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8)
2023(7588)
2022(6072)
2021(5340)
2020(4173)
2019(9338)
2018(8860)
2017(16709)
2016(8719)
2015(9886)
2014(9869)
2013(9749)
2012(9492)
2011(9084)
2010(9313)
2009(9004)
2008(8786)
2007(7985)
2006(7524)
2005(7099)
作者
(28573)
(23981)
(23950)
(22806)
(15439)
(11350)
(10697)
(9360)
(9306)
(8655)
(8501)
(7998)
(7889)
(7754)
(7750)
(7508)
(7127)
(7030)
(6960)
(6565)
(6120)
(5983)
(5958)
(5795)
(5539)
(5322)
(5251)
(4997)
(4940)
(4731)
学科
(63571)
经济(63520)
管理(25659)
(20780)
方法(19340)
(18256)
企业(18256)
数学(15858)
数学方法(15730)
地方(15727)
(14057)
中国(12947)
地方经济(12009)
业经(11993)
(9553)
(9534)
理论(8848)
(7969)
(7959)
环境(7724)
经济学(7686)
(7402)
金融(7402)
(6966)
(6915)
农业(6785)
教育(6759)
产业(6542)
(6449)
银行(6427)
机构
大学(147298)
学院(144742)
(69847)
经济(68576)
研究(56530)
管理(49539)
理学(42199)
理学院(41686)
中国(41058)
管理学(40983)
管理学院(40725)
科学(33133)
(31186)
(30596)
(29256)
研究所(26476)
财经(24139)
经济学(23618)
中心(23312)
(23206)
(22410)
(21806)
经济学院(20740)
(20193)
北京(20029)
(19728)
师范(19487)
业大(19420)
农业(18215)
财经大学(17839)
基金
项目(89544)
科学(70428)
基金(65660)
研究(64480)
(58101)
国家(57604)
科学基金(48212)
社会(43862)
社会科(41405)
社会科学(41392)
(33874)
基金项目(33004)
教育(29404)
自然(29394)
(28821)
自然科(28649)
自然科学(28637)
自然科学基金(28159)
资助(27161)
编号(24135)
重点(21072)
(20836)
成果(20669)
(20009)
国家社会(18972)
(18101)
课题(18073)
教育部(17345)
发展(16971)
创新(16906)
期刊
(87356)
经济(87356)
研究(50214)
中国(28836)
学报(24699)
(23996)
科学(22350)
管理(21452)
(21145)
大学(18789)
学学(17881)
经济研究(15566)
教育(15505)
财经(14177)
农业(14147)
(12502)
(12484)
金融(12484)
技术(12220)
业经(10992)
问题(10983)
技术经济(8781)
(8243)
世界(8230)
国际(7360)
统计(7328)
(7205)
经济问题(6915)
(6857)
商业(6761)
共检索到230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建宁  
党的二十大重申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经济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引擎。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以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理论依循、现实逻辑、价值意向是理解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思维方法,三者的有机统一为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提供了清晰的逻辑理路,明确了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必须立足新时代的两重独特现实、实现“第二次结合”、彰显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价值情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  肖玉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导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孕育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伟大理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严密完备的系统逻辑体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正是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任务、小康社会的实践基础、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共同富裕的实践旨归与造福世界的实践使命的统一,是回答历史之问、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与世界之问的科学理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在于既继承创新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突破与超越,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历史逻辑是源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脉络与借鉴中华文明乃至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统一,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定鑫  戴丽  
从经济学话语形式看,"习近平经济思想"属于学术界对党中央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概念的学术性称呼,她本身存在三个逻辑层面。其中,"前提层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批判性审视与宏观预判,表明习近平经济思想赖以创立的实践条件或认识论前提;"目标层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目的的揭明,解决了当代中国经济学"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层面的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取向与人民对生产品(消费品)的新层次;"实践操作层面"属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生产方式或直接行动举措,突出了当代中国经济学"怎样生产"层面问题之重要性。对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上述逻辑层面的分析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果的学理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品越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21世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为总纲、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新时代经济建设的主要矛盾为主线,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总论。这一总论在通过经济建设实践的各个层面展开,而形成各个层面的经济思想:通过生产关系系统层面形成了经济制度体系与经济政策体系的经济思想,在生产力系统层面形成了新发展格局与新发展战略的经济思想,在经济环境层面形成了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安全的思想,而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上形成了世界经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最后,作为这些思想的总体最终目标,形成了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脱贫攻坚和建成小康社会是其实践结晶。由此构成了全面而严密的21世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艳  王琳  严金强  
文章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系统性逻辑架构,并挖掘其中蕴含的学理内涵。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依次从逻辑体系、基本理论、绿色发展理论和开放发展理论四个层次,对习近平经济思想展开阐述。其中,逻辑体系刻画和勾勒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抽象层面,是决定习近平经济思想其他重要内容的内核所在;基本理论沿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过程,阐述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思想,是分析习近平经济思想其他具体内容的核心框架;绿色发展理论和开放发展理论则是逻辑体系和基本理论在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这两个重要方面的具体展开,分别阐释习近平对经济与生态之间关系、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关系的思想内涵。在此逻辑架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体系化梳理和学理化解析,一方面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逻辑的线索,探究习近平各层次经济思想的科学意蕴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拓展,另一方面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逻辑的线索,注重挖掘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中国内涵和实践意义,两条线索相互融合,共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和时代价值。