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7)
- 2023(11638)
- 2022(10197)
- 2021(9620)
- 2020(7773)
- 2019(17904)
- 2018(17908)
- 2017(34354)
- 2016(18531)
- 2015(20879)
- 2014(20884)
- 2013(20599)
- 2012(19056)
- 2011(17214)
- 2010(17238)
- 2009(15812)
- 2008(15176)
- 2007(13284)
- 2006(11633)
- 2005(9750)
- 学科
- 济(75874)
- 经济(75786)
- 业(51001)
- 管理(49849)
- 企(38637)
- 企业(38637)
- 方法(33493)
- 农(31218)
- 数学(28916)
- 数学方法(28593)
- 农业(20681)
- 中国(19613)
- 业经(19292)
- 财(17833)
- 学(16974)
- 地方(16742)
- 制(13460)
- 贸(12737)
- 贸易(12732)
- 易(12351)
- 理论(12221)
- 和(11641)
- 环境(11249)
- 教育(10980)
- 银(10864)
- 银行(10828)
- 技术(10740)
- 发(10695)
- 融(10694)
- 金融(10693)
- 机构
- 大学(264193)
- 学院(264094)
- 管理(107093)
- 济(102183)
- 经济(99779)
- 理学(93603)
- 理学院(92549)
- 管理学(90991)
- 管理学院(90520)
- 研究(87586)
- 中国(63580)
- 京(56002)
- 科学(55282)
- 农(45992)
- 财(44630)
- 所(43213)
- 业大(41338)
- 中心(39972)
- 研究所(39636)
- 江(37202)
- 范(36802)
- 师范(36511)
- 财经(36261)
- 北京(35224)
- 农业(34824)
- 经(32967)
- 院(31694)
- 州(30632)
- 师范大学(29584)
- 经济学(29529)
- 基金
- 项目(186416)
- 科学(146240)
- 研究(138505)
- 基金(134488)
- 家(116372)
- 国家(115318)
- 科学基金(99196)
- 社会(86556)
- 社会科(81608)
- 社会科学(81586)
- 省(73111)
- 基金项目(72583)
- 自然(64025)
- 教育(62532)
- 自然科(62499)
- 自然科学(62488)
- 自然科学基金(61327)
- 划(60964)
- 编号(57996)
- 资助(54352)
- 成果(46769)
- 重点(40974)
- 部(40679)
- 发(40004)
- 课题(39109)
- 创(38190)
- 创新(35472)
- 科研(35284)
- 国家社会(34873)
- 项目编号(34854)
- 期刊
- 济(115001)
- 经济(115001)
- 研究(76738)
- 农(47061)
- 中国(46795)
- 学报(41971)
- 科学(39483)
- 管理(36102)
- 大学(32210)
- 农业(31997)
- 财(31072)
- 学学(30356)
- 教育(29909)
- 融(21780)
- 金融(21780)
- 业经(21739)
- 技术(21321)
- 经济研究(17148)
- 财经(16451)
- 问题(15034)
- 图书(14385)
- 经(13852)
- 业(13483)
- 理论(13481)
- 版(13381)
- 科技(13311)
- 实践(12563)
- 践(12563)
- 技术经济(12058)
- 现代(11942)
共检索到374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文华 郝晋珉 侯满平 孟鹏 覃莉
随着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要在2020年之前使城市化水平达到60%。乡村景观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必将发生更大的变化。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景观多样性、斑块密度、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对比乡村景观和城市郊区景观的格局,并从景观格局角度计算其城市化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郊区景观比乡村景观更为破碎、多样性指数更高,优势度组分显著不同,景观城市化指数差异显著。这一研究将为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景观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指导。
关键词:
乡村景观 城郊景观 景观格局 城市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许勇太
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粤西南华农场3个时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生产性用地中,斑块类型、斑块数目与面积变化较大。70年代,景观优势度较高,多样性和均匀性较低;80年代,随斑块类型和斑块数量的增加,景观多样性、均匀性显著增加,破碎化指数增大,景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90年代,一些斑块类型逐渐消失,景观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性较80年代有所下降,斑块密度和破碎化指数已降至接近70年代水平。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时序特征看,市场及经济发展政策的倾向性是导致景观格局阶段性变化的根源。
关键词:
乡村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依据土壤养分、降水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平均经济产量对研究区域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作物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且具有 S-型特征函数的 B- 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以及 3个时期 6种主要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斑块数作为标准训练样本的输入特征 ,建立了面向乡村景观规划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 ,从 9个随机方案中筛选出 3个优化、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案。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提出必须考虑或遵循的几点原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花林,刘黎明,徐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分层次的乡村景观美感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景观美感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壁成 刘德林 张膺 方炫 白小梅
