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4)
- 2023(15485)
- 2022(13387)
- 2021(12443)
- 2020(10126)
- 2019(23108)
- 2018(23134)
- 2017(43355)
- 2016(23398)
- 2015(26337)
- 2014(26465)
- 2013(26205)
- 2012(24436)
- 2011(22419)
- 2010(22660)
- 2009(20692)
- 2008(19981)
- 2007(17564)
- 2006(15754)
- 2005(14390)
- 学科
- 济(114224)
- 经济(114123)
- 管理(64359)
- 业(59609)
- 企(47840)
- 企业(47840)
- 方法(41772)
- 数学(35783)
- 数学方法(35441)
- 中国(30895)
- 地方(30084)
- 农(26942)
- 业经(24258)
- 学(23652)
- 财(20792)
- 农业(18627)
- 制(17594)
- 地方经济(17561)
- 贸(17444)
- 贸易(17430)
- 环境(17200)
- 易(16739)
- 和(16629)
- 融(16427)
- 金融(16425)
- 理论(16341)
- 银(16230)
- 银行(16190)
- 行(15670)
- 发(15297)
- 机构
- 大学(338928)
- 学院(337618)
- 济(141140)
- 经济(138082)
- 管理(130632)
- 研究(121346)
- 理学(111862)
- 理学院(110528)
- 管理学(108762)
- 管理学院(108147)
- 中国(90188)
- 科学(74112)
- 京(73767)
- 财(62098)
- 所(61624)
- 研究所(55851)
- 中心(53316)
- 农(52251)
- 江(50339)
- 财经(49139)
- 业大(47773)
- 北京(47583)
- 范(47542)
- 师范(47142)
- 经(44530)
- 院(44157)
- 经济学(42382)
- 州(41119)
- 农业(40392)
- 师范大学(38235)
- 基金
- 项目(225306)
- 科学(176801)
- 研究(167731)
- 基金(161243)
- 家(139806)
- 国家(138593)
- 科学基金(118412)
- 社会(105699)
- 社会科(100056)
- 社会科学(100030)
- 省(88407)
- 基金项目(85427)
- 教育(76262)
- 自然(74973)
- 划(74232)
- 自然科(73149)
- 自然科学(73136)
- 自然科学基金(71787)
- 编号(68877)
- 资助(66002)
- 成果(56575)
- 发(52554)
- 重点(50733)
- 部(49098)
- 课题(48285)
- 创(46451)
- 创新(43355)
- 国家社会(42936)
- 发展(42382)
- 科研(42166)
- 期刊
- 济(166834)
- 经济(166834)
- 研究(106984)
- 中国(69817)
- 学报(51152)
- 管理(50114)
- 科学(48578)
- 农(48214)
- 财(44449)
- 教育(42085)
- 大学(38636)
- 学学(36078)
- 农业(33790)
- 融(30989)
- 金融(30989)
- 技术(30653)
- 经济研究(26888)
- 业经(26463)
- 财经(24217)
- 问题(21100)
- 经(20805)
- 图书(18901)
- 技术经济(17761)
- 业(17082)
- 理论(16496)
- 科技(16395)
- 现代(15680)
- 资源(15611)
- 商业(15547)
- 贸(15217)
共检索到518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武英涛 刘艳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的新老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当前对该思想进行的全面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本文从实践需求和理论基础两方面系统梳理了该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研究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跨区域协同发展、坚持补齐发展短板、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使命、主要手段、内在要求、基本原则和潜在动力。该思想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荣涛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平衡性,关键在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仍存在市场机制及互助机制不健全、合作机制不完善、扶持不到位、生态补偿机制和跨行政区协调议事机制差等问题,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应以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协同联动机制,以开放发展理念构建合作共赢机制,以共享发展理念构建互助共建机制和扶持共享机制,以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以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创新示范机制,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议事协调机制和法治保障机制,使八大机制形成多目标、多主体、多手段、多程序的系统合力,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新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根据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对青海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金浩 李晓珍
改革开放前以强调“公平”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后以强调“效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应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安康 桂文林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楼飞燕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想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树立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找准办学定位,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更新高职教育人才培育观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述杰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江泽民同志在新时期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正确处理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实践的产物 ,更是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成果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色彩。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 :第一 ,深刻分析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的方针原则 ;第三 ,缩小地区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德权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关键词:
广东省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区域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陆续形成了以地缘划分的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即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同时实施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东西联动、陆海统筹、协同对外的区域发展新格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增长了80余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75%上升到17%,创造了人类发展史的奇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其中区域间发展不协调问题尤为突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评述区域经济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增长了80余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75%上升到17%,创造了人类发展史的奇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其中区域间发展不协调问题尤为突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评述区域经济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协同、髙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