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可   吕林倥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是其基本立场、价值归宿和实践路径的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情怀,生发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两个大局”,面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致力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坚持立足本国,胸怀天下,深刻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维护人类利益的文化正义观、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文化价值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文化责任观。坚持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世界文化格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跃辉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文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和逻辑框架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提出了该思想的"四元框架",即形成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经济政策体系,形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形成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方法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抓好我国经济工作的关键就在于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晓倩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视角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如何保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本文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维度阐释了新发展阶段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指导原则、路径选择、制度基础三个方面回答了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包括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阐明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保障生产力发展的正确方向、保障生产关系始终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王泽润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创新在相关制度变革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其演进轨迹可分为由"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同等待遇论"、"同等地位论"构成的五个递进阶段;其历史逻辑可概括为一个"发展需求——理论突破——法律与政策支持——成长壮大——新的发展需求——新的理论突破——新的法律与政策支持"理论与实践相互驱动、循环往复、向前迭代的过程;其理论逻辑可概括为:遵循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并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显示出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双轨制特征和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辩证统一,演进于所有制结构改革与市场机制培育的统一过程之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惠波  张凯  
全面准确地分析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和重大意义,需要从其基本内涵出发,对其学理逻辑和实践进路进行深入分析。学理逻辑包括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逻辑起点,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主线以及由发展理念、制度创新、发展思路、工作方法构成的逻辑框架;实践进路是理论指导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是由领导主体、发展依据、实践指向等构成的实践场景。文章明晰学理逻辑,发现实践进路,以期在未来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不断完善这一思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仁泉  邓小宝  
价值规律理论是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内在基本经济规律内容所作的机制描述和理论论述,它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论述了市场竞争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产生生产性浪费和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的消极作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会导致社会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灭亡。所以,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发挥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还要认识和抑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艳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基于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围绕绿色经济转型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和新论断,深刻回答了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在承袭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生态经济理念、深化中国共产党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意义深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习近平关于生态经济的重要论述,对于正确认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历史与思想、理论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时代提出的发展命题出发,到提出破解这一命题的新发展理念及相关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再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实现"五位一体"的基本方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怎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创造怎样的宏观经济环境,到为此需要怎样的制度和秩序创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后回答为什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最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以上内容形成了严整科学的逻辑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为历史基石,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实践探索为历史经验而逐步发展成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和马克思共产主义生态图景的实践观,并在实践中以这三个理论为逻辑基点,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发展。笔者从加快顶层设计、倡导全民参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国际合作步伐四个方面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逻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秀云  赵勐  平新乔  
文章以互联网改变传统经济活动的实践进展脉络为逻辑主线,研究互联网创造经济价值的内在机理,指出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互联网主要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自身价值创造、创新市场组织、改变市场主体行为、重塑生产方式和价值网络四个方面,融入实体经济,形成经济网络,最终创造出经济价值。文章认为,为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还需深入研究"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引导互联网更全面地从虚拟走向现实,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并解决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