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3)
2023(5222)
2022(4396)
2021(4336)
2020(3467)
2019(7877)
2018(7608)
2017(14952)
2016(8286)
2015(9329)
2014(9427)
2013(9272)
2012(8674)
2011(7522)
2010(7979)
2009(7380)
2008(7666)
2007(6826)
2006(6190)
2005(5555)
作者
(21236)
(17588)
(17516)
(17132)
(11482)
(8172)
(8138)
(6716)
(6684)
(6613)
(5893)
(5833)
(5754)
(5751)
(5576)
(5299)
(5290)
(5240)
(5071)
(4955)
(4462)
(4320)
(4273)
(4068)
(4040)
(4015)
(3971)
(3950)
(3593)
(3461)
学科
管理(31618)
(27609)
经济(27582)
(27251)
(24390)
(22896)
企业(22896)
财政(13089)
(10683)
(10670)
(10609)
财务(10597)
财务管理(10556)
中国(10492)
企业财务(10066)
方法(10018)
(9656)
(8995)
数学(8665)
数学方法(8511)
地方(7463)
(6672)
制度(6671)
及其(6578)
农业(6330)
政策(6299)
业经(6286)
(6143)
银行(6143)
(6135)
机构
学院(111497)
大学(108684)
(47629)
经济(46543)
管理(44435)
理学(37427)
理学院(37097)
管理学(36677)
管理学院(36446)
研究(36430)
(33833)
中国(29681)
(21968)
财经(21894)
(19645)
科学(19311)
(18715)
(17819)
中心(16954)
财经大学(15632)
研究所(15247)
(14340)
(14160)
经济学(14154)
北京(14081)
(13717)
师范(13646)
(13293)
经济学院(12615)
(12568)
基金
项目(66117)
研究(53657)
科学(52134)
基金(47142)
(39066)
国家(38663)
社会(33802)
科学基金(33690)
社会科(31982)
社会科学(31975)
(25645)
教育(24677)
基金项目(23637)
编号(23464)
成果(21257)
(20946)
资助(20043)
自然(19814)
自然科(19339)
自然科学(19336)
自然科学基金(18987)
课题(16211)
(15311)
(15262)
项目编号(14695)
重点(14410)
(13965)
(13768)
(13615)
教育部(13593)
期刊
(57836)
经济(57836)
研究(39203)
(31111)
中国(24278)
管理(16340)
(13926)
金融(13926)
(13208)
教育(13026)
学报(11810)
科学(11731)
财经(11298)
大学(9907)
(9601)
经济研究(9533)
学学(9302)
技术(9062)
业经(9001)
农业(8586)
(8049)
财政(8049)
会计(7395)
问题(7189)
财会(7111)
(6902)
图书(6625)
(6129)
现代(5375)
(5333)
共检索到184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悦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由"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整体思想可以深入领会习近平完整的新战略思想,具体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如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战略、生态扶贫战略和民生导向战略等,既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思想来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也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基础——多学科视角探索具体经济活动乃至改革过程。基于此,2016年5月11日,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大连哲学研究基地和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汉屏  章成  
一、我国公共财政的特点及转型期的任务 我国公共财政除了具有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的一般特征外,如提供公共品或劳务、矫正外部效应、维持有序竞争、针对非价值性物品进行社会性规制、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还具有自己的特点。(1)政府不仅要矫正市场失灵,还要弥补市场残缺,培育和完善市场,促使经济在日臻成熟的市场中持续增长。(2)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支出财力有限,政府提供的均等化财政服务的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韩瑜  
民生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是必然的。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已对民生领域进行了倾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国贤  
一、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均等化的基本模式我们应怎样实现均等化?笔者总结各国做法,大体有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等三种模式。以下,笔者结合对各模式利弊分析来考量我国的均等化路径。(一)人均财力的均等化。这是指中央政府按每个地区人口以及每万人应达到的公共支出标准来计算向地方政府补贴的制度。该模式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刘军民  张洁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效显著。但由于我国仍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人口压力持续,资源瓶颈凸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趋势仍在继续,总体上来说,我国环保投入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储德银  经庭如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财政与消费的关系,就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政策在促进消费增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健全公共财政政策角度提出了促进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铭  
随着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和建设新农村的逐步深化,乡镇撤改、乡镇"七站八所"职能分离及农村公共、公用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越来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焦点。如何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农村新一轮改革的成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靳卫东  
人力资本投资差距是解释收入差距的重要变量。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会影响到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的变动,使不同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个体之间的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和收入差距。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政策不仅不能缩小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和收入差距,反而使它们变得更大,成为我国基尼系数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调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结构和利益归属结构,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宫占奎  
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将逐步开放,竞争会更加激烈,市场开放作用的结果必然造成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两极分化。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付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建立与健全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议,以应对市场开放、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惠民  张厚明  
"十二五"期间的民生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格外关注,财政改革的"民生"色彩愈加凸显。民生财政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路径,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直接体现,公共财政到民生财政的理念转变正当其时。要建立民生财政,促使民生不断改善,就需要在财政决策上以民生为导向,明确各级政府的民生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充分反映民意的利益表达机制,真正了解民生之需求,还应规范权力运作机制,为财政关注民生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一宏  朱大兴  
一、民生财政是我国公共财政的时代特征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因此有专家学者称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之前的财政体制为计划经济财政或生产建设型财政,有将当前财政体制称之为民生财政的。从这些称谓来看,如果称"计划经济财政",那么对应的就是市场经济财政,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属于公共财政体制,这已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同,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属性,决定了我国财政体制为公共财政体制。至于"生产建设型财政"和"民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生  王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到了较高比重,但由于各地民生与公共服务的范围不完全一致,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公共财政的支出不均或短缺等问题。因此,在整个国家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禹农  
农村居民消费作为社会总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内需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按2.5亿户农村家庭计算,每户多购买100元钱的商品,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新增500亿元的消费需求。因此,应尽快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将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海勇  
低碳财政政策链是由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总体规划、基本财政政策和具体财政政策按照彼此之间的关联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构建低碳财政政策链有利于实现政策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连贯性,增强政策的整体效能,提高财政资金效率。针对目前存在的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具体政策不够丰富和政策横向协同促进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了要尽快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充实具体政策、加强政策横向协同等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靳卫东  高波  
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受到经济个体的时间偏好、生产能力与预期收益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收入差距和公共财政政策都会影响到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的变动。这造成了不同个体之间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差异,产生了他们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和收入差距。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政策已经成为收入差距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