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8)
2023(18065)
2022(15768)
2021(14840)
2020(12360)
2019(28712)
2018(29059)
2017(54952)
2016(30601)
2015(34945)
2014(35864)
2013(35229)
2012(33055)
2011(29976)
2010(30538)
2009(28011)
2008(27854)
2007(25224)
2006(22072)
2005(19900)
作者
(92240)
(76621)
(76409)
(72615)
(48754)
(36902)
(34923)
(30244)
(29188)
(27847)
(26173)
(26001)
(24669)
(24393)
(23819)
(23679)
(23418)
(22703)
(22070)
(21954)
(19250)
(19247)
(18669)
(17499)
(17496)
(17200)
(17196)
(17035)
(15750)
(15480)
学科
(124738)
经济(124597)
管理(85242)
(79860)
(64255)
企业(64255)
方法(53241)
数学(45513)
数学方法(45000)
(35866)
中国(35837)
(30552)
地方(30533)
(29748)
业经(27712)
(24285)
农业(23850)
(22458)
贸易(22442)
理论(22065)
(21657)
环境(21160)
(20814)
银行(20744)
(20657)
(19842)
(19738)
金融(19729)
技术(18723)
(18604)
机构
学院(440086)
大学(439043)
(169273)
管理(166000)
经济(165122)
研究(152503)
理学(141407)
理学院(139689)
管理学(137105)
管理学院(136317)
中国(114646)
科学(98128)
(96361)
(80023)
(79514)
(79314)
研究所(72494)
中心(69520)
(69166)
业大(68624)
农业(62261)
财经(62000)
北京(61752)
(61408)
师范(60750)
(55919)
(55896)
(55183)
技术(50595)
经济学(49502)
基金
项目(288880)
科学(222827)
研究(211782)
基金(202822)
(177357)
国家(175751)
科学基金(147968)
社会(127780)
社会科(120626)
社会科学(120590)
(116005)
基金项目(107871)
教育(98352)
(97240)
自然(96338)
自然科(93923)
自然科学(93897)
自然科学基金(92154)
编号(89472)
资助(84232)
成果(74169)
重点(65177)
(64453)
课题(63076)
(62411)
(58983)
创新(55011)
科研(54976)
项目编号(53851)
大学(53321)
期刊
(196970)
经济(196970)
研究(131079)
中国(93669)
学报(74453)
(72929)
科学(65944)
(61578)
管理(60156)
教育(58155)
大学(54666)
学学(50991)
农业(49765)
技术(40293)
(39677)
金融(39677)
业经(33857)
经济研究(30078)
财经(29652)
(26116)
图书(26027)
问题(25756)
(25275)
(21885)
技术经济(21435)
科技(21237)
理论(21025)
商业(20288)
资源(20051)
现代(19532)
共检索到669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芹   李玉凤  
从话语体系维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学界研究热点。以关键词演进为标志,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积淀、快速发展与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话语体系基本要素研究方面,呈现出基础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与新论断研究的协同推进;在话语体系构建逻辑研究方面,展现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以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逻辑的相契合;在话语体系主要特征研究方面,表现为话语生成上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话语内涵上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话语表达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话语视野上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话语体系维度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全面整体性、逻辑贯通性及大众传播性,相关研究尚需进一步在批判性话语、建设性话语与创新性话语深度共生力度上赋“新”能,在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与制度性话语耦合共进效度上展“新”象,在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与大众性话语同频共振强度上聚“新”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芹   李玉凤  
从话语体系维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学界研究热点。以关键词演进为标志,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积淀、快速发展与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话语体系基本要素研究方面,呈现出基础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与新论断研究的协同推进;在话语体系构建逻辑研究方面,展现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以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逻辑的相契合;在话语体系主要特征研究方面,表现为话语生成上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话语内涵上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话语表达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话语视野上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话语体系维度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全面整体性、逻辑贯通性及大众传播性,相关研究尚需进一步在批判性话语、建设性话语与创新性话语深度共生力度上赋“新”能,在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与制度性话语耦合共进效度上展“新”象,在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与大众性话语同频共振强度上聚“新”力。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瑞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严整、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从学理的层面看,这一思想是一个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成的思想体系,把握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既要从学科、学术层面把握,也要从其鲜明的话语层面把握,通过话语揭示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体现这一思想取得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内涵、特征、建构原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智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撰写的文稿。该文以“一线三论八观”(简称138)创新引领未来为视角,深入研究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同时,提出完善绿色生态的内涵和政策意涵、建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绿色生态度量标准、设立绿色生态学学科等观点。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海霞  马洪建  
人类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和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启迪下,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层面:生产力层面,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层面,主张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调整并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社会层面,强调关注生态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维浩  
针对我国现存的生态问题,习近平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生态观、生态生产力的观点,实现了理论上的反思与超越;在反思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和明确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方式,是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还在反思超越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红线"、生态法治和全民生态自觉等新思想,从他律和自律两个层面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有理论上的构建,又有实践上的指导,为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扎实发展生态生产力,严格遵守"生态红线",全面施行生态法治,并逐步实现全民生态自觉。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成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天宇  尹治世  李金蔓  
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研究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保证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的生态文明研究。文章从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形成入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并叙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贤宇  贾珍珍  王艺筱  彭芳  戴永务  
梳理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出台的一系列巩固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把握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提供理论源泉与实践基础的政策举措,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的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满足人民绿色诉求;坚持产业绿色发展,助推林业生态惠民;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打通“两山”的转化路径,推动林业产业强链扩群;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实施“林业走出去”战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搭建林业科技服务平台,用科技创新撬动林业生产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天越   郝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村生态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农村生态治理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践行。然而目前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主体责任不到位、治理能力不足、生态治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治理现实困境,有必要从治理理念、责任主体、技术能力、法律制度四方面来探究农村生态治理路径,着力突破农村生态治理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包庆德  陈艺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家治理历程的反思总结,形成体现系统思维、可持续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原则,以及由指导性制度、约束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架构,并从文明发展和国家治理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贯彻转化为实质性政治纲领和制度安排,强调发挥制度刚性的约束力,通过严格完备制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以此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纲领和硬措施。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文臻   刘冬青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生态自然观维度、生态价值观维度以及生态文明观维度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命题基础上,科学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背景下,创造性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取向;本着“革故鼎新”“民为邦本”的原则,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进一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方式,以及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实践举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文臻   刘冬青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生态自然观维度、生态价值观维度以及生态文明观维度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命题基础上,科学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背景下,创造性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取向;本着“革故鼎新”“民为邦本”的原则,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进一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方式,以及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实践举措。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丁桂馨  刘婷  
近代以来,伴随资本全球化的过程是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持续恶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生态破坏力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了自然生产力观点。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正是对《资本论》这一理论批判的现实应验。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入了解,党的领导人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也愈加深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的生态系列讲话,代表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高度,是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丁桂馨  刘婷  
近代以来,伴随资本全球化的过程是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持续恶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生态破坏力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了自然生产力观点。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正是对《资本论》这一理论批判的现实应验。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入了解,党的领导人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也愈加深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的生态系列讲话,代表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高度,是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徐保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不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自党的十八大后逐渐兴起,在十九大提出美丽中国战略之后成为理论研究热点。当前学界主要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理论来源、理论特色、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成果趋同、系统性研究不足等问题。对该领域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准确揭示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全面深入挖掘其包含的理论、实践价值,精准把握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可更好地推进后续相关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