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1)
2023(14664)
2022(12761)
2021(12083)
2020(9782)
2019(22123)
2018(22286)
2017(42458)
2016(22972)
2015(25776)
2014(25316)
2013(24870)
2012(22462)
2011(20440)
2010(20509)
2009(19012)
2008(18030)
2007(15908)
2006(14085)
2005(12032)
作者
(65209)
(54632)
(54078)
(51294)
(34063)
(26158)
(24314)
(21465)
(20602)
(19096)
(18482)
(18221)
(16932)
(16833)
(16583)
(16406)
(16390)
(15917)
(15394)
(15351)
(13611)
(13247)
(13051)
(12529)
(12287)
(12256)
(12007)
(11950)
(10944)
(10778)
学科
(94725)
经济(94632)
(65843)
管理(62103)
(50899)
(44328)
企业(44328)
方法(38096)
农业(33925)
数学(32952)
数学方法(32595)
业经(25123)
地方(23460)
中国(23372)
(20888)
环境(20266)
(19708)
(16248)
(15309)
贸易(15301)
(15300)
(14933)
(14830)
(14425)
理论(14200)
技术(13953)
教育(13425)
(12842)
农业经济(12656)
(12311)
机构
学院(323015)
大学(318047)
管理(128978)
(125720)
经济(122928)
理学(112873)
理学院(111667)
管理学(109710)
管理学院(109159)
研究(106677)
中国(79506)
(69359)
科学(68964)
(66968)
业大(54907)
(53099)
农业(52941)
(52927)
中心(49611)
研究所(48734)
(46948)
(44463)
师范(44119)
财经(42995)
北京(41471)
(39150)
(38475)
(38289)
经济管理(35948)
经济学(35531)
基金
项目(228008)
科学(179136)
研究(169659)
基金(163753)
(142300)
国家(141010)
科学基金(121117)
社会(106715)
社会科(100554)
社会科学(100526)
(91111)
基金项目(88170)
自然(77749)
自然科(75761)
自然科学(75745)
教育(75732)
(75253)
自然科学基金(74331)
编号(71750)
资助(65254)
成果(56545)
重点(50755)
(50433)
(49323)
课题(47802)
(47084)
创新(43833)
国家社会(43247)
科研(43139)
人文(41815)
期刊
(142915)
经济(142915)
研究(88857)
(71069)
中国(60852)
学报(52508)
科学(49118)
农业(48586)
管理(41301)
大学(40120)
学学(38126)
(37050)
教育(35754)
业经(30040)
技术(26594)
(26356)
金融(26356)
(22282)
经济研究(19719)
问题(19706)
财经(19187)
(17954)
资源(17498)
科技(16673)
图书(16393)
(16235)
农业经济(15269)
技术经济(15022)
业大(14946)
理论(14833)
共检索到460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锐   吴国胜   郑向群   王德甫   申锋   魏孝承  
农业农村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和短板之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论述,是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论述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揭示我国近年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取得的成效原因。同时,针对资金投入、农民参与度、长效管护等问题,提出新发展阶段应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等建议,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厦瑗  
生态兴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亟须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文明传统生态观,从全球视域和人类福祉出发,立于今天的世界大变局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家发展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引领中国做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创新与率先实践,并为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厦瑗  
生态兴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亟须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文明传统生态观,从全球视域和人类福祉出发,立于今天的世界大变局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家发展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引领中国做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创新与率先实践,并为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天越   郝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村生态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农村生态治理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践行。然而目前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主体责任不到位、治理能力不足、生态治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治理现实困境,有必要从治理理念、责任主体、技术能力、法律制度四方面来探究农村生态治理路径,着力突破农村生态治理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文龙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关怀,是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途径。文章系统分析了韧性治理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多重价值,结合韧性治理理论相关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理念韧性”“结构韧性”“技术韧性”“机制韧性”等四个维度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当前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治理理念的“碎片化”;治理结构的“失衡化”;治理技术的“趋弱化”;治理机制的“约束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视理念韧性,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注重结构韧性,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结构有序转型;强化技术韧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数字化与精准化;完善机制韧性,共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保障机制等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的策略安排,以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恢宏的国际视野,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为逻辑起点,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标诉求,以推动绿色发展为实践路径,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理论意义表现为: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回归;发展了人类文明形态思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实践价值表现为:在构建世界生态新秩序、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上展示中国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构建环境系统治理格局提出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恢宏的国际视野,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为逻辑起点,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标诉求,以推动绿色发展为实践路径,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理论意义表现为: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回归;发展了人类文明形态思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实践价值表现为:在构建世界生态新秩序、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上展示中国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构建环境系统治理格局提出中国方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天宇  尹治世  李金蔓  
