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4)
- 2023(15160)
- 2022(12518)
- 2021(11269)
- 2020(9167)
- 2019(20637)
- 2018(20232)
- 2017(37844)
- 2016(20288)
- 2015(22731)
- 2014(22789)
- 2013(22518)
- 2012(21152)
- 2011(19236)
- 2010(19970)
- 2009(19024)
- 2008(18973)
- 2007(17461)
- 2006(16019)
- 2005(15307)
- 学科
- 济(109730)
- 经济(109588)
- 业(85316)
- 管理(78055)
- 企(76774)
- 企业(76774)
- 方法(34453)
- 业经(32864)
- 财(30805)
- 农(29608)
- 中国(29224)
- 地方(26935)
- 数学(25500)
- 数学方法(25352)
- 制(23778)
- 农业(21387)
- 务(21383)
- 财务(21351)
- 财务管理(21320)
- 企业财务(20257)
- 技术(19063)
- 体(18019)
- 和(17785)
- 策(16888)
- 理论(16842)
- 划(16450)
- 银(16429)
- 银行(16415)
- 融(16376)
- 金融(16374)
- 机构
- 学院(305411)
- 大学(300459)
- 济(139068)
- 经济(136401)
- 管理(117350)
- 研究(105889)
- 理学(98411)
- 理学院(97386)
- 管理学(96310)
- 管理学院(95719)
- 中国(84374)
- 财(67955)
- 京(64038)
- 科学(58292)
- 所(52779)
- 财经(51844)
- 江(49854)
- 中心(47310)
- 经(46682)
- 研究所(46393)
- 农(46013)
- 经济学(42810)
- 北京(41304)
- 州(38995)
- 范(38429)
- 师范(38134)
- 经济学院(38053)
- 业大(37947)
- 院(37923)
- 财经大学(37726)
- 基金
- 项目(183828)
- 科学(147070)
- 研究(142004)
- 基金(132771)
- 家(112410)
- 国家(111288)
- 科学基金(97468)
- 社会(93950)
- 社会科(89094)
- 社会科学(89074)
- 省(73105)
- 基金项目(69212)
- 教育(64165)
- 划(58958)
- 自然(58179)
- 编号(57146)
- 自然科(56785)
- 自然科学(56772)
- 自然科学基金(55828)
- 资助(53295)
- 成果(47599)
- 发(44807)
- 重点(41334)
- 创(41083)
- 部(41003)
- 课题(40670)
- 制(39924)
- 国家社会(38937)
- 业(38001)
- 创新(37573)
- 期刊
- 济(177078)
- 经济(177078)
- 研究(102785)
- 中国(70131)
- 财(56782)
- 管理(52460)
- 农(45305)
- 科学(38997)
- 学报(37708)
- 教育(34780)
- 融(33979)
- 金融(33979)
- 大学(30846)
- 农业(30639)
- 技术(29414)
- 业经(29056)
- 学学(28949)
- 经济研究(27881)
- 财经(27794)
- 经(24148)
- 问题(22123)
- 技术经济(18492)
- 业(17732)
- 贸(17142)
- 世界(17046)
- 现代(15806)
- 国际(15346)
- 商业(15299)
- 经济管理(15211)
- 财会(14189)
共检索到500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美虎 黄云平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把制造业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战略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加快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智君 陈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中国经济做出重大战略判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其发展路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当前中国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层面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为原则,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对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从而形成系统的、重要的理论结晶,进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习近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政策价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朝迅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制造业是制造强国的重要内容、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撑海洋强国的重要力量。应坚持战略引领、企业主体、分类施策、国际化发展,增强链式思维、强化创新引领、推动陆海统筹、促进要素汇聚、加速绿色智能,加快打造世界级海洋船舶制造业集群、提升海工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能力、加大海洋新材料产品开发、推动海洋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深度应用、提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创新能力,使我国海洋制造业总量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程度加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更加突出、国际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大卫 张向前
新时代背景下制造业担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在推动制造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华侨华人在引资、引智和发挥桥梁作用等领域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发现华侨华人参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华侨华人的经济活动存在风险、信息交流平台不健全和华商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待改善等,得出华侨华人可以在投资、知识资本输送、文化交融等方面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的结论,提出推行华裔卡、变革华商企业制度、构建新型交流机制、聚集华侨华人创新,以及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和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来深化产业合作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小甜 文宗瑜
文章基于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值,并计算两者耦合度,分别检验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耦合度均有助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采用更换变量、缩减样本以及工具变量法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人均创利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不存在财务困境的企业及新产品开发经费较高的省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小甜 文宗瑜
文章基于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值,并计算两者耦合度,分别检验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耦合度均有助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采用更换变量、缩减样本以及工具变量法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人均创利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不存在财务困境的企业及新产品开发经费较高的省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麦力开·色力木 常雅琳 吾买尔江·艾山
文章基于空间相关性,采用2007—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误差模型,考察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分析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在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下,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对于经济情况不同的地区和技术含量不同的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作用存在差异;此外,利用门槛效应模型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王梅娟
数字经济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企业家精神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二者都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动能。将企业家精神纳入产业发展分析框架,从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三个维度,探讨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和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数字经济、企业家精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改善技术效率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现阶段企业家创业精神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低生产率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提升作用更大,数字经济的普惠性特征开始显现。由收敛模型检验可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收敛性客观存在,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其区域收敛的“加速器”。数字经济时代,更需要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家精神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春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开展一系列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分析广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针对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以及掌握经济工作重要方法论等方面阐述了广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令 王亚飞 伍政兴
文章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借助SPSSAU软件和Stata 17.0软件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直接正向影响,通过产业升级、人力资本等产生间接影响。同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并受到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影响。当门槛变量低于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当门槛变量超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就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远飞 刘杰
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已成为促进中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基于“投入—过程—产出”逻辑,本文从要素投入等八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运用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存在中介效应,尤其是对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更强。研究结论对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定与调整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鑫鑫 惠宁
基于2006~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全面探讨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线性效应、非线性效应和约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动态影响,两者之间呈现正向边际效率递增规律,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考察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会受到对外开放、产业结构、R&D投入和环境规制因素的约束。因此,应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采取差异化策略加强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同时应关注外部环境对数字经济溢出效应的约束。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约束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贤宇 贾珍珍 王艺筱 彭芳 戴永务
梳理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出台的一系列巩固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把握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提供理论源泉与实践基础的政策举措,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的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满足人民绿色诉求;坚持产业绿色发展,助推林业生态惠民;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打通“两山”的转化路径,推动林业产业强链扩群;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实施“林业走出去”战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搭建林业科技服务平台,用科技创新撬动林业生产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小花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搭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互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发展以及数字金融等数字经济指标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Granger原因,“双循环”指标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Granger原因;数字金融水平以及数字产业化指数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影响,其中数字金融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数字基础设施在短期内会有负向影响,但在长期仍呈现正向趋势;“双循环”、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波动偏离均衡时,会以0.0931、1.7088、2.4447和1.1521的修正力度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小花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搭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互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发展以及数字金融等数字经济指标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Granger原因,“双循环”指标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Granger原因;数字金融水平以及数字产业化指数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影响,其中数字金融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数字基础设施在短期内会有负向影响,但在长期仍呈现正向趋势;“双循环”、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波动偏离均衡时,会以0.0931、1.7088、2.4447和1.1521的修正力度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