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9)
2023(10848)
2022(9001)
2021(8612)
2020(6835)
2019(15923)
2018(15783)
2017(30213)
2016(16197)
2015(18251)
2014(18074)
2013(17706)
2012(15950)
2011(14316)
2010(14710)
2009(13647)
2008(13324)
2007(11936)
2006(10521)
2005(9230)
作者
(45180)
(38275)
(37917)
(35989)
(23850)
(18380)
(16941)
(14933)
(14347)
(13567)
(12935)
(12644)
(11906)
(11889)
(11801)
(11598)
(11088)
(11017)
(10841)
(10820)
(9365)
(9300)
(9300)
(8969)
(8686)
(8463)
(8327)
(8280)
(7794)
(7694)
学科
(73082)
经济(73011)
(50244)
(50085)
管理(38086)
农业(33500)
方法(30536)
(29559)
企业(29559)
数学(26868)
数学方法(26333)
业经(21828)
中国(19847)
(16916)
贸易(16910)
(16618)
(15683)
地方(14323)
(13625)
(13293)
农业经济(12742)
(12278)
(12005)
理论(11973)
(10890)
发展(10247)
(10227)
人口(10098)
技术(9975)
(9769)
机构
学院(233484)
大学(227769)
(100097)
经济(98199)
管理(90347)
理学(79148)
理学院(78365)
管理学(76736)
管理学院(76349)
研究(75849)
中国(58831)
(57206)
(46462)
科学(45715)
农业(43436)
(42694)
业大(40296)
(37596)
中心(36106)
(34627)
财经(34101)
研究所(34073)
经济学(31240)
(31204)
(29972)
师范(29703)
经济学院(28336)
北京(28187)
农业大学(27263)
(27139)
基金
项目(158596)
科学(126820)
研究(118537)
基金(116809)
(101206)
国家(100263)
科学基金(86956)
社会(77472)
社会科(73018)
社会科学(73000)
(63441)
基金项目(61253)
自然(54581)
教育(53708)
自然科(53398)
自然科学(53391)
自然科学基金(52431)
(51819)
编号(49063)
资助(46903)
成果(38683)
(35409)
(35375)
重点(35245)
(33541)
(33338)
课题(32964)
国家社会(32524)
创新(31160)
教育部(30466)
期刊
(113413)
经济(113413)
研究(65528)
(63456)
中国(47462)
农业(42883)
学报(35779)
科学(34957)
(30352)
大学(28683)
管理(28645)
学学(27472)
业经(25769)
教育(23513)
(22847)
金融(22847)
技术(20049)
(19677)
问题(16787)
财经(16254)
经济研究(16207)
农业经济(15107)
农村(14897)
(14897)
(14051)
(13786)
世界(12829)
统计(12065)
经济问题(11756)
技术经济(11735)
共检索到340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水映  李春香  
中国乡城流动人口"流而不退",传统的人口流动理论无法解释。文章在明晰农村人口退出内涵和必要性,分析农村人口退出与市民化、城市化等关系的基础上,从农村人口退出视角,加入制度因素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进行再修正。乡城流动人口的流动退出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短期内,流动人口个体流动决策的依据是预期净收入最大化;长期内,具有若干期流动经历的流动人口在进行家庭迁移退出决策时,决策依据应是包含制度净收益在内的家庭预期净收益最大化。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农地制度是影响农村人口退出的核心因素,未来农村人口的顺利退出要求农村土地实现更多的功能,特别是财产功能;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特别是退出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文韬  孙细明  
对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型进行修正 ,认为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是迁移的预期净收入 ,即托达罗模型中的预期收入中考虑工作目的地的生活费用之后的收入。工作目的地的生活费用是决定迁移者能否找到工作和是否留下来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 ,他们的迁移和工作生活决策基本上是有目的、有准备的理性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海涛  杨为燕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是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之一。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和托达罗模型提出的背景极为相似。应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认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喻言  
本文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从生活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就业概率、农村实际工资率以及非货币性收益和成本四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提出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江生  李录堂  张耀启  
本文作者在对2009届毕业生随机调查的基础上,抽取本科生信息组成研究样本,首先对样本进行就业流向McNemar检验和方差分析,然后建立log it回归模型对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流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生源毕业生乡-城迁移受到所学专业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受到家庭背景因素和个人特征因素的间接影响,特别是女性生源在就业迁移上具有明显优势,这与传统认识不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同贵  
文章认为常用的生育率指标在研究中国迁移流动人口生育水平时存在缺陷,而时期孩次递进比可以精确测量迁移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也可以有效消除在比较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生育水平时,因时期进度效应不同而导致的误差。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一推断。研究发现,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与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的二孩及三孩生育水平均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一孩、二孩生育均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三孩生育水平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人口的乡城流动与生育水平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同贵  
文章认为常用的生育率指标在研究中国迁移流动人口生育水平时存在缺陷,而时期孩次递进比可以精确测量迁移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也可以有效消除在比较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生育水平时,因时期进度效应不同而导致的误差。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一推断。研究发现,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与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的二孩及三孩生育水平均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一孩、二孩生育均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三孩生育水平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人口的乡城流动与生育水平降低之间有着因果影响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段亚伟  
引入企业和个人承担的社保费用,并基于扩展后的托达罗模型研究2002—2012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低统筹层次的社保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保统筹层次过低的现状会直接影响到各地区的就业概率,进而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带来人口过度集中于东部地区的现象,不利于区域均衡发展。为推动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应尽快提高社保统筹层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立金  
本文利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来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发现转移的结果是引起了城市失业率的提高,说明目前向城市转移这一途径的潜力有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传岩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同时在转移方向、转移速度和转移规模上符合中国国情,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必亮  
本文通过来自一个村庄的案例分析 ,说明了农民在当代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关系”这样的非正式制度而实施其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这项研究表明 ,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 ,像“关系”之类的传统因素往往能够起到作为功能性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由此引申出的政策含义要点在于 ,在目前处于社会大变革与大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应该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使两者密切配合、相互补充 ,共同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天琪,叶振东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迅速地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加剧,迅速汇集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同时,这一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也给他们自身的生育行为带来了重大影响。现实需要理论及实际部门探究这一崭新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生育效应。所论及的农村人口流动,是指不变更户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敏丽  来洪渝  
农民工流动引发当前流动人口条件下的农村教育供给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提供,不能解决农村中择校问题,以及农村教育承担比城市教育高的机会成本与高风险问题。本文认为教育供给的形式应该是流动性好的货币近似物,即教育供给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这能使教育资源产权得到充分鉴定。教育券的终身制与实名制设计保障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与接受教育时间,使教育资源通过竞争得到优化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