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研究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保证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的生态文明研究。文章从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形成入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并叙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迪  
推进农村人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环节和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然而资金短缺、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掣肘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程。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和美乡村,须制定针对性的规划策略:政府助力,引新投资;稳健管理机制,服务民生;凝心聚力,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培育科技创新动能,激发改革活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应局限于治理主体的价值二元博弈结构关系,而要立足行政与自治均衡的治理统合关系。调研发现,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行政统合与自治缺位弱化了村庄内生性资源嵌入村庄生活治理的活力,也无法回应国家现代化治理规则主导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行政与自治均衡状态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以行政资源输出强化了地方规则的共同体意识,并且激活群众参与的主体性,达成了均衡性的双轨治理结构和机制,实现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的低成本和高效益治理。从行政与自治均衡关系视角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在强国家治理能力与弹性村庄社会结构的张力之间寻找行政与自治的均衡秩序,外引基层治理现代化规则嵌入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内以整合内生性资源激活乡村社会活力,提升治理效能,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应局限于治理主体的价值二元博弈结构关系,而要立足行政与自治均衡的治理统合关系。调研发现,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行政统合与自治缺位弱化了村庄内生性资源嵌入村庄生活治理的活力,也无法回应国家现代化治理规则主导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行政与自治均衡状态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以行政资源输出强化了地方规则的共同体意识,并且激活群众参与的主体性,达成了均衡性的双轨治理结构和机制,实现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的低成本和高效益治理。从行政与自治均衡关系视角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在强国家治理能力与弹性村庄社会结构的张力之间寻找行政与自治的均衡秩序,外引基层治理现代化规则嵌入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内以整合内生性资源激活乡村社会活力,提升治理效能,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杨理珍   刘钰聪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要受益者和产品使用者,农民参与行为及参与度对项目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利用全国入户调查问卷数据,描述农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前期宣传动员、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参与情况,分析个体因素、社会规范和基层组织等因素对农民参与度的影响差异。通过有序logit回归模型计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基层组织对五个项目(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社会规范对除“农村厕所革命”之外的四个项目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个体因素中,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和家庭情况多项指标与农民的参与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各显著正相关的指标等级提高会导致农民深度参与的概率提升、未参与和简单参与的概率降低。因此,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民参与度,必须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更好地发挥乡土治理规范作用,激励重点人群带头行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玉祥  王春凯  
“美好生活需要”背景下,国家如何建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重大命题。“治理认同”,即通过各类治理机制形塑人们对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心理认同,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建构的重要路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通过利益引导、道德规范、社会关系、社会权威使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获益化、道德化、关系化、公共化,形塑人们对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文化认同。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是治理认同的基础性权力。其中,文化权力居于主导地位。这表明以文化权力为代表的非正式权力越来越重要,呈现“非正式权力正式化”的趋势。为建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当前阶段的基层治理需要完成“非正式权力的正式化”,并走向“治理认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郝信波  
论文从农村人居环境与居民身体健康的关系、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农村居民对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及路径六个方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剖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领域应关注的主体、内容、优先序、模式、保障、监督等问题,最后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博弈行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及集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振兴关系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徐保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不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自党的十八大后逐渐兴起,在十九大提出美丽中国战略之后成为理论研究热点。当前学界主要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理论来源、理论特色、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成果趋同、系统性研究不足等问题。对该领域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准确揭示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全面深入挖掘其包含的理论、实践价值,精准把握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可更好地推进后续相关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