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3)
- 2023(3866)
- 2022(3120)
- 2021(2877)
- 2020(2187)
- 2019(4985)
- 2018(4825)
- 2017(8655)
- 2016(5013)
- 2015(5553)
- 2014(5648)
- 2013(5358)
- 2012(4901)
- 2011(4613)
- 2010(4743)
- 2009(4351)
- 2008(4215)
- 2007(3798)
- 2006(3499)
- 2005(3102)
- 学科
- 济(20919)
- 经济(20886)
- 农(11407)
- 业(9368)
- 管理(8607)
- 农业(8402)
- 中国(7345)
- 业经(6973)
- 发(6850)
- 地方(6564)
- 方法(6047)
- 发展(5963)
- 展(5945)
- 学(5648)
- 企(5549)
- 企业(5549)
- 数学(5011)
- 农业经济(4914)
- 数学方法(4913)
- 财(4658)
- 融(3494)
- 金融(3492)
- 建设(3357)
- 制(3333)
- 收入(3242)
- 环境(3223)
- 银(3113)
- 银行(3098)
- 镇(3073)
- 行(3035)
- 机构
- 大学(74337)
- 学院(73958)
- 研究(29238)
- 济(26823)
- 经济(26141)
- 管理(24275)
- 理学(20974)
- 中国(20833)
- 理学院(20561)
- 管理学(20029)
- 管理学院(19886)
- 科学(19705)
- 农(16316)
- 京(16033)
- 所(15544)
- 研究所(14392)
- 范(13416)
- 师范(13305)
- 中心(12682)
- 农业(12679)
- 财(12567)
- 江(11870)
- 业大(11862)
- 师范大学(10997)
- 院(10362)
- 财经(9892)
- 北京(9772)
- 州(9203)
- 科学院(9051)
- 经(8981)
- 基金
- 项目(50968)
- 科学(40236)
- 基金(37237)
- 研究(36772)
- 家(33448)
- 国家(33161)
- 科学基金(27324)
- 社会(23827)
- 社会科(22357)
- 社会科学(22351)
- 基金项目(20069)
- 省(19896)
- 划(17205)
- 自然(17169)
- 自然科(16740)
- 自然科学(16732)
- 自然科学基金(16435)
- 教育(16347)
- 编号(14568)
- 资助(13947)
- 成果(12778)
- 重点(11997)
- 发(11968)
- 部(11035)
- 课题(10729)
- 创(10184)
- 国家社会(10101)
- 科研(9682)
- 计划(9517)
- 创新(9503)
共检索到110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邵明
"记得住乡愁"成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对于"乡愁"缺乏学理性的基础研究。事实上,一百年来相关文献勾勒了中国人的乡愁的本质特征,呈现了唤起乡愁的主客观要素,描绘了中国人近现代乡愁的时空意象。通过文本综述、调研与辨析,发现:中国人的乡愁不同于西方人的怀旧与恋地情结,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人文情怀,隐含了主体性、空间性与时间性三个特征。研究试图揭示乡愁的人文内涵,即对主体的情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关注,倡导全方位多维度构建跨时空的文化共同体,探索城镇人文复兴的时空路径与策略,进而实现中国城镇的人文复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鸿志
从20世纪30年代始,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拉美国家踏上了城市化的高速列车,形成一系列所谓典型的过度城市化问题。这些问题为我国的城市化所提供的借鉴是:中国城市化的有效推进需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为基础,以科学的规划、布局和管理为保证,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每年春节我都回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石莲子镇候疃村和父母一起过春节,对于我这样通过考大学离乡进城的人来说,"乡愁"不是什么所谓乡村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而是对父母的思念,父母在,故乡在,乡愁就在。我很不理解,毫无新意、纯粹是无病呻吟的《博士春节返乡手记》何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每次回老家,我也会问问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一年的收成、收入、期待。我不认为存在乡村凋敝、亲情疏远、农村人对知识的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璐 王江萍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正逐步构建起新型城乡关系,同时提出要发展"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本文通过研究"乡愁"的空间性质,发现其具有距离、尺度与迁移性。同时又针对"乡愁"空间表达的影响要素做出分析,发现自我、他人、历史、自然这四类关系会影响其空间表达。最终通过以上两点分析,发掘新型城乡关系下"乡愁"这一价值意向的空间隐喻:新型城镇化提出"乡愁",就是将城镇、村落、传统、历史、民俗等凝聚成为共同的价值认同意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维护"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保护城镇弱势群体的空间权利,塑造新空间要做到社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星 董帅兵
新时代的乡愁是乡愁主体的思乡情感,是现代化进程中涌现的文化形态,是家国情怀与政党使命在国家建设乡村过程中的交融,反映出乡愁主体的公共精神和执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家乡是乡愁的载体,重返家乡是纾解乡愁的有效方式。重返家乡是乡愁主体以家乡为指向,在精神、身体和实践层面实现价值回归的过程。重返家乡在主体维度包含个体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统一,在场域维度包含时间、空间和实践的衔接,由此,重返家乡具有衔接传统与现代、勾连过去与未来、融合城市与乡村、他乡返回故乡、流失转向回归、离乡转向返乡等表现形式。新时代的乡愁助推乡村振兴,需要发挥党组织的统合引领作用,激活乡愁的情感动力,促进乡愁主体返回家乡,规范乡愁的实践行动,整合乡愁资源,防止精英俘获和价值断裂,重构家乡的价值体系,在乡村振兴中记得住乡愁。
