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0)
2023(7690)
2022(6732)
2021(6259)
2020(5307)
2019(12486)
2018(12630)
2017(23515)
2016(13272)
2015(15438)
2014(16070)
2013(15671)
2012(14896)
2011(13641)
2010(14086)
2009(12969)
2008(13373)
2007(12715)
2006(10968)
2005(9588)
作者
(40304)
(33874)
(33518)
(32305)
(21140)
(16269)
(15540)
(13174)
(12581)
(12417)
(11461)
(11311)
(10875)
(10738)
(10561)
(10533)
(10528)
(9831)
(9774)
(9739)
(8525)
(8414)
(8235)
(7878)
(7716)
(7641)
(7616)
(7590)
(6933)
(6917)
学科
(53890)
经济(53842)
管理(36681)
(31613)
(24625)
企业(24625)
方法(24445)
数学(21152)
数学方法(20950)
(17304)
中国(15122)
(13878)
(13341)
地方(13314)
环境(11757)
业经(11438)
农业(11220)
(10259)
(10099)
(9851)
贸易(9846)
理论(9774)
(9519)
教育(9016)
(8254)
(8245)
财务(8221)
银行(8219)
财务管理(8187)
(7801)
机构
学院(193914)
大学(191829)
(73630)
经济(71687)
管理(69142)
研究(65031)
理学(57969)
理学院(57239)
管理学(56050)
管理学院(55689)
中国(49857)
科学(42344)
(41992)
(36213)
(35298)
(34267)
(32797)
中心(31253)
研究所(30839)
业大(30413)
农业(28335)
(27470)
财经(27240)
师范(27191)
北京(26880)
(26177)
(24388)
技术(23370)
(23351)
经济学(22422)
基金
项目(121039)
科学(92014)
研究(91092)
基金(82245)
(71486)
国家(70805)
科学基金(58754)
社会(53548)
社会科(50330)
社会科学(50310)
(50175)
基金项目(43952)
教育(43047)
(41387)
编号(39892)
自然(37169)
自然科(36076)
自然科学(36063)
自然科学基金(35379)
资助(33791)
成果(33307)
课题(28457)
重点(27995)
(26984)
(26048)
(24610)
(23217)
科研(23196)
大学(23049)
创新(22992)
期刊
(88465)
经济(88465)
研究(56142)
中国(43734)
(32805)
学报(32072)
(29510)
教育(28493)
科学(27230)
大学(23516)
管理(22984)
农业(21873)
学学(21550)
技术(19160)
(16515)
金融(16515)
业经(15660)
财经(13427)
图书(13013)
经济研究(12763)
(12107)
问题(11859)
(11566)
(10503)
资源(10067)
技术经济(9850)
书馆(9363)
图书馆(9363)
理论(9315)
商业(9199)
共检索到298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海霞  马洪建  
人类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和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启迪下,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层面:生产力层面,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层面,主张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调整并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社会层面,强调关注生态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包庆德  陈艺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家治理历程的反思总结,形成体现系统思维、可持续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原则,以及由指导性制度、约束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架构,并从文明发展和国家治理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贯彻转化为实质性政治纲领和制度安排,强调发挥制度刚性的约束力,通过严格完备制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以此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纲领和硬措施。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维浩  
针对我国现存的生态问题,习近平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生态观、生态生产力的观点,实现了理论上的反思与超越;在反思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和明确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方式,是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还在反思超越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红线"、生态法治和全民生态自觉等新思想,从他律和自律两个层面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有理论上的构建,又有实践上的指导,为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扎实发展生态生产力,严格遵守"生态红线",全面施行生态法治,并逐步实现全民生态自觉。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成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天越   郝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村生态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农村生态治理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践行。然而目前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主体责任不到位、治理能力不足、生态治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治理现实困境,有必要从治理理念、责任主体、技术能力、法律制度四方面来探究农村生态治理路径,着力突破农村生态治理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芹   李玉凤  
从话语体系维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学界研究热点。以关键词演进为标志,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积淀、快速发展与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话语体系基本要素研究方面,呈现出基础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与新论断研究的协同推进;在话语体系构建逻辑研究方面,展现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以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逻辑的相契合;在话语体系主要特征研究方面,表现为话语生成上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话语内涵上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话语表达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话语视野上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话语体系维度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全面整体性、逻辑贯通性及大众传播性,相关研究尚需进一步在批判性话语、建设性话语与创新性话语深度共生力度上赋“新”能,在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与制度性话语耦合共进效度上展“新”象,在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与大众性话语同频共振强度上聚“新”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芹   李玉凤  
从话语体系维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学界研究热点。以关键词演进为标志,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积淀、快速发展与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话语体系基本要素研究方面,呈现出基础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与新论断研究的协同推进;在话语体系构建逻辑研究方面,展现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以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逻辑的相契合;在话语体系主要特征研究方面,表现为话语生成上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话语内涵上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话语表达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话语视野上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话语体系维度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全面整体性、逻辑贯通性及大众传播性,相关研究尚需进一步在批判性话语、建设性话语与创新性话语深度共生力度上赋“新”能,在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与制度性话语耦合共进效度上展“新”象,在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与大众性话语同频共振强度上聚“新”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天宇  尹治世  李金蔓  
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研究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保证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的生态文明研究。文章从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形成入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并叙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海生  李祥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其生成的基本理论遵循、坚实理论支撑、深厚文化底蕴、有益理论镜鉴、丰富实践依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核心要义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共赢观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价值意蕴深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南、美丽世界建设的新方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海生   李祥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其生成的基本理论遵循、坚实理论支撑、深厚文化底蕴、有益理论镜鉴、丰富实践依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核心要义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共赢观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价值意蕴深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南、美丽世界建设的新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越芬  张世昌  孙健  
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演进经历了经验层面为主的生态认识阶段、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的生态文化阶段和以人类长远发展为根本的生态文明阶段。其演进的深层逻辑为: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他实现了生态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现实矛盾的解决需要他深入思考生态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让他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的共同努力。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作为领导者,其思想理念应该与时俱进,还应该具有问题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越芬  张世昌  孙健  
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演进经历了经验层面为主的生态认识阶段、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的生态文化阶段和以人类长远发展为根本的生态文明阶段。其演进的深层逻辑为: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他实现了生态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现实矛盾的解决需要他深入思考生态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让他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的共同努力。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作为领导者,其思想理念应该与时俱进,还应该具有问题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徐保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不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自党的十八大后逐渐兴起,在十九大提出美丽中国战略之后成为理论研究热点。当前学界主要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理论来源、理论特色、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成果趋同、系统性研究不足等问题。对该领域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准确揭示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全面深入挖掘其包含的理论、实践价值,精准把握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可更好地推进后续相关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芹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它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及国内外环境治理历史教训的新认识,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及民生理论的新内涵,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方法论的新拓展,构建起法律及制度体系的新保障,创设出推进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的新话语,形成了加强国际领域合作的新思维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舒涵  刘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表明:中国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与保护是内在的统一。保护生态文明不仅能还群众天蓝水清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惠及子孙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上海的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开发格局,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春根  王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遵循。全面推进税制结构优化,是我国构建现代财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的时空坐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税制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实践目标,对央地税权结构优化提出了时代要求,为税制结构优化提供了战略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