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6)
2023(3291)
2022(2778)
2021(2759)
2020(2255)
2019(5004)
2018(4910)
2017(8649)
2016(4922)
2015(5442)
2014(5344)
2013(5053)
2012(4609)
2011(4335)
2010(4585)
2009(4321)
2008(4237)
2007(3751)
2006(3461)
2005(3303)
作者
(13859)
(11718)
(11695)
(11252)
(7135)
(5675)
(5197)
(4487)
(4427)
(4180)
(4148)
(3835)
(3831)
(3768)
(3670)
(3503)
(3365)
(3308)
(3297)
(3249)
(2963)
(2906)
(2793)
(2723)
(2674)
(2624)
(2621)
(2587)
(2447)
(2304)
学科
(16322)
经济(16265)
管理(14504)
(10185)
(8177)
企业(8177)
环境(7571)
(6756)
(6088)
(5315)
生态(5305)
中国(5076)
方法(4864)
(4268)
地方(4201)
(4180)
教育(4153)
(3944)
业经(3937)
农业(3855)
数学(3758)
(3716)
数学方法(3652)
资源(3621)
理论(3354)
政治(3094)
体制(3057)
(3049)
金融(3049)
(2956)
机构
大学(69033)
学院(68052)
研究(25597)
(25097)
经济(24530)
管理(22865)
理学(19456)
理学院(19163)
中国(18766)
管理学(18705)
管理学院(18568)
科学(16769)
(14775)
(13150)
(13150)
(12320)
研究所(11931)
中心(11372)
(10803)
师范(10719)
业大(10665)
(10651)
财经(9959)
北京(9656)
(9470)
农业(9316)
(9001)
师范大学(8759)
(8574)
(8426)
基金
项目(45999)
科学(35434)
研究(33827)
基金(32617)
(29063)
国家(28831)
科学基金(23744)
社会(21790)
社会科(20362)
社会科学(20357)
(18109)
基金项目(17215)
(15360)
教育(15196)
自然(14656)
自然科(14157)
自然科学(14152)
自然科学基金(13870)
编号(13250)
资助(12571)
成果(11569)
重点(11003)
(9942)
(9876)
课题(9653)
(9567)
(9215)
国家社会(9013)
创新(8667)
(8643)
期刊
(33098)
经济(33098)
研究(19878)
中国(16481)
学报(12997)
(11928)
科学(11582)
(10114)
大学(9843)
教育(9704)
学学(9241)
管理(8337)
农业(7762)
(5710)
金融(5710)
财经(5393)
业经(5007)
资源(4890)
(4658)
(4425)
技术(4254)
(4236)
问题(4082)
经济研究(3961)
林业(3810)
科技(3540)
生态(3489)
社会(3431)
业大(3107)
改革(3054)
共检索到106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守蓉  程显雅  陈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意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意蕴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政治力量、政治诉求和政治思维四个维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高政治力量,国家生态安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政治诉求,底线思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突出政治思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守蓉  程显雅  陈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意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意蕴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政治力量、政治诉求和政治思维四个维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高政治力量,国家生态安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政治诉求,底线思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突出政治思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会钧  许名健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污染和环境恶化,习近平科学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思想。习近平生态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上产生,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文明观、生态经济观、生态安全观、生态民生观四个基本维度。习近平的生态观不仅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也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及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求索  [作者] 郑兴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中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农情,深刻洞悉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站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逻辑主线,以增进农民福祉为人本旨归,以市场化、组织化和合作化为实践路向,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向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论述,层次鲜明地勾画出新形势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图,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香  汪忠华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同志阐明了生态价值观,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深刻剖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这些思想需要从理念维度上来理解和解读。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了生态文明的五大体系建设,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这些思想需要从目标和策略维度上来理解和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念、目标和策略三个维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可以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体系,提升生态文明行动自觉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荣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新时代的继续前进,其形成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鲜活的理论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发展、传播与运用的角度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价值可归为三个方面: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运用到审视和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中,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二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生态思想与时代主题、人民需要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时代化;三是用通俗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解读,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大众化。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包庆德  陈艺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家治理历程的反思总结,形成体现系统思维、可持续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原则,以及由指导性制度、约束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架构,并从文明发展和国家治理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贯彻转化为实质性政治纲领和制度安排,强调发挥制度刚性的约束力,通过严格完备制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以此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纲领和硬措施。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郎嬛琳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从民生维度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民生论述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优美生态产品是民生之基础,突出环境问题是民生之忧患,良好生态环境是民生之保障,绿色低碳发展是民生之未来。贯穿其中的是以人民中心为价值取向,以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以公平正义为实现方式,以法治建设为制度保障四方面本质特征。习近平从民生维度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中生态民生任务要求,推动了“五位一体”总任务的全面实现,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郎嬛琳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从民生维度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民生论述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优美生态产品是民生之基础,突出环境问题是民生之忧患,良好生态环境是民生之保障,绿色低碳发展是民生之未来。贯穿其中的是以人民中心为价值取向,以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以公平正义为实现方式,以法治建设为制度保障四方面本质特征。习近平从民生维度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中生态民生任务要求,推动了“五位一体”总任务的全面实现,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正妙  
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禀赋和品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学习本领,取得了重要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内外、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党员干部本领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本领,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就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本领的必要性、内容、问题、任务和举措等作出深刻而系统地阐述,形成了系列富有创见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理论,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的新境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天宇  尹治世  李金蔓  
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研究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保证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的生态文明研究。文章从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形成入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并叙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霞  
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习近平同志相继提出了一些生态治理方面的新概念,例如:生态兴盛了文明也就会兴旺,山河、湖泊、林海、梯田等组成自然界生命共同体,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下,就相当于拥有了无价之宝等。其新理念拥有很深的科学理论基础,给当今国家生态治理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凯  杜凯  
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呈现三维动态体系:一是从逻辑结构维度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认识图式,利益认识、利益调节、利益认同是其逻辑结构的三大模式;二是从伦理回归维度诠释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必要性,在历史性、现代性、人本性的轨迹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价值诉求;三是从发展路向的维度解构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未来图景,确立利益秩序、利益公正为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可能条件和基本体现,最终实现利益和谐与统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光选   戴子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之问、“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世界之问、“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人民之问以及“何以区别西方生态文明观”的中国之问。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关系梳理,得出这一思想蕴含的三重逻辑在于文明历史观与科学自然观全面性整合的底层逻辑、绿色发展观与中国治理观聚焦性整合的行动逻辑、民生普惠观与合作共赢观持续性整合的使命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社会主体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使命方向和实践路径,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光选   戴子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之问、“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世界之问、“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人民之问以及“何以区别西方生态文明观”的中国之问。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关系梳理,得出这一思想蕴含的三重逻辑在于文明历史观与科学自然观全面性整合的底层逻辑、绿色发展观与中国治理观聚焦性整合的行动逻辑、民生普惠观与合作共赢观持续性整合的使命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社会主体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使命方向和实践路径,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