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9)
- 2023(5321)
- 2022(4434)
- 2021(3853)
- 2020(2899)
- 2019(6623)
- 2018(6490)
- 2017(12065)
- 2016(6476)
- 2015(7182)
- 2014(7289)
- 2013(7306)
- 2012(7286)
- 2011(6871)
- 2010(7113)
- 2009(6454)
- 2008(6344)
- 2007(5787)
- 2006(5454)
- 2005(5283)
- 学科
- 济(35967)
- 经济(35937)
- 业(16211)
- 地方(16058)
- 管理(15087)
- 中国(14128)
- 农(11191)
- 企(10576)
- 企业(10576)
- 业经(9445)
- 地方经济(9311)
- 发(8549)
- 农业(8024)
- 融(7446)
- 金融(7446)
- 银(7176)
- 银行(7168)
- 行(7109)
- 方法(6809)
- 发展(6364)
- 展(6345)
- 环境(6231)
- 贸(5987)
- 贸易(5977)
- 学(5751)
- 制(5735)
- 易(5670)
- 技术(5602)
- 数学(5447)
- 数学方法(5407)
- 机构
- 学院(96181)
- 大学(92651)
- 济(41421)
- 经济(40488)
- 研究(39809)
- 管理(32732)
- 中国(30720)
- 理学(26451)
- 理学院(26062)
- 管理学(25681)
- 管理学院(25492)
- 科学(23673)
- 京(21628)
- 所(20952)
- 研究所(18639)
- 财(18559)
- 农(17670)
- 中心(17516)
- 江(16535)
- 范(15243)
- 师范(15097)
- 北京(14548)
- 院(14349)
- 州(13836)
- 财经(13538)
- 省(13529)
- 农业(13414)
- 业大(12850)
- 科学院(12365)
- 发(12247)
- 基金
- 项目(57149)
- 研究(44780)
- 科学(44681)
- 基金(38377)
- 家(33064)
- 国家(32699)
- 社会(28002)
- 科学基金(27360)
- 社会科(26541)
- 社会科学(26538)
- 省(24363)
- 划(19856)
- 发(19815)
- 基金项目(19804)
- 教育(19506)
- 编号(18846)
- 发展(16358)
- 展(16047)
- 成果(15763)
- 自然(15485)
- 资助(15353)
- 自然科(15078)
- 自然科学(15076)
- 自然科学基金(14773)
- 课题(14437)
- 重点(13306)
- 创(12069)
- 年(11771)
- 部(11698)
- 创新(11289)
共检索到168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文章强调,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把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而超大规模经济体可以也必须内部可循环。事实充分证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我们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
关键词:
发展格局 未来发展 习近平 主动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当今神州大地,一场影响深远的伟大变革,正在加速推进,这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转型,为今后发展寻求更持久动力。敏锐感知经济社会变革,主动谋求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也势在必行,行必有果。这关系高等教育能否切实化解两个"不适应",赢得未来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柳泽民 邬蕾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实践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和所提出的问题,构成了创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依据和现实基础。创新发展是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破解传统发展红利消失后所遇到发展困局的根本出路,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举措。马克思的两层次劳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内在地揭示了创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创新发展核心在于提升自然界的自然力利用水平和促进社会自然力的生成,根本办法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基础工程是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发展必须实现中国经济从"追赶型"发展向"引领型"发展的根本转变,从以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实现"后发优势"向以自主创新形成"先发优势"的根本转变,抢占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两层次劳动 先发优势 自然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增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始终,强化创新驱动战略,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实践路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金梦迪 段雨晨 李彬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扩大内需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扩大内需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近期学术热点和各界关切。因此,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扩大内需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博 李明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这集中体现为:以深化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为逻辑导向的理论创新价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导向价值;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目标建构价值;为助力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引擎的世界引领价值。面对逆全球化浪潮兴起、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的两难局面,这一思想体系的出场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同时为全球经济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具有破除国内发展束缚与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的双重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秉恒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转换,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深入研判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客观把握经济转型的时代要求,准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使经济发展特征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工作者,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推动资本市场在新常态下更好的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新常态经济运行的一般特征,研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雪云
自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新发展阶段之"时",度国内外环境之"势"做出的战略抉择,它的提出既具有现实层面的必要性又具有理论层面的科学性;准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核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党为"舵",以企业为"桨",以乡村为"指南",形成构建主体的耦合机制融入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远景。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内核要求 构建主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田潇潇
本文分析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思路的形成过程,评述了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内涵、政策取向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的选择问题。本文认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条件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需要调整和拓展,主要思路是:以国内大市场为主要导向重构制造业产业链,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区域布局促进制造业整体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国际循环水平。调整拓展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依据是:体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要求,反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特点,有利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带动制造业中高速增长。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制造业 转型升级 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薇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全局性部署,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透过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从经济运行可靠性、要素市场支撑性、统一大市场培育、贸易往来、投资往来、技术交流、国际科研七个方面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并开展动态因子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各省份在新发展格局中的表现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不同地区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排序随着时间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影响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因素分为市场整合与营商环境、科研合作与观念开放、经济活力与信息融通、公共服务与要素流动等四大类。因此,建议加快整合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建立新发展格局的动态监测系统,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临国际环境变化新形势、国内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需要创新管理工具,长短结合、远近相济,服务好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宏大任务。短期而言,重点是优化财政政策,实施跨周期管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期而言,要与"十四五"规划结合,加强中期预算管理,强化预算资源与建设项目之间的联系,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支持。长期而言,可引入十五年期的财政规划框架管理,平衡好需要与能力的关系,切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行动指南。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精准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统筹保障国家重大战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建平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精准把脉定向,对山东工作提出了"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山东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烟台市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是面向日韩和东北亚、连通欧美的重要"桥头堡",处于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位置,区位优越、责任重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
习近平 发展格局 攻坚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