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8)
- 2023(12493)
- 2022(10603)
- 2021(9657)
- 2020(8005)
- 2019(18508)
- 2018(18110)
- 2017(34303)
- 2016(18727)
- 2015(21352)
- 2014(21845)
- 2013(21657)
- 2012(20886)
- 2011(19042)
- 2010(19862)
- 2009(18687)
- 2008(18167)
- 2007(16790)
- 2006(14870)
- 2005(13945)
- 学科
- 济(84838)
- 经济(84755)
- 业(51025)
- 管理(50517)
- 企(39484)
- 企业(39484)
- 方法(31243)
- 中国(31026)
- 融(27936)
- 金融(27934)
- 数学(27023)
- 数学方法(26782)
- 银(26623)
- 银行(26593)
- 行(25768)
- 地方(25170)
- 农(24909)
- 财(21693)
- 业经(19414)
- 制(18950)
- 农业(17197)
- 学(16557)
- 贸(15805)
- 贸易(15789)
- 易(15236)
- 务(13771)
- 财务(13729)
- 财务管理(13686)
- 理论(13556)
- 企业财务(12998)
- 机构
- 学院(273929)
- 大学(270154)
- 济(114379)
- 经济(111643)
- 研究(97360)
- 管理(97281)
- 理学(81034)
- 中国(80873)
- 理学院(80030)
- 管理学(78653)
- 管理学院(78133)
- 京(58992)
- 科学(58659)
- 财(55239)
- 所(50996)
- 农(48995)
- 中心(46741)
- 研究所(45525)
- 江(45045)
- 财经(42325)
- 业大(39174)
- 北京(38301)
- 农业(38134)
- 经(38041)
- 范(37579)
- 师范(37183)
- 州(36895)
- 经济学(35686)
- 院(34447)
- 经济学院(32230)
- 基金
- 项目(167023)
- 科学(128874)
- 研究(126223)
- 基金(115974)
- 家(99947)
- 国家(98967)
- 科学基金(83191)
- 社会(77423)
- 社会科(73272)
- 社会科学(73249)
- 省(68048)
- 基金项目(60797)
- 教育(58009)
- 划(56115)
- 编号(53842)
- 自然(51028)
- 自然科(49763)
- 自然科学(49749)
- 自然科学基金(48840)
- 资助(48299)
- 成果(44951)
- 发(42005)
- 课题(38405)
- 重点(38181)
- 部(36160)
- 创(34809)
- 发展(34054)
- 展(33482)
- 性(32750)
- 创新(32545)
共检索到442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靳永茂
习近平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蕴含深刻的金融发展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关键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哲学遵循。透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域,从渊源层面探究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传承性、扬弃性、延续性,从本质论视角明晰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唯物性、辩证性、底线性、人民性,从认识论层面厘清习近平金融发展观实践指向中的能动性、统一性、整体性、互促性,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金融发展观时代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在丰富马克思金融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同时,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为世界金融发展及风险应对提供中国思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裴长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最新成果。首先,它揭示了金融作为国家经济主权和国家经济职能的本质,发行货币和创造国家信用是国家经济主权的表现,支撑公共信用、分配社会财富、充当公共产品生产和调节社会劳动的工具等是其重要经济职能。其次,金融来源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和天职。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运行的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其运行要遵循人民福祉和价值增值统一的规律;要有助于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需求。深化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应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治理体系和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还是发展,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方面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志高
本文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金融和谐”这一话题,从“和谐”的传统哲学意义入手,对金融和谐的作用意义、理论探索、基础条件进行了简要论述,指出要在经济社会的大框架下来考虑和解决金融问题,要促进各金融单位元素的功能到位与功能互补,要以求实开放的态度注重保护和引导金融的内生成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和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芸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国民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自身发展的理论指南。从科学发展观视角运筹新时期我国成人素质教育契合了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趋势,必将开拓出成人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 德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甘晖 罗云 李兴业 范军伟
我国的学位授权审核机制经过近30年10次学位授权审核的改革和发展,一方面,学位授权审核机制不断完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特别是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初步建成了以高等学校为主体、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学位授权体系,基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沛珈
当前,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研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系统性地提出一系列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论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风险防范思想。为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思想文章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对习近平金融风险防范思想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认为习近平金融风险防范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对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应对世界各种风险挑战和危机冲击均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 风险防范 马克思主义 创新与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小平
本文认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中国金融业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改革、开放、发展 ,至今已经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社会进步的需要 ,初步适应了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要求 ,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取得了丰硕成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邓小平理论 ,特别是在邓小平金融理论的具体指导下发生的。邓小平在建国后首次正确地确定了金融的地位、性质、功能 ,为改革开放赋予金融以活力 ,在改革开放的全局中把金融摆到了重要位置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新典
消费观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侈糜的消费观,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就是要引导人们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促进社会成员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从而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卫军
"绿色发展"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习近平绿色发展观具有多重维度的价值考量:绿色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绿色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特质;习近平绿色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体现;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理性自觉;政治经济学的习近平范式;绿色价值观和新的生态经济伦理。总之,习近平绿色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前和今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关键词:
习近平 绿色发展观 价值考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海霞 胡晓燕
习近平绿色发展观在全球生态问题突显、我国存在比较严峻的生态问题背景下孕育而生。习近平绿色发展观拥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具体表现为强调唯物主义自然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整体性的原则,把绿色发展作为系统工程;强调唯物的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矛盾的分析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辩证统一;强调生产力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强调唯物史观的群众观,明确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关键词:
绿色发展观 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协奎 樊光义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住房领域表现尤为突出。新时代需要新思路,新阶段呼唤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是对新时代住房发展观最具权威的总结和最深刻的诠释,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的根本性指导思想。通过深入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住房发展观产生形成的思想渊源、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总结凝练出了新时代住房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并加以诠释,进而提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住房发展观的战略重点和政策要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凌永辉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篇富含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议题的大文章,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开放发展观。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属性,系统阐述新发展格局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开放发展观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开放发展新理念、重要经济学维度以及重大意义。研究表明:构建新发展格局同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再生产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以及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理论一脉相承,因而具有深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同时它又有着区别于过去发展阶段中旧开放发展观的新理念,包括制度型开放、国内市场规模优势、高水平自立自强、包容性经济全球化、统筹发展与安全。新发展格局下的高水平开放发展,要从层次、领域、范围、空间和次序五个重要维度进行拓展和协同推进。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开放发展观,对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鹿冰华 高君
针对农民发展现状与现代化建设要求不适应、农民发展与其他社会群体发展不同步、农民群体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农民发展环境和机会不平等、农民发展主体意识不强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要从消除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约束,提供给农民平等的发展权利、环境和机会,以及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主体性方面,解决农民发展问题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办好高等金融教育的关键,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充分重视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花大力气抓好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关键靠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骨干。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人才强校的观念,充分认识学术骨干人才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学科 科学发展观 学术骨干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