研究目的:以宁夏固原市上黄村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研究黄土高原乡村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方法:RS/GIS技术与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近30年来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林草地面积大幅度增长,坡耕地面积减少和果园面积逐年扩大;上黄村可划分为生态环境保护区、旱作农业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三个功能区。研究结论: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结构优化调整与生态功能区划,对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严重退化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红梅 廖邦洪
随着全球城市化扩张的加剧,乡村聚落景观发生了巨大改变,乡村聚落格局在乡村城镇化的浪潮中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分析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外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研究进展,包括乡村聚落格局的美学价值、乡村聚落格局演化、研究采用的主要学科与技术,探讨了该领域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原 吴泽民 张磊 赵霞 管露露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及3S技术,研究马鞍山市区63.8km2城市森林景观特点及与其他景观的关系;并沿城市南北纵轴设立样带,采用移动窗口法对6个样区景观要素的景观特征进行计算,分析城市森林斑块在城市中心与城郊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城市的景观要素有各类硬质铺装表面、城市森林、农业用地、水面与一般绿地五大类,分别占67.25%、16.47%、11.9%、3.99%、0.39%;景观多样性指数1.07128;主要景观要素的优势度排列顺序为硬质表面0.573,城市森林0.472,农田0.122,水面0.114,一般绿地0.029,城市森林已具有较高的环境控制能力。城市森林类型有风景林、庭院林、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研究。通过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之间、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表明:在核心区,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大小受地类斑块相对面积的影响明显;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破碎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m缓冲区相关指数等几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破碎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该区景观复杂,景观结构指数对亮温的贡献约占总量的25%,数量结构指数对亮温的贡献约占75%。建立2个亮温多元线性模型,筛选出相应的亮温预测及调...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钢
[目的]通过评价城郊村镇景观节点特征,获知其内在规律及可应用的一些指标,以期为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及景观节点保护提供价值参考。[方法]以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五龙背镇及周边景观节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初步统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景观节点特征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将21个特征评价要素分为丰富因子、体量因子、韵律因子、节奏因子、吸引因子及归属因子等6类,其中丰富因子即景观节点的氛围、光感、植被覆盖率、生命力、色彩等载荷值最大,也是村镇景观节点建设的方向及重点内容;综合评价
关键词:
村镇 景观节点 视觉特征 评价 五龙背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明艳 曾菊新 余斌 李伯华
乡村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的反向变迁威胁着乡村景观的"乡村性",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调控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人类行为和乡村景观空间格局三个要素,是控制和治理乡村景观反向变迁,实现乡村景观优化的主要路径,政府的主导、扶持、规范和引导是乡村景观优化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景观 景观变迁 景观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吉根宝 郭凌
乡村旅游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推手。文章在总结城郊乡村特征、分析城郊乡村社会转型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优化城乡整体地域网络空间结构、促进城郊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促进城郊乡村居民的职业转型与身份转型、促进城郊乡村文化转型与有效实现城乡融合等方面论证了乡村旅游对城郊社会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并提出为通过乡村旅游更好实现城郊乡村社会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城郊 乡村社会 转型 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键剑
目前乡村景观存在诸如规划、建筑缺乏地方特色、乡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村落邻里活动空间缺失等问题.提出要维持完整的乡村自然景观特色,应根据当地地形分布合理布局,传承乡土文化特色,合理开发乡村资源,保护乡村的聚落空间,以加强对乡村景观特色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
乡村景观 规划设计 乡土文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耀志 楼琦峰 徐珏燕
湿地乡村地区是我国普遍存在且分布极广的一类特殊地理单元。文章在综合分析湿地及其周边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的危机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建构基于生态系统安全的一体化景观格局是谋求湿地中的乡村("图")和乡村中的湿地("底")融为一体、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前提,也是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的关键。诸暨白塔湖湿地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分析其"图—底"危机的基础上,从控制和引导湿地乡村人类各项活动的视角,提出了土地利用模式、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管理三位一体的景观格局建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