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1)
2023(11013)
2022(9653)
2021(9327)
2020(7476)
2019(17490)
2018(17484)
2017(32522)
2016(18305)
2015(20554)
2014(20710)
2013(20128)
2012(18113)
2011(16263)
2010(16254)
2009(14445)
2008(13810)
2007(11732)
2006(10203)
2005(8655)
作者
(51775)
(42643)
(42433)
(40586)
(27244)
(20504)
(19248)
(17001)
(16277)
(15212)
(14784)
(14206)
(13538)
(13367)
(13194)
(13036)
(13016)
(12687)
(12147)
(12116)
(10701)
(10515)
(10231)
(9669)
(9651)
(9517)
(9508)
(9361)
(8613)
(8511)
学科
(64667)
经济(64600)
管理(50552)
(44958)
(37743)
企业(37743)
方法(30869)
数学(26261)
数学方法(25923)
(18428)
中国(17612)
(17199)
业经(15162)
(14930)
理论(14806)
环境(14249)
地方(14173)
教育(12602)
(12456)
农业(12270)
技术(11012)
(10810)
(10628)
贸易(10623)
(10289)
(10271)
教学(9771)
(9701)
财务(9641)
财务管理(9627)
机构
大学(248436)
学院(248316)
管理(98960)
(88011)
理学(86140)
经济(85749)
理学院(85139)
管理学(83562)
管理学院(83142)
研究(80742)
中国(57287)
科学(53636)
(53446)
(40214)
(39977)
业大(39176)
(39045)
研究所(37138)
中心(36375)
(35821)
(35581)
师范(35230)
北京(33830)
财经(31978)
农业(31201)
(30102)
(29650)
技术(29475)
(29099)
师范大学(28308)
基金
项目(177785)
科学(138081)
研究(132239)
基金(125389)
(109245)
国家(108272)
科学基金(92520)
社会(79151)
社会科(74690)
社会科学(74668)
(71195)
基金项目(67427)
教育(62105)
自然(60850)
(59901)
自然科(59306)
自然科学(59293)
自然科学基金(58172)
编号(55913)
资助(51011)
成果(45095)
重点(39896)
课题(38921)
(38171)
(37551)
(37104)
创新(34359)
项目编号(34157)
科研(33730)
大学(33299)
期刊
(95429)
经济(95429)
研究(69935)
中国(48767)
学报(41848)
教育(38483)
科学(37329)
(35947)
管理(34954)
大学(31145)
学学(28787)
(27656)
农业(25850)
技术(23315)
业经(16532)
图书(16382)
(16001)
金融(16001)
财经(14344)
经济研究(13957)
科技(13213)
(13082)
理论(12806)
实践(12137)
(12137)
问题(12130)
资源(12116)
(12078)
(11911)
情报(11755)
共检索到351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越芬  李国庆  
水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为了一江清水浩荡东流"为主旨的一系列水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水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全社会共识,更好地阐明培育水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意义,探析出水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正确路径,形成以水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水生态文化体系,更好地实现水生态文明教育大众化、生活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贵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强调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最大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把绿色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其以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着力点,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栋梁,所以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文章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在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时代要求下,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其中与行业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越发变得重要。职业核心素养作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发展变化的产物,必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科学界定职业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并借助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转化原则、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开发路径、评价标准等方面对职业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进行建构,是当前加快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课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超  
在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转变的战略历史机遇期,新型产业分类模式与传统产业分类模式的矛盾是客观必然。笔者在借鉴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注重从内涵上予以创新,因为只有内涵的创新,才能带给整个产业体系框架革命性的变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臣辉  唐超  
通过创建生态文明城市,能够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更能够强化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工业结构优化是创建的基础。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提出生态负荷比的概念,采用线性规划法,以工业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为约束,建立符合区域工业特点和生态要求的线性规划模型,计算目标年仪征市各产业(工业)的最优规模,通过该方案对2020年仪征市工业产业规模进行优化,能够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臣辉  唐超  
通过创建生态文明城市,能够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更能够强化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工业结构优化是创建的基础。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提出生态负荷比的概念,采用线性规划法,以工业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为约束,建立符合区域工业特点和生态要求的线性规划模型,计算目标年仪征市各产业(工业)的最优规模,通过该方案对2020年仪征市工业产业规模进行优化,能够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玉霞  张广裕  
面对中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问题就很有必要。文章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估计了中国EKC生产函数的参数,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低。接着用一个扩展的SOLOW模型研究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在扩展的模型中忽略了技术因素,增加了能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本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能源,劳动力的贡献最低。同时,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也很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小林  黄明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专门章节进行论述,并且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等任何单一的发展方式都不是较好的旅游发展方式。文章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提出SCELL旅游发展方式,即宏观层面以可持续旅游为发展方向和理念,中观层面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循环型、融合化、集群化和制度化发展,在微观层面,对游客和居民倡导洛哈思消费方式,对旅游及相关企业进行生态化、低碳化设计,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处理好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雄德  丁国华  程志山  
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是高职院校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格局中应有的责任担当,也是高职院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历史使命。通过思政理论课主渠道、实施生态文明"课程思政"、构建校园生态文化等切实有效的举措,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新时代培育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中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为历史基石,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实践探索为历史经验而逐步发展成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和马克思共产主义生态图景的实践观,并在实践中以这三个理论为逻辑基点,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发展。笔者从加快顶层设计、倡导全民参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国际合作步伐四个方面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逻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乾元  冯红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内在地蕴含着问题意识、实践逻辑、文化逻辑以及价值逻辑。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之"的",基层治理的历练与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之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积淀的生态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之源,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发展的前途命运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之根,而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智慧之"矢"。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等多维向度,厘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逻辑,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性认识,进而更好地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建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具有原创性,只有把握其内生逻辑与思想内涵,才能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全面、完整地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绿色发展前景广阔。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1.吸取西方工业化的教训西方工业化以来,索取自然,征服自然,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冲突。20世纪上半叶的“八大环境公害”,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不确定性,导致各国政府和联合国都在不断探索解决方案。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诞生,国际社会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良性互动,以摆脱危机。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方式,成为选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取西方工业化教训,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战伟  
通过对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分析,指出了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该省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立现代生态产业、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是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必要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国斌  王卓识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型"第二产业在县域产业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原本生态防护措施很弱的县域地区正面临着大中城市"三高型"企业向县域转移的威胁,因此,在保障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势在必行。生态文明理念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现优势产业生态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农业园区发展。以此推动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丽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来,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各行业中广泛渗透与融合,形成了系统化的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与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联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求农业改变传统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实现精准、绿色、智慧化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农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的农产品生产,还要尽可能提升农业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建立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能,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