,实现乡村教师安心从教。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要军  聂鸣  海本禄  
本研究审视了高校青年教师自主发展对其科研能力与工作绩效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组织支持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来自60所高校的578位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经实证检验后发现,自主发展、自主发展和组织支持感的交互效果能够显著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而提升工作绩效。综合理论研究成果,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角度,对高校人事及科研管理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岳克勤  
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队伍日渐强大,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地方院校的部分青年教师整体综合素质还不高,这制约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鉴于此,在对地方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查找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构建有利于提升地方院校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教师培养机制,从而构建青年教师的长效发展机制,以提升地方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晓榕  孟鸿雁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应结合当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现状与青年教师成长发展需求特点,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以激发青年教师工作热情,稳定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剑秀  韩霜  罗英姿  
基于1 013份研究型大学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调查数据,结合现有关于人与环境匹配理论及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研究,分析了个人特征、组织环境对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路径,并探索人与环境匹配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个人特征中的性别、身份特征、国际留学经历以及工作投入,组织环境中的宏观环境(包括高校层级和类型、学缘关系)、中观环境(包括组织支持、学术评价制度)显著影响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人与环境匹配在其中具有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讨论了身份认同对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增益,非科研投入对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损耗,以及"第一学历歧视"是否合理等问题。上述发现验证了人与环境匹配理论在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影响机制研究中的适切性,并证实了良好的组织环境对于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积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学强  暴海忠  苏彩  
民办学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是保持竞争优势中最核心资源。而如何有效利用好单位中的人才,是一项艺术性的课题,其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就是怎样做好人的激励,用好薪酬这把尺子。民办学校持续发展的成功需要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人力竞争优势,并将之转变为市场竞争的优势。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薪酬制度建设是民办高校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提出了目前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薪酬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对薪酬制度建设的一些原则做了说明,最后从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关系和薪酬增长机制四个方面对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淑娟  闫鸿岗  
基于布迪厄的场域资本理论视角,从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等层面,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困境,并从"入场"资本争夺、"场内"权力博弈和"场外"权力和资本干预等方面探析了青年教师发展窘境的成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蔺海沣  张智慧  赵敏  
以H省14市州1 416名乡村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索学校组织文化对乡村青年教师留岗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乡村青年教师组织承诺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整体偏弱,青年教师留岗意愿不强;学校组织文化与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留岗意愿显著正相关;组织承诺能够显著预测青年教师留岗意愿,并在学校组织文化对青年教师留岗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增强青年教师留岗意愿,亟须创设旨在葆育地方感的乡村学校组织家园文化空间,重塑旨在充盈获得感的乡村青年教师组织支持生态,夯实旨在培植认同感的乡村青年教师留岗资本积累,以此提高中国乡村青年教师留岗意愿能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