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0)
2023(7845)
2022(6719)
2021(6389)
2020(5481)
2019(13004)
2018(13223)
2017(23327)
2016(14054)
2015(16206)
2014(16701)
2013(15941)
2012(15341)
2011(14075)
2010(14656)
2009(13425)
2008(13690)
2007(12910)
2006(11274)
2005(10485)
作者
(39727)
(33505)
(32924)
(32101)
(21155)
(16070)
(15460)
(12961)
(12716)
(12104)
(11261)
(11240)
(10723)
(10608)
(10556)
(10552)
(10486)
(9798)
(9778)
(9693)
(8578)
(8429)
(8084)
(7672)
(7656)
(7611)
(7582)
(7459)
(6726)
(6662)
学科
(54453)
经济(54404)
管理(33018)
(31762)
方法(26724)
(24046)
企业(24046)
数学(23366)
数学方法(23144)
中国(21032)
教育(20773)
(15959)
(14555)
(13565)
理论(12877)
农业(10626)
(10310)
贸易(10308)
业经(10013)
(10005)
(9843)
地方(9486)
(8632)
(8341)
银行(8316)
(8107)
金融(8104)
(7930)
教学(7848)
(7769)
机构
大学(210067)
学院(203024)
(77932)
经济(76030)
研究(72006)
管理(68099)
理学(57766)
理学院(56973)
管理学(55797)
管理学院(55371)
中国(48704)
(45904)
科学(43215)
(37743)
师范(37520)
(37276)
(37192)
教育(33904)
研究所(33691)
(32911)
(32742)
中心(31833)
师范大学(30632)
北京(29959)
财经(29645)
业大(28398)
(26774)
农业(25828)
(25805)
经济学(25213)
基金
项目(123357)
研究(97199)
科学(96896)
基金(85319)
(72964)
国家(72189)
科学基金(59989)
社会(58528)
社会科(55035)
社会科学(55014)
教育(52941)
(49132)
基金项目(44107)
(43529)
编号(42957)
成果(38843)
自然(36257)
资助(35473)
自然科(35375)
自然科学(35363)
自然科学基金(34732)
课题(32429)
(29701)
重点(29334)
(27416)
(26771)
教育部(26032)
(25921)
项目编号(25604)
(24927)
期刊
(87199)
经济(87199)
研究(71267)
教育(54569)
中国(48407)
学报(32293)
(30274)
(29125)
科学(27649)
大学(25123)
管理(22417)
学学(21956)
技术(20755)
农业(19226)
财经(16435)
(16241)
金融(16241)
(14209)
经济研究(13812)
职业(13214)
业经(13145)
问题(12278)
图书(11368)
(10499)
(10178)
论坛(10178)
(10155)
技术经济(9918)
(9768)
理论(9665)
共检索到31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德慧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是基于党和国家关于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根据当前我国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生成的。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以树立劳动意识、培育良好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为主要内容,以坚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机统一为原则,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互为一体为本质要求,以塑造劳动精神,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为目标取向。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把劳动教育融入国家教育行政规划和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建设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治理劳动教育异化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首先,新时代劳动强调非生产性劳动、交换价值和多元矛盾关系,劳动教育成为自主的教育活动,而中国劳动教育有自身发展的逻辑,激发了各级各类劳动主体的活力。其次,新时代劳动教育关系需要从劳动教育分别与自由教育、对话教育、生态教育的对立转化为辩证的统一,综合表现其生态理性、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再次,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给劳动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和效用同时带来巨大发展和挑战,需坚持存在论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探究其产生的超巨剩余价值、新的剥削形式和时空异化等内容。总之,新时代仍需坚持和弘扬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长发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劳动教育的基石,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劳动教育的奠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新时代新实践对劳动教育再发展提出新要求,加强党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策保障,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向劳动教育开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党印  李珂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利于引领青少年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面提升劳动技能水平,从而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大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美华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生产劳动的作用,强调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劳动的价值、歌颂了劳动的伟大,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短板,制约了劳动教育的普及发展和效能转化。因此,当前加强劳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并完善统筹协同抓落实的制度机制,对于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黎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推进劳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需要把握最新阶段劳动教育的研究概况、研究重点和前沿趋势。文章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从年度发文量趋势,核心作者和机构共现,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等方面进行可视化信息分析,系统勾画2012—2022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最新发展图景。未来劳动教育研究需要进一步形成价值共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研究主题,拓展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以适应劳动教育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向兵  
