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8)
2023(4166)
2022(3184)
2021(3218)
2020(2121)
2019(4896)
2018(4846)
2017(7928)
2016(4518)
2015(4981)
2014(4879)
2013(4407)
2012(4096)
2011(3748)
2010(4092)
2009(3697)
2008(3796)
2007(3225)
2006(2967)
2005(2814)
作者
(12427)
(10317)
(10286)
(9906)
(6501)
(4991)
(4550)
(4058)
(3974)
(3718)
(3581)
(3425)
(3314)
(3295)
(3248)
(3181)
(2952)
(2926)
(2900)
(2875)
(2650)
(2504)
(2503)
(2501)
(2341)
(2267)
(2265)
(2263)
(2112)
(2061)
学科
(15906)
经济(15877)
管理(12434)
(7812)
环境(7404)
(7073)
企业(7073)
理论(6873)
(6764)
教育(5673)
中国(5278)
(5216)
方法(5154)
生态(5092)
业经(4840)
(4644)
(4037)
教学(3805)
农业(3543)
地方(3482)
(3478)
资源(3470)
思想(3240)
(3092)
数学(3072)
数学方法(3000)
政治(2916)
(2784)
规划(2784)
金融(2784)
机构
大学(63685)
学院(63554)
研究(22265)
(21963)
经济(21313)
管理(20846)
理学(17620)
理学院(17383)
管理学(16994)
管理学院(16891)
中国(16505)
科学(14131)
(14001)
(11367)
师范(11280)
(11031)
(10516)
(10359)
中心(9803)
研究所(9649)
北京(9194)
师范大学(9167)
(8587)
财经(8584)
(8521)
(8503)
业大(8166)
技术(7915)
(7749)
教育(7657)
基金
项目(41566)
研究(33868)
科学(32190)
基金(28125)
(24268)
国家(23999)
社会(20775)
科学基金(20239)
社会科(19401)
社会科学(19397)
教育(16737)
(16701)
编号(14497)
基金项目(14302)
(13924)
成果(12465)
自然(11239)
课题(10917)
自然科(10802)
自然科学(10799)
自然科学基金(10593)
资助(10376)
重点(10089)
(9705)
(9056)
(8839)
(8771)
国家社会(8665)
(8479)
规划(8428)
期刊
(28918)
经济(28918)
研究(20060)
中国(15724)
教育(15635)
学报(10099)
科学(9108)
(8577)
管理(8093)
大学(8033)
(8028)
学学(7202)
技术(6548)
农业(5671)
职业(5328)
财经(4653)
业经(4277)
(4194)
金融(4194)
图书(4173)
资源(4164)
(4100)
(3981)
经济研究(3657)
社会(3609)
问题(3467)
技术教育(3452)
职业技术(3452)
职业技术教育(3452)
生态(3372)
共检索到98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为历史基石,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实践探索为历史经验而逐步发展成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和马克思共产主义生态图景的实践观,并在实践中以这三个理论为逻辑基点,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发展。笔者从加快顶层设计、倡导全民参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国际合作步伐四个方面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逻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建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具有原创性,只有把握其内生逻辑与思想内涵,才能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全面、完整地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绿色发展前景广阔。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1.吸取西方工业化的教训西方工业化以来,索取自然,征服自然,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冲突。20世纪上半叶的“八大环境公害”,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不确定性,导致各国政府和联合国都在不断探索解决方案。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诞生,国际社会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良性互动,以摆脱危机。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方式,成为选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取西方工业化教训,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乾元  冯红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内在地蕴含着问题意识、实践逻辑、文化逻辑以及价值逻辑。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之"的",基层治理的历练与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之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积淀的生态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之源,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发展的前途命运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之根,而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智慧之"矢"。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等多维向度,厘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逻辑,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性认识,进而更好地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舒涵  刘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表明:中国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与保护是内在的统一。保护生态文明不仅能还群众天蓝水清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惠及子孙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上海的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开发格局,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健  汪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鲜明的价值旨趣。领悟这三个方面及其内在联系,必将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健  汪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鲜明的价值旨趣。领悟这三个方面及其内在联系,必将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红   宋兵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在核心理念、思想脉络和现代化路径等方面深度融合。从理论建构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恪守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倡导系统全面的辩证法,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强调实践论精神,遵循唯物史观发展规律,激发全社会共筑和谐生态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路径上,要坚持理念引领、制度保障与行动落地相统一,通过构建全社会生态文明共识、完善法规政策与监管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红   宋兵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在核心理念、思想脉络和现代化路径等方面深度融合。从理论建构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恪守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倡导系统全面的辩证法,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强调实践论精神,遵循唯物史观发展规律,激发全社会共筑和谐生态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路径上,要坚持理念引领、制度保障与行动落地相统一,通过构建全社会生态文明共识、完善法规政策与监管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源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当前生态的客观现实进行深入地研究并且对生态问题做出科学的回应,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这种理论成果,对于中国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同时为世界环境贡献中国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深刻地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辨证地继承和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在《导言》一书中对待哲学的方式,从而形成:把优秀理论同生态现实有效结合的思想渊源——把培育"生态新人"作为践行思想的基础的思想实践——以思想引导人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使命的三重逻辑内涵。深入地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的思想逻辑,有助于更好地践行其生态文明思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光选   戴子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之问、“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世界之问、“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人民之问以及“何以区别西方生态文明观”的中国之问。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关系梳理,得出这一思想蕴含的三重逻辑在于文明历史观与科学自然观全面性整合的底层逻辑、绿色发展观与中国治理观聚焦性整合的行动逻辑、民生普惠观与合作共赢观持续性整合的使命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社会主体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使命方向和实践路径,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光选   戴子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之问、“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世界之问、“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人民之问以及“何以区别西方生态文明观”的中国之问。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关系梳理,得出这一思想蕴含的三重逻辑在于文明历史观与科学自然观全面性整合的底层逻辑、绿色发展观与中国治理观聚焦性整合的行动逻辑、民生普惠观与合作共赢观持续性整合的使命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社会主体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使命方向和实践路径,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求索  [作者] 卢浪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在理论、历史、实践的逻辑下系统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有机统持续发展、创新文明理念的延续。从实践逻辑来看,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大力培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必然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天宇  尹治世  李金蔓  
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研究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保证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的生态文明研究。文章从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形成入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并叙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珊   于法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绿色足迹”的视角,从时空维度系统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探索,并进一步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研究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绿色足迹”具有保持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推动自然要素高质量保护、促进城市建设美丽家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实践、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及谋划重大区域战略部署的实践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珊   于法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绿色足迹”的视角,从时空维度系统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探索,并进一步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研究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绿色足迹”具有保持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推动自然要素高质量保护、促进城市建设美丽家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实践、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及谋划重大区域战略部署的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