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5)
2023(14012)
2022(11929)
2021(11192)
2020(8964)
2019(20194)
2018(19885)
2017(37607)
2016(20787)
2015(23267)
2014(23083)
2013(22405)
2012(20590)
2011(18938)
2010(19319)
2009(18138)
2008(18060)
2007(16785)
2006(14800)
2005(13099)
作者
(59366)
(50039)
(49936)
(47539)
(31022)
(24092)
(22570)
(19381)
(18665)
(17847)
(16989)
(16683)
(15638)
(15530)
(15452)
(15412)
(15390)
(14524)
(14409)
(14348)
(12591)
(12231)
(12141)
(11494)
(11393)
(11385)
(11259)
(11063)
(10143)
(10087)
学科
(87378)
经济(87303)
(58067)
管理(52983)
(50976)
(36669)
企业(36669)
农业(33861)
方法(32493)
数学(28235)
数学方法(27930)
业经(23858)
中国(22870)
地方(22685)
(19676)
(18013)
(17932)
环境(15929)
(15266)
贸易(15259)
(14793)
(14466)
(12989)
(12806)
理论(12797)
银行(12777)
农业经济(12627)
(12582)
(12182)
(11967)
机构
学院(297309)
大学(287592)
(117274)
经济(114555)
管理(108864)
研究(99422)
理学(93335)
理学院(92261)
管理学(90546)
管理学院(90003)
中国(76940)
(67947)
科学(63131)
(60334)
(52567)
农业(52060)
(50971)
业大(49431)
中心(47936)
(47851)
研究所(46049)
(41279)
财经(41230)
师范(40923)
(38117)
北京(37396)
(37138)
(35285)
经济学(34733)
(33617)
基金
项目(194439)
科学(151435)
研究(147451)
基金(136203)
(118182)
国家(117050)
科学基金(98910)
社会(92022)
社会科(86547)
社会科学(86519)
(80164)
基金项目(72376)
教育(67159)
(65524)
编号(64113)
自然(60838)
自然科(59181)
自然科学(59165)
自然科学基金(58054)
资助(53425)
成果(51658)
(45054)
重点(44393)
课题(44112)
(41997)
(40442)
创新(37737)
(37554)
(37409)
国家社会(37232)
期刊
(141297)
经济(141297)
研究(82545)
(70414)
中国(61810)
农业(47561)
学报(47396)
科学(43330)
(40855)
大学(35982)
教育(35567)
学学(34089)
管理(33689)
业经(30397)
(28332)
金融(28332)
技术(26108)
(22979)
问题(19726)
经济研究(19644)
财经(19387)
(18003)
(16715)
资源(15658)
农村(15594)
(15594)
农业经济(15459)
技术经济(14291)
经济问题(14135)
商业(13914)
共检索到443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天越   郝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村生态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农村生态治理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践行。然而目前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主体责任不到位、治理能力不足、生态治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治理现实困境,有必要从治理理念、责任主体、技术能力、法律制度四方面来探究农村生态治理路径,着力突破农村生态治理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锐   吴国胜   郑向群   王德甫   申锋   魏孝承  
农业农村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和短板之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论述,是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论述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揭示我国近年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取得的成效原因。同时,针对资金投入、农民参与度、长效管护等问题,提出新发展阶段应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等建议,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晓荣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强调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生态文明为指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难题及产生的因素,并从地方法规建设、生态环保意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路径和措施,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咸钟  徐昕  韩凌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同时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二者相互联系。但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较为恶劣,仍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植被破坏严重,水土资源污染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峻,还有大量的废弃物等。本文首先对生态文明构建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简单概述,再具体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主要就生态环治理路径的优化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旨在帮助农村居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村发展规划,从而早日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厦瑗  
生态兴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亟须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文明传统生态观,从全球视域和人类福祉出发,立于今天的世界大变局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家发展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引领中国做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创新与率先实践,并为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厦瑗  
生态兴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亟须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文明传统生态观,从全球视域和人类福祉出发,立于今天的世界大变局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家发展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引领中国做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创新与率先实践,并为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恢宏的国际视野,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为逻辑起点,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标诉求,以推动绿色发展为实践路径,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理论意义表现为: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回归;发展了人类文明形态思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实践价值表现为:在构建世界生态新秩序、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上展示中国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构建环境系统治理格局提出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恢宏的国际视野,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为逻辑起点,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标诉求,以推动绿色发展为实践路径,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理论意义表现为: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回归;发展了人类文明形态思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实践价值表现为:在构建世界生态新秩序、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上展示中国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构建环境系统治理格局提出中国方案。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海霞  马洪建  
人类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和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启迪下,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层面:生产力层面,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层面,主张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调整并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社会层面,强调关注生态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添实   王丹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为指导,本文在制度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提出三种路径,通过完善农村制度建设、优化农村科教模式、推进农村产业更新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真正实现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维浩  
针对我国现存的生态问题,习近平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生态观、生态生产力的观点,实现了理论上的反思与超越;在反思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和明确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方式,是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还在反思超越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红线"、生态法治和全民生态自觉等新思想,从他律和自律两个层面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有理论上的构建,又有实践上的指导,为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扎实发展生态生产力,严格遵守"生态红线",全面施行生态法治,并逐步实现全民生态自觉。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成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芹   李玉凤  
从话语体系维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学界研究热点。以关键词演进为标志,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积淀、快速发展与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话语体系基本要素研究方面,呈现出基础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与新论断研究的协同推进;在话语体系构建逻辑研究方面,展现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以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逻辑的相契合;在话语体系主要特征研究方面,表现为话语生成上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话语内涵上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话语表达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话语视野上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话语体系维度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全面整体性、逻辑贯通性及大众传播性,相关研究尚需进一步在批判性话语、建设性话语与创新性话语深度共生力度上赋“新”能,在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与制度性话语耦合共进效度上展“新”象,在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与大众性话语同频共振强度上聚“新”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芹   李玉凤  
从话语体系维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学界研究热点。以关键词演进为标志,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积淀、快速发展与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话语体系基本要素研究方面,呈现出基础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与新论断研究的协同推进;在话语体系构建逻辑研究方面,展现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以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逻辑的相契合;在话语体系主要特征研究方面,表现为话语生成上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话语内涵上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话语表达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话语视野上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话语体系维度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全面整体性、逻辑贯通性及大众传播性,相关研究尚需进一步在批判性话语、建设性话语与创新性话语深度共生力度上赋“新”能,在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与制度性话语耦合共进效度上展“新”象,在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与大众性话语同频共振强度上聚“新”力。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包庆德  陈艺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家治理历程的反思总结,形成体现系统思维、可持续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原则,以及由指导性制度、约束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架构,并从文明发展和国家治理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贯彻转化为实质性政治纲领和制度安排,强调发挥制度刚性的约束力,通过严格完备制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以此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纲领和硬措施。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天宇  尹治世  李金蔓  
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研究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保证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的生态文明研究。文章从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形成入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并叙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