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彰显了"尊重劳动者"的人本关怀,指出了"实干兴邦"的现实路径,明确了"创造伟大"的发展动力,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注入了新内涵:在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中,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培育积极劳动态度中,要格外强化辛勤劳动的意识与态度;在培养优良劳动品德中,要强化诚实劳动、人本关怀、家国情怀;在掌握必备劳动知识技能中,要加强劳动科学知识的教学,为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德智体美劳的辩证关系、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崭新意蕴以及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淑荣  连锦忠  
劳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教育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提供现实逻辑;劳动教育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出发,再到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最终促使人全面发展,这为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逻辑;参加劳动教育能促进人的道德、智能、身心和审美的全面发展,是检验德智体美各育成效的实践逻辑。厘清劳动教育的三重逻辑,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文新华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发展了劳动范畴,丰富了劳动范畴的内涵。要坚持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不断探索劳动教育的科学路径,培养综合索质高、劳动本领硬的高素质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易臻真  王洋  
在我国的城市教育体系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始终贯穿其中。在当前信息技术驱动的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中劳动教育的强化和改进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感。本文在明晰新时代城市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后,通过梳理和总结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一以贯之的多层级劳动教育实践智慧,发现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新时代城市劳动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有助于引导劳动教育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五育并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构建现代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课程理念滞后、课程规范缺失、课程资源困乏、课程保障不足、课程职责模糊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遵循规范、特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四维度”逻辑路径,以期达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君进  檀传宝  
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教育学原理三个维度对劳动价值观进行过十分重要的理论解释。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政治经济学强调,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剥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教育学原理则强调,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劳动价值观决定了劳动教育观,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促进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孟  
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面临着艰难转型。不断增强的技术变化要求劳动教育满足个体的多样化需求,以促进教育个体的全面发展;工作世界的技能迁移要求劳动教育为教育者进入工作世界做准备,以支持受教育者实现积极的劳动力市场结果;社会生活的变革要求劳动教育必须要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通过引入社会情感学习,可以推动自身成为满足教育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对劳动技能转变的重要手段、推动社会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促进劳动教育转型。为推动社会情感学习融入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扩展教育能力、打破教育边界,构建融合社会情感学习的劳动教育转型框架。劳动教育实施部门可以从战略层面、教学层面、平台层面、制度层面提供支持,为融入社会情感学习的劳动教育转型提供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杨颖东   孟梦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地位、价值取向及实施方略。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需要深刻认识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政治、社会、文化和育人属性,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使命和发展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国劳动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善了劳动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构建了劳动教育独立的育人体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劳动教育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确立了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指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方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鹤婷  
数智时代的劳动形态发生了巨大而显著的变化。数字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进而引发了终端移动化、信息互联化、虚实交互化、生活工作互嵌化的公共生存样态。智能劳动带来了工具智能化和产品虚拟化。情感劳动让劳动者呈现人际关系过载和倦怠社会下的劳动精神退避等新问题。目前,职业院校存在对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把握不全面、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方法运用不科学、劳动教育的途径和体系建设不系统的问题。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必须全面把握劳动教育内容,剖析“不珍惜劳动成果”问题,加强劳动价值取向教育,扩展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科学设计劳动教育关键环节,对标“不会劳动”问题,加强数字智能劳动教育,提升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智能化水平,系统筹划劳动教育途径和体系,化解“不想劳动”问题,加强劳动精神教育,关照数字劳动者精神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