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8)
- 2023(14221)
- 2022(11854)
- 2021(10797)
- 2020(8653)
- 2019(19140)
- 2018(18888)
- 2017(36003)
- 2016(19073)
- 2015(21193)
- 2014(20794)
- 2013(20649)
- 2012(19374)
- 2011(17617)
- 2010(17830)
- 2009(16778)
- 2008(16155)
- 2007(14818)
- 2006(13583)
- 2005(12365)
- 学科
- 济(89624)
- 经济(89547)
- 业(58968)
- 农(50768)
- 管理(49418)
- 企(35279)
- 企业(35279)
- 农业(34050)
- 中国(28936)
- 地方(27959)
- 方法(27554)
- 业经(24313)
- 数学(23998)
- 数学方法(23809)
- 财(18640)
- 技术(17956)
- 发(16911)
- 学(15893)
- 制(15759)
- 贸(14914)
- 贸易(14903)
- 地方经济(14823)
- 易(14383)
- 银(13782)
- 环境(13778)
- 银行(13762)
- 融(13679)
- 金融(13678)
- 行(13377)
- 发展(13285)
- 机构
- 学院(275150)
- 大学(266964)
- 济(118020)
- 经济(115597)
- 管理(103535)
- 研究(98747)
- 理学(87748)
- 理学院(86780)
- 管理学(85466)
- 管理学院(84943)
- 中国(76624)
- 农(62421)
- 科学(59245)
- 京(56898)
- 财(52026)
- 所(50121)
- 农业(47312)
- 中心(46594)
- 研究所(44903)
- 业大(44417)
- 江(44319)
- 财经(39781)
- 范(38063)
- 师范(37727)
- 经(35991)
- 州(35460)
- 北京(35440)
- 经济学(35282)
- 院(34706)
- 省(34143)
- 基金
- 项目(180280)
- 科学(142595)
- 研究(137829)
- 基金(128559)
- 家(111559)
- 国家(110535)
- 科学基金(94358)
- 社会(89610)
- 社会科(84587)
- 社会科学(84573)
- 省(73277)
- 基金项目(67702)
- 教育(60118)
- 划(59715)
- 编号(58662)
- 自然(56197)
- 自然科(54871)
- 自然科学(54862)
- 自然科学基金(53856)
- 资助(50250)
- 成果(47390)
- 发(46049)
- 重点(40548)
- 课题(39472)
- 部(39005)
- 创(38003)
- 国家社会(37644)
- 发展(37590)
- 展(37003)
- 创新(35637)
- 期刊
- 济(144573)
- 经济(144573)
- 研究(82804)
- 农(66673)
- 中国(65249)
- 农业(45212)
- 学报(41465)
- 科学(40037)
- 财(37316)
- 管理(34813)
- 大学(31673)
- 学学(29966)
- 教育(29831)
- 业经(29623)
- 融(29206)
- 金融(29206)
- 技术(26347)
- 经济研究(21410)
- 业(21401)
- 问题(19641)
- 财经(18661)
- 经(16159)
- 农业经济(15721)
- 农村(15657)
- 村(15657)
- 图书(15288)
- 技术经济(15177)
- 世界(15008)
- 版(14674)
- 资源(14065)
共检索到435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郑
将省域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据与CFPS数据相结合,考察了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提升了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低收入、年轻、女性、高技能和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增收效应更明显。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通过提高技能水平和增强互联网意识,促进农村劳动力增收。农村劳动力应提高技能水平和增强互联网意识,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弥合城乡信息鸿沟,同时,针对不同禀赋的农村劳动力制定差异化信息技术培训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王维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规模庞大的乡城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人口群体。本文将"流动"和"留守"置于全球新自由主义发展和农村商品化进程的背景之下,追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两大农村人口群体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本文认为,"流动"和"留守"两大人口群体的出现是社会整体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目标、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农村"流动"和"留守"群体共同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流动和留守人口问题的根本性化解,有赖于一个城乡协同、权利平等、和谐交融,且以"人"的福祉为终极关怀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留守人口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海平
农民分工分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文章以浙江为例,揭示浙江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结构不断变化促进了农民的分工分业,保证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出在现阶段推进农民分工分业要以新型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来拉动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以新型工业化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以农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来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安萍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从目前中国农民收入状态看,问题不在于城乡居民收入是否存在差距、差距有多大,而是农民收入结构是否合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改进思路等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非农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祁之杰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受阻、增收缓慢的原因分析。(一)农民素质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导致了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失衡。200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万人,其中3/4在农村;小学及以下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春荣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的乡城流动日益增多,二元户籍制度的消失将会加剧这种趋势。在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分割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该文从劳动者的流动趋势、人力资本水平、行业与职业选择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四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横向分割与纵向分割的变化趋势,认为体制性因素导致的横向分割已不是主因,纵向分割才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键。要想消除纵向分割,必须提高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乡城劳动者在职业之间自由流动,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劳动者就业培训的政策扶植力度,在产业结构规划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华
依据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特大城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鹏程 王光光
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本文提出了转变观念、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师资质量等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通行条件,增强他们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敏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视角分析了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强化"三个保障"、推进"四项建设"、实施"五个统筹"、把握"三个重点"、扩大"试点"规模、加快"四个转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 苏北地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数据,概括了各个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结构的变革,提升了农业技术和效率,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中国市场导向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和农村开始。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业创造了世界奇迹,然而,农民人均收入尤其是务农收入仍然很低,而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之势,加上农产品大量进口的现实威胁,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白书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中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因素越来越多,而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在农村内部流动缓慢;二是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成本高;三是流入城市的劳动力受到不应有的歧视。究其原因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二是户籍制度的约束和限制;三是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不健全;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为此,有关各方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消除这些农村劳动力流动中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具体对策包括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规范和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晖 田亮
本文将围绕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为农民收入实现增收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从而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意义与现实价值,它有利于更好的解决一直困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三农问题,也会推动城乡二元化结构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