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9)
- 2023(3883)
- 2022(3224)
- 2021(3116)
- 2020(2653)
- 2019(5929)
- 2018(5760)
- 2017(10338)
- 2016(5856)
- 2015(6499)
- 2014(6391)
- 2013(6247)
- 2012(5949)
- 2011(5451)
- 2010(5772)
- 2009(5458)
- 2008(5544)
- 2007(4854)
- 2006(4594)
- 2005(4427)
- 学科
- 济(23069)
- 经济(23009)
- 管理(18205)
- 业(12612)
- 企(9782)
- 企业(9782)
- 学(8024)
- 环境(7994)
- 农(7777)
- 方法(7426)
- 中国(6801)
- 制(6708)
- 数学(5923)
- 数学方法(5801)
- 生态(5586)
- 财(5472)
- 地方(5193)
- 农业(5090)
- 划(5076)
- 业经(4966)
- 体(4620)
- 融(4491)
- 金融(4491)
- 和(4482)
- 银(4263)
- 银行(4254)
- 理论(4226)
- 行(4155)
- 资源(4022)
- 体制(3772)
- 机构
- 大学(86449)
- 学院(84259)
- 济(33870)
- 研究(33400)
- 经济(33119)
- 管理(29105)
- 中国(24544)
- 理学(24472)
- 理学院(24108)
- 管理学(23629)
- 管理学院(23452)
- 科学(20672)
- 京(18943)
- 财(17585)
- 所(17252)
- 农(15788)
- 研究所(15540)
- 中心(14787)
- 江(13398)
- 业大(13234)
- 财经(13197)
- 范(13094)
- 师范(12991)
- 北京(12399)
- 院(12169)
- 经(11987)
- 农业(11932)
- 省(10948)
- 经济学(10871)
- 师范大学(10704)
- 基金
- 项目(56548)
- 科学(44162)
- 研究(41340)
- 基金(41073)
- 家(36843)
- 国家(36543)
- 科学基金(30189)
- 社会(26940)
- 社会科(25283)
- 社会科学(25277)
- 基金项目(21597)
- 省(21538)
- 自然(18764)
- 划(18723)
- 教育(18398)
- 自然科(18185)
- 自然科学(18180)
- 自然科学基金(17827)
- 资助(16208)
- 编号(15703)
- 成果(13672)
- 重点(13500)
- 部(12566)
- 发(12278)
- 制(11659)
- 课题(11535)
- 国家社会(11512)
- 创(11185)
- 教育部(10601)
- 科研(10559)
共检索到135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会钧 许名健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污染和环境恶化,习近平科学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思想。习近平生态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上产生,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文明观、生态经济观、生态安全观、生态民生观四个基本维度。习近平的生态观不仅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也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及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守蓉 程显雅 陈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意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意蕴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政治力量、政治诉求和政治思维四个维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高政治力量,国家生态安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政治诉求,底线思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突出政治思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守蓉 程显雅 陈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意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意蕴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政治力量、政治诉求和政治思维四个维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高政治力量,国家生态安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政治诉求,底线思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突出政治思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香 汪忠华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同志阐明了生态价值观,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深刻剖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这些思想需要从理念维度上来理解和解读。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了生态文明的五大体系建设,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这些思想需要从目标和策略维度上来理解和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念、目标和策略三个维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可以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体系,提升生态文明行动自觉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家庆 瞿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需要随着实践的向前推进而不断深化认识的重大命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维度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刻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赢得高度认同基础上越走越宽广,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在回应重大时代课题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牵引下走向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坚定自信中走向繁荣兴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霞
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习近平同志相继提出了一些生态治理方面的新概念,例如:生态兴盛了文明也就会兴旺,山河、湖泊、林海、梯田等组成自然界生命共同体,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下,就相当于拥有了无价之宝等。其新理念拥有很深的科学理论基础,给当今国家生态治理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治理新理念 科学意蕴 生态文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程炜杰 姜丽丽
跨境电商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形成了以其为核心涵盖交易服务、技术信息、政府管理、基础设施等为特征的跨境电商生态圈。当前,我国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发展还面临服务支撑不到位、数据管理不规范、法规制度不健全等瓶颈,应当从优化跨境电商交易服务、促进新技术应用、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争取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着手,予以完善并加紧推进跨境电商生态圈建设。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生态圈 产业升级 互联网+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圣钧
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保持8%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而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基于以下四个维度因素的分析。一、中央政府政策目标、措施明确,地方政府态度积极、主动中国有别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政府主导能力要强得多,作用也比较显著。而且从历史的经验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瑞卿
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大学应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精神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相关技能。大学通过向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来实现高等教育的价值以及大学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创新改进,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更好地进行人才的培养。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并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育基本逻辑 教师 学生 教学改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荣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新时代的继续前进,其形成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鲜活的理论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发展、传播与运用的角度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价值可归为三个方面: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运用到审视和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中,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二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生态思想与时代主题、人民需要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时代化;三是用通俗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解读,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大众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光选 戴子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之问、“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世界之问、“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人民之问以及“何以区别西方生态文明观”的中国之问。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关系梳理,得出这一思想蕴含的三重逻辑在于文明历史观与科学自然观全面性整合的底层逻辑、绿色发展观与中国治理观聚焦性整合的行动逻辑、民生普惠观与合作共赢观持续性整合的使命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社会主体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使命方向和实践路径,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光选 戴子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之问、“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世界之问、“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人民之问以及“何以区别西方生态文明观”的中国之问。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关系梳理,得出这一思想蕴含的三重逻辑在于文明历史观与科学自然观全面性整合的底层逻辑、绿色发展观与中国治理观聚焦性整合的行动逻辑、民生普惠观与合作共赢观持续性整合的使命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社会主体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使命方向和实践路径,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包庆德 陈艺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家治理历程的反思总结,形成体现系统思维、可持续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原则,以及由指导性制度、约束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架构,并从文明发展和国家治理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贯彻转化为实质性政治纲领和制度安排,强调发挥制度刚性的约束力,通过严格完备制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以此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纲领和硬措施。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风华 李江帆
本文从调整幅度、调整合理性、调整方向和调整路径四个维度,构建了服务业结构变动幅度指数、服务业结构合理化指数、服务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和服务业结构相似度指数,用以测度1999—2012年我国服务业结构调整。研究发现,我国1999—2012年的服务业结构变动幅度及其区域差异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服务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下降后呈相对稳定趋势,服务业结构趋于合理;服务业结构侧重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东部服务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高于中西部;服务业结构调整路径与先进经济体极为相似。最后,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胜才
提升思维能力,从宏观、微观、纵向和横向四个维度去辨方位。加快民族院校发展"四两拨千斤"的战略支点还是在于抢抓战略机遇。以战略管理为牵引,全力破解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难等制约因素。常言说得好:识时者智,谋局者胜,顺势者赢。参照系、坐标区和定位点只有在大势、全局和机遇中去寻找,才能找得到、选得准、定得住。在新的形势下,民族院校要实现新的跨越,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