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
2023(1571)
2022(1111)
2021(945)
2020(569)
2019(1262)
2018(1043)
2017(1292)
2016(699)
2015(684)
2014(708)
2013(760)
2012(704)
2011(755)
2010(719)
2009(676)
2008(546)
2007(445)
2006(451)
2005(328)
作者
(2385)
(2150)
(2068)
(1877)
(1291)
(959)
(856)
(794)
(781)
(751)
(737)
(716)
(615)
(610)
(603)
(603)
(595)
(571)
(545)
(540)
(507)
(506)
(484)
(483)
(479)
(459)
(445)
(444)
(423)
(415)
学科
(6871)
(6229)
经济(6225)
农业(5189)
业经(4132)
农业经济(3837)
(2812)
发展(2714)
(2714)
地方(2486)
建设(2363)
经济建设(2267)
(2197)
中国(2142)
(1897)
收入(1865)
工作(1446)
国民(1377)
农民(1290)
国民收入(1244)
(1242)
财富(1242)
农民工(1192)
民工(1192)
(917)
管理(917)
农村(909)
及其(897)
方法(881)
数学(819)
机构
学院(13509)
大学(12151)
(5115)
经济(4959)
研究(4561)
管理(4488)
理学(3934)
理学院(3881)
管理学(3802)
管理学院(3776)
(3389)
中国(3066)
科学(2711)
(2389)
师范(2381)
农业(2270)
(2241)
(2234)
中心(2129)
(2059)
业大(2037)
(1955)
(1926)
师范大学(1836)
(1830)
社会(1816)
研究所(1770)
经济学(1755)
发展(1718)
(1715)
基金
项目(9734)
研究(8070)
科学(7796)
基金(6954)
社会(5905)
(5869)
国家(5780)
社会科(5496)
社会科学(5495)
科学基金(4930)
(4199)
基金项目(3681)
编号(3347)
(3209)
(3111)
教育(3096)
(3090)
(2724)
(2662)
成果(2614)
国家社会(2595)
课题(2416)
发展(2357)
(2327)
自然(2186)
重点(2155)
(2131)
自然科(2130)
自然科学(2130)
资助(2126)
期刊
(8500)
经济(8500)
(6187)
农业(4457)
研究(3518)
中国(3217)
业经(2961)
科学(2557)
学报(2427)
农业经济(2319)
大学(2169)
学学(2144)
(1632)
社会(1632)
社会科(1527)
社会科学(1527)
农村(1441)
(1441)
(1359)
(1131)
业大(1058)
农村经济(1044)
问题(1039)
农业大学(1027)
经济研究(952)
教育(927)
管理(895)
资源(872)
经济问题(861)
(760)
共检索到19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建华  
<正>~~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每年春节我都回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石莲子镇候疃村和父母一起过春节,对于我这样通过考大学离乡进城的人来说,"乡愁"不是什么所谓乡村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而是对父母的思念,父母在,故乡在,乡愁就在。我很不理解,毫无新意、纯粹是无病呻吟的《博士春节返乡手记》何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每次回老家,我也会问问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一年的收成、收入、期待。我不认为存在乡村凋敝、亲情疏远、农村人对知识的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璐  王江萍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正逐步构建起新型城乡关系,同时提出要发展"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本文通过研究"乡愁"的空间性质,发现其具有距离、尺度与迁移性。同时又针对"乡愁"空间表达的影响要素做出分析,发现自我、他人、历史、自然这四类关系会影响其空间表达。最终通过以上两点分析,发掘新型城乡关系下"乡愁"这一价值意向的空间隐喻:新型城镇化提出"乡愁",就是将城镇、村落、传统、历史、民俗等凝聚成为共同的价值认同意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维护"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保护城镇弱势群体的空间权利,塑造新空间要做到社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星  董帅兵  
新时代的乡愁是乡愁主体的思乡情感,是现代化进程中涌现的文化形态,是家国情怀与政党使命在国家建设乡村过程中的交融,反映出乡愁主体的公共精神和执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家乡是乡愁的载体,重返家乡是纾解乡愁的有效方式。重返家乡是乡愁主体以家乡为指向,在精神、身体和实践层面实现价值回归的过程。重返家乡在主体维度包含个体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统一,在场域维度包含时间、空间和实践的衔接,由此,重返家乡具有衔接传统与现代、勾连过去与未来、融合城市与乡村、他乡返回故乡、流失转向回归、离乡转向返乡等表现形式。新时代的乡愁助推乡村振兴,需要发挥党组织的统合引领作用,激活乡愁的情感动力,促进乡愁主体返回家乡,规范乡愁的实践行动,整合乡愁资源,防止精英俘获和价值断裂,重构家乡的价值体系,在乡村振兴中记得住乡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华胤  
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以发展和系统的眼光审视乡愁,把乡愁从情感命题升华为“文明传承和文明新形态”的国家发展命题,将乡愁的地理空间从乡村拓展到城市、祖国,使乡愁从传统走向现代,赋予了乡愁更深层次的时代意蕴;在理论和方法上提出中国式的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要以留住乡愁为基本前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留住乡愁,乡愁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情感营养、文化滋养和方法补养,彼此之间是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的关系。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传承于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乡土文化,根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固有的农村情怀,凝练于中国城乡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植根于习近平工作经历中缔结的农村情结。其核心要义是:擘画新时代乡村振兴宏大蓝图、深刻描摹现代化城乡关系新谱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乡愁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还提供了方法指南,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城乡深度融合、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实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邵明  
