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4)
- 2023(11533)
- 2022(10195)
- 2021(9561)
- 2020(7920)
- 2019(18460)
- 2018(18595)
- 2017(35786)
- 2016(19487)
- 2015(22133)
- 2014(22235)
- 2013(21963)
- 2012(20019)
- 2011(18047)
- 2010(17779)
- 2009(16222)
- 2008(15263)
- 2007(13278)
- 2006(11675)
- 2005(9501)
- 学科
- 济(77065)
- 经济(76975)
- 业(52032)
- 管理(50359)
- 企(38488)
- 企业(38488)
- 方法(33951)
- 农(33159)
- 数学(29681)
- 数学方法(29340)
- 农业(22213)
- 中国(20790)
- 地方(20613)
- 业经(19612)
- 财(17800)
- 学(16257)
- 制(13404)
- 环境(12192)
- 发(12047)
- 理论(11978)
- 贸(11850)
- 贸易(11843)
- 和(11753)
- 易(11417)
- 技术(11140)
- 教育(10504)
- 划(10002)
- 务(9989)
- 财务(9931)
- 银(9930)
- 机构
- 学院(268271)
- 大学(267207)
- 管理(109845)
- 济(101710)
- 经济(99109)
- 理学(96079)
- 理学院(94996)
- 管理学(93381)
- 管理学院(92910)
- 研究(86983)
- 中国(63081)
- 京(56427)
- 科学(55707)
- 农(48316)
- 财(43985)
- 业大(43012)
- 所(42489)
- 中心(40730)
- 江(39304)
- 研究所(39002)
- 范(38227)
- 师范(37962)
- 农业(36539)
- 财经(35597)
- 北京(35064)
- 经(32317)
- 州(32224)
- 院(31547)
- 师范大学(30662)
- 经济学(28944)
- 基金
- 项目(191534)
- 科学(150049)
- 研究(142967)
- 基金(137125)
- 家(117941)
- 国家(116840)
- 科学基金(100948)
- 社会(88802)
- 社会科(83676)
- 社会科学(83651)
- 省(77565)
- 基金项目(74972)
- 自然(65259)
- 教育(64568)
- 自然科(63645)
- 自然科学(63631)
- 划(63296)
- 自然科学基金(62441)
- 编号(60708)
- 资助(54899)
- 成果(48373)
- 重点(41908)
- 发(41467)
- 部(41411)
- 课题(40773)
- 创(39387)
- 创新(36584)
- 科研(36185)
- 项目编号(35719)
- 教育部(35365)
- 期刊
- 济(115378)
- 经济(115378)
- 研究(76415)
- 中国(50979)
- 农(49325)
- 学报(42189)
- 科学(40004)
- 管理(36004)
- 农业(33502)
- 大学(32346)
- 教育(31531)
- 财(31076)
- 学学(30271)
- 技术(22825)
- 业经(22642)
- 融(20861)
- 金融(20861)
- 图书(16010)
- 经济研究(15905)
- 财经(15566)
- 问题(15559)
- 业(14387)
- 资源(13882)
- 版(13812)
- 科技(13634)
- 理论(13426)
- 经(13089)
- 实践(12637)
- 践(12637)
- 技术经济(12312)
共检索到382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娟娟 周雪涵 徐舜平 张羽
在线开放教育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带来了契机。翻转课堂依赖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优势,对提升教育资源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教育资源薄弱学校的翻转效果进行研究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运用两期、多期双重差分法以及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对山东一所乡村中学的翻转教学实践进行研究,通过课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管理数据等的采集,考察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对该校学生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认知能力方面,翻转课堂在短期内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而从长期看来,翻转课堂不仅不能显著提高学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茂聪 冯永刚
推进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让农村中学生进城就读。农村中学生进城就读,可以统筹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弥补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二元鸿沟;在实现教育公平上开创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提升初中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农村中学生进城就读之后,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落实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珍国 邓志文 于广瀛 李晟
本文采用改进后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对三组"翻转课堂"与"对照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呈现了中学物理"翻转课堂"和一般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的类型、结构及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中学物理"翻转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特点,进一步丰富了"翻转课堂"本土化实践经验,为中学物理课堂改进和教师行为改进提供了依据,为其他学科课堂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凯 房艳刚 周宇航
乡村振兴需遵循乡村发展的地域差异,科学把握乡村功能的空间特征,揭示乡村功能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异质性,深度挖掘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论文在从“三生”视角解析乡村多功能性内涵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兴趣点、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构建乡村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功能指数测度模型、全局空间自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GWR)等方法,深度剖析山东省1636个镇域乡村“三生”功能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异质性,进而划分乡村功能空间分化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结果表明:(1)乡村“三生”功能空间格局存在显著的集聚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异;(2)“三生”功能间相互作用的总体关系和局部关系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局部关系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3)根据乡村功能空间分化的理论逻辑进行类型划分,将山东省镇域乡村划分为8种功能类型,并揭示了不同类型乡村功能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数量差异,进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乡村未来发展的初步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提供参考,为差异化的乡村功能协同发展路径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炎 朱喜钢 李小虎
乡村更新是国家破解城乡二元对立、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当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是乡村更新的一类重要形式。在这一建设过程中,村集体、基层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村民个体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了较稳定的乡村增长联盟。论文选取山东省堽城镇作为研究区域,发现该镇存在三类乡村增长联盟:"工矿企业+村集体+开发商"、"县政府+村集体+开发商"、"镇政府+村集体+开发商",进而分析联盟对农户家庭的影响和联盟存在的困境,为乡村增长联盟健康发展提供指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群慧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应成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选择的指导思想之一。我国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应该而且必须包括对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应重视不可见文化在课程资源选择中的作用;应增强局内人在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选择中的自主权。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校本课程 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婷婷 龙花楼
