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6)
2023(11173)
2022(9827)
2021(9404)
2020(7722)
2019(17932)
2018(18115)
2017(34110)
2016(18963)
2015(21478)
2014(21716)
2013(21058)
2012(19198)
2011(17300)
2010(17292)
2009(15708)
2008(14983)
2007(12965)
2006(11256)
2005(9774)
作者
(55279)
(45652)
(45349)
(43277)
(28911)
(21847)
(20561)
(18191)
(17545)
(16246)
(15728)
(15324)
(14551)
(14389)
(14021)
(14002)
(13698)
(13589)
(12932)
(12890)
(11522)
(11225)
(10997)
(10432)
(10190)
(10185)
(10166)
(9920)
(9229)
(9068)
学科
(68801)
经济(68712)
管理(53949)
(47123)
(39455)
企业(39455)
方法(31774)
数学(26993)
数学方法(26667)
(19325)
(19223)
中国(18908)
(16933)
业经(15490)
地方(15245)
环境(14627)
理论(13798)
(13312)
(13201)
教育(12905)
农业(12605)
(11181)
技术(11161)
(11050)
贸易(11044)
(10685)
(10529)
财务(10459)
财务管理(10439)
(10390)
机构
大学(262850)
学院(261364)
管理(103951)
(94733)
经济(92370)
理学(90217)
理学院(89146)
研究(88283)
管理学(87488)
管理学院(87033)
中国(63630)
科学(59060)
(57269)
(44809)
(44785)
(43248)
业大(42112)
研究所(41310)
中心(39439)
(38078)
(36705)
师范(36328)
北京(36260)
农业(35094)
财经(34832)
(32734)
(31651)
(31114)
技术(29995)
师范大学(29294)
基金
项目(185736)
科学(144402)
研究(135923)
基金(131971)
(115789)
国家(114795)
科学基金(97530)
社会(82178)
社会科(77552)
社会科学(77530)
(73834)
基金项目(70977)
自然(64607)
自然科(62983)
自然科学(62965)
(62369)
教育(62318)
自然科学基金(61777)
编号(56608)
资助(53856)
成果(46241)
重点(41405)
(39794)
课题(39264)
(39187)
(38312)
创新(35635)
科研(35489)
项目编号(34728)
大学(34154)
期刊
(104543)
经济(104543)
研究(74973)
中国(50943)
学报(46319)
科学(41227)
(40529)
管理(37132)
教育(35239)
大学(34089)
学学(31884)
(31517)
农业(28493)
技术(22529)
(18506)
金融(18506)
业经(17982)
图书(16055)
财经(16002)
经济研究(15529)
科技(14397)
(14300)
(13493)
问题(13358)
理论(13182)
(13112)
资源(12488)
实践(12369)
(12369)
业大(12025)
共检索到376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智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撰写的文稿。该文以“一线三论八观”(简称138)创新引领未来为视角,深入研究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同时,提出完善绿色生态的内涵和政策意涵、建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绿色生态度量标准、设立绿色生态学学科等观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芹   李玉凤  
从话语体系维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学界研究热点。以关键词演进为标志,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积淀、快速发展与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话语体系基本要素研究方面,呈现出基础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与新论断研究的协同推进;在话语体系构建逻辑研究方面,展现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以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逻辑的相契合;在话语体系主要特征研究方面,表现为话语生成上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话语内涵上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话语表达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话语视野上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话语体系维度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全面整体性、逻辑贯通性及大众传播性,相关研究尚需进一步在批判性话语、建设性话语与创新性话语深度共生力度上赋“新”能,在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与制度性话语耦合共进效度上展“新”象,在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与大众性话语同频共振强度上聚“新”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芹   李玉凤  
从话语体系维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学界研究热点。以关键词演进为标志,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积淀、快速发展与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话语体系基本要素研究方面,呈现出基础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与新论断研究的协同推进;在话语体系构建逻辑研究方面,展现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以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逻辑的相契合;在话语体系主要特征研究方面,表现为话语生成上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话语内涵上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话语表达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话语视野上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话语体系维度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全面整体性、逻辑贯通性及大众传播性,相关研究尚需进一步在批判性话语、建设性话语与创新性话语深度共生力度上赋“新”能,在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与制度性话语耦合共进效度上展“新”象,在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与大众性话语同频共振强度上聚“新”力。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瑞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严整、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从学理的层面看,这一思想是一个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成的思想体系,把握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既要从学科、学术层面把握,也要从其鲜明的话语层面把握,通过话语揭示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体现这一思想取得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内涵、特征、建构原则。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天宇  尹治世  李金蔓  
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研究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保证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的生态文明研究。文章从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形成入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并叙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徐保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不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自党的十八大后逐渐兴起,在十九大提出美丽中国战略之后成为理论研究热点。当前学界主要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理论来源、理论特色、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成果趋同、系统性研究不足等问题。对该领域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准确揭示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全面深入挖掘其包含的理论、实践价值,精准把握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可更好地推进后续相关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厦瑗  
生态兴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亟须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文明传统生态观,从全球视域和人类福祉出发,立于今天的世界大变局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家发展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引领中国做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创新与率先实践,并为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厦瑗  
生态兴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亟须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文明传统生态观,从全球视域和人类福祉出发,立于今天的世界大变局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家发展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引领中国做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创新与率先实践,并为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春根  王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遵循。全面推进税制结构优化,是我国构建现代财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的时空坐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税制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实践目标,对央地税权结构优化提出了时代要求,为税制结构优化提供了战略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舒涵  刘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表明:中国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与保护是内在的统一。保护生态文明不仅能还群众天蓝水清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惠及子孙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上海的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开发格局,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芹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它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及国内外环境治理历史教训的新认识,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及民生理论的新内涵,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方法论的新拓展,构建起法律及制度体系的新保障,创设出推进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的新话语,形成了加强国际领域合作的新思维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海霞   张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显著时代特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历史智慧,具有鲜明的传承性;超越传统观念,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坚守人民至上,具有坚定的人民性;强调全局思维,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立足中国实践,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眷注人类命运,具有高远的战略性。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显著时代特征,对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郎嬛琳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从民生维度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民生论述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优美生态产品是民生之基础,突出环境问题是民生之忧患,良好生态环境是民生之保障,绿色低碳发展是民生之未来。贯穿其中的是以人民中心为价值取向,以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以公平正义为实现方式,以法治建设为制度保障四方面本质特征。习近平从民生维度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中生态民生任务要求,推动了“五位一体”总任务的全面实现,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海霞   张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显著时代特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历史智慧,具有鲜明的传承性;超越传统观念,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坚守人民至上,具有坚定的人民性;强调全局思维,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立足中国实践,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眷注人类命运,具有高远的战略性。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显著时代特征,对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海霞  马洪建  
人类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和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启迪下,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层面:生产力层面,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层面,主张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调整并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社会层面,强调关注生态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