"记得住乡愁"成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对于"乡愁"缺乏学理性的基础研究。事实上,一百年来相关文献勾勒了中国人的乡愁的本质特征,呈现了唤起乡愁的主客观要素,描绘了中国人近现代乡愁的时空意象。通过文本综述、调研与辨析,发现:中国人的乡愁不同于西方人的怀旧与恋地情结,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人文情怀,隐含了主体性、空间性与时间性三个特征。研究试图揭示乡愁的人文内涵,即对主体的情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关注,倡导全方位多维度构建跨时空的文化共同体,探索城镇人文复兴的时空路径与策略,进而实现中国城镇的人文复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定华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县,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神奇。全县大山中的300多座苗寨里,苗族传统吊脚木楼建筑、服装、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持着古老的样貌,是全国乃至世界典型的苗族吊脚楼村寨聚集群落,有"苗疆圣地"之称。2012—2014年,财政部、文化部等七部委公布的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全国共有2555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其中贵州省共426个,而雷山县就占了57个,覆盖了全县所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田丽  闫小斌  
韩城历史悠久,素有"文史之乡"美誉。韩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中,积极探索村史馆建设新模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建设理念和运行机制。一批独具空间魅力的村史馆串联起农耕文化基因片段,再现了古老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独特文化,唤醒了埋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浓郁乡愁。它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以何种形式"活在当下"的探索,对当前国内村史馆建设及乡村文化振兴制度设计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现代大学的学术文化与精神传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文化之旅,这一文化之旅本身又是一个制度化渐次展开的过程。制度不断地形塑文化,使之成为传统.继而又以其特定的方式来维系或者变革传统。理解制度与文化间的这种关系及其历史逻辑。有助于理性地反思当前中国的学术文化建设和制度建构间的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志丹  李海娥  
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愁"的驱动使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而游客满意又是乡村旅游赢得市场的关键。在构建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与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数据、借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乡愁感知的测量量表,比较得出乡愁感知中"乡景观赏"、"乡味体验"与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乡情寄托"与满意度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并借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年龄、来源地的游客在"乡景观赏"或"乡味体验"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最后总结提出乡村旅游地要营造"乡愁"氛围、重视游客差异化需求、适时地转型升级等建设性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晓蕾  郭巍  
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借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等国外机构对乡土景观的相关理论和设计研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作者相关研究及实践,提出乡土景观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划分为三部分,首先将乡土景观理解为一个层状体系的叠加:包括了反映出地质塑造过程的自然系统、源于自然形式与为土地使用相结合的农业系统以及以基础设施网络、开垦机制为特征的聚落系统。然后,通过这部分的研究工作,可以形成某种类型乡土景观的形式系统。最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乡土景观正在变化的设计背景,对乡土景观发展的可能性加以探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红  
依据中华文化共根的原理,针对去国怀乡的海内外华人的乡愁情结,采用阅读疗法的科学原理,对琦君散文中可以用来治疗乡愁的文化元素进行具体分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文斌  
"放逐"、"乡愁"与"寻根"是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同构关系,放逐意味着漂泊,漂泊带来无限乡愁,乡愁寄托于寻根,拓展和丰富了东南亚华文诗歌的表现内涵。东南亚华文诗歌在中国性与本土性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将"放逐"、"乡愁"与"寻根"这三大文化母题的历史性与复杂性呈现出来,彰显了其自身的特质和独立自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钢仁  李林竹  包玉泽  
培育地理标志品牌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明确消费者对不同产地地理标志品牌的溢价支付意愿是发挥地理标志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基于湖北宜昌、湖南郴州和江西赣州689份消费者调查数据,对地理标志标签是否影响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进行分析,从心理所有权和乡愁视角构建并检验产品产地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影响机理的模型。研究发现,地理标志标签对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产品产地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相比非家乡地理标志产品,消费者对来自家乡的地理标志产品有更高的溢价支付意愿;心理所有权和感知质量连续中介了产品产地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乡愁情绪正向调节产品产地与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据此,建议农产品企业要重视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的心理所有权效应,在推广地理标志产品时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分类管理,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乡愁情绪对其地理标志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