基于影响乡村发展的人口、土地、产业三个核心要素,进行了乡村转型发展的理论剖析和发展要素转型的互馈作用分析,梳理了山东省不同区域乡村发展要素转型互馈作用分异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控模式。结论如下:1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内生发展的推动力与城市发展的外部拉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共同推动乡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以此为基础,助推乡村的人口转型、土地利用转型和产业发展转型;21990—2010年期间,山东省"人口—土地—产业"之间的互馈作用机制尚不完善,各要素转型之间存在不协调现象。土地利用转型与产业发展转型和人口转型之间的互馈作用均明显不足,这与研究期间我国的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有关。产业发展转型和人口转型之间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互馈作用机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两者之间的互馈作用将逐步增强;3山东省乡村发展要素转型互馈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宜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主导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转型路径和转型模式,从而实现区域发展的持续高效转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忆邵
功能分类或分区是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外地理学家在区域空间结构和功能分析方而曾做过不少工作。他们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城市地区的功能分区,仅有少数学者探讨过乡村地区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分类。在我国,乡村地区的功能分析则无人问津。为了弥补不足,笔者试图借鉴并改进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探讨我国乡村地区功能分类的方法论问题。一、乡村地区功能分类的意义乡村是介于城市之间、由多层次的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洁
团队合作能力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职场的必备能力。在高校课堂中,培养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课程项目是常用的教学方式,但困境在于学生参与意愿不高、团队合作项目开展难度大等。同时团队效率也受到团队成员的异质性、团队分配、团队角色、团队沟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与引导、多样化分配团队成员、教师指定与自由分配相结合的团队角色承担、建立综合且简洁的评估模式、加强师生沟通等解决路径,以优化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的开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聚任 刘佳 梁亮
"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总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山东省最近实施的"乡村文明行动",以"乡风文明"建设为重点,分析当前村庄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乡风文明与乡村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新型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村庄建设和文明水平提升的路径选择,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晓飞 康淑敏
本研究在山东省中学学科教师中抽取500人作为调查样本,从信息态度和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培训五方面对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中学教师信息素养四项发展策略:加强资源配置和管理、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优化信息素养培训内容和形式、打造信息素养培训的虚拟学习社区。
关键词:
中学教师 信息素养 发展策略 山东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祖延亭
乡村中学“两教统筹”办学模式的探索●祖延亭农村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农村初中应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使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同时也要兼顾一部分学生继续升学的需要。这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梓轩 陈静
[目的]针对目前符合国家乡村振兴分类推进战略需求的村庄分类方法尚缺乏的现实问题,基于村庄尺度乡村振兴水平开展村庄类型识别研究意义重大。[方法]从尊重乡村内部差异规律及村民意愿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专家打分法和熵值法对2018年山东省乐陵市1086个村庄进行了两个维度上的定量测度,基于评价结果,运用两维二分组合、K-means聚类分析法识别村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结果](1)乐陵市乡村振兴水平五个维度得分中生态宜居水平最高,产业兴旺水平有待加强。(2)中心城区周边几个街道的村庄呈现出较高程度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度。(3)采用两维二分组合方法识别出“振兴水平高-重构度高”“振兴水平高-重构度低”“振兴水平低-重构度高”和“振兴水平低-重构度低”4种村庄类型,大致呈现“西部多样-东部单一”的空间分布结构。(4)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一步识别出聚集提升类、特色保护类、产业带动类、产业提振类、拆迁撤并类、一般存续类6种村庄类型。[结论]在尊重乡村差异与村民意愿相结合的原则下,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不同类型村庄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婷婷 龙花楼
在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各发展要素转型之间往往存在不协调现象,超前转型或滞后转型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乡村乃至整个城乡地域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基于此,分析研究区域乡村发展要素间转型的协调性对制定乡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集成传统地理学调查分析、数量模型模拟及"3S"决策支持等技术方法,构建乡村协调转型度模型,基于"人口—土地—产业"乡村发展三要素,搭建"乡村转型度—综合协调度—协调转型度"三维平台,从"转型"与"协调"视角分析了1990-2009年间山东省乡村发展过程中乡村整体转型速度与乡村发展要素间转型协调性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乡村转型度空间结构逐渐由局部集聚向全局分散转变;综合协调度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协调转型度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与乡村转型度和综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不同的耦合特点;②乡村转型度和综合协调度与协调转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61,表明山东省乡村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人口—土地—产业"要素的全面流动促使了其乡村系统的协调转型;③"转型"与"协调"分别代表了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的"量"与"质",乡村转型发展应秉着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持续稳定推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向荣 时玉坤
乡村生态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山东省房干生态旅游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房干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给出其服务质量的提升对策,以促进房干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其他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从资本配置与外部环境看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山东省一个乡村的社区企业为例
中职生学业情绪的现状与特点研究——以山东省某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抓住农村城镇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山东省为例
试论“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再教育——以山东省为例
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山东省海阳市为例
电子商务驱动下的乡村治理多元化重构研究——基于山东省曹县大集镇的实证
教育志愿者送教下乡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以山东省教育志愿者服务项目为例
翻转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研究——以科学课和项目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为例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优化研究——以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为例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系统发展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中郝峪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