关键词:
乡愁 重返家乡 价值回归 乡村振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焜 李林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慢城起源于意大利的慢餐运动,代表着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是西方国家对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所造成的系列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慢城倡导快与慢的平衡,主张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强调保持传统文化和城市个性。随着国际慢城联盟的建立和对慢城的推广,其范围和影响日益扩大,逐步从欧洲发展成为全球化的慢城运动。慢城是一种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有相通之处,近20年的全球性慢城实践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发展以及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慢城 慢餐运动 慢城运动 新型城镇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顾书桂
本文通过比较美日城镇土地利用不同模式,指出它们的形成原因与经济效应的差异。本文认为,城镇土地利用生产要素化产生的效应优于资产化。在国内,城镇土地利用资产化倾向明显,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中国城镇土地利用应该生产要素化,其改革需要和反腐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协同推进。
关键词:
城镇土地利用 生产要素化 资产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施子海 欧阳进 曲永冠 王晓丽 高贺 李佳晟
城镇化的三类模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外国知名学者把我国的城镇化喻为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之一。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城镇化主要有三类模式。1.依靠市场机制主导的城镇化。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典型范式,美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奉行市场至上原则,认为城镇兴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尚春
发达国家城镇化在资本、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等基础条件方面都优于我国。他们成功的经验至少给我们以借鉴和启示。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资金缺乏与城镇化发展的矛盾;跨越式产业发展战略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保留和吸引住人才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农业剩余 城镇化 非农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宝华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未来我国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动力和突破口,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内需和发展动能所在。本文指出了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英国、德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和总结了英国、德国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并着重从产业支撑、发展布局、市民待遇以及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英国 德国 城镇化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宝华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未来我国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动力和突破口,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内需和发展动能所在。本文指出了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英国、德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和总结了英国、德国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并着重从产业支撑、发展布局、市民待遇以及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英国 德国 城镇化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易洪艳
本文就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政策演变为切入点,探寻其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政策制定背景、政策实施内容及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效果。整体看,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在城镇化早期,其教育政策的核心是求技西洋,普及教育;在城镇化发展中期,教育政策的重心转向重视实科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到城镇化发展后期,其教育政策的核心是建立公平与质量兼具的教育体系。日本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政策演变的经验包括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注重教育结构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3个方面。
关键词:
日本 城镇化 教育政策 演变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