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7)
2023(17666)
2022(15030)
2021(14132)
2020(11465)
2019(26426)
2018(25967)
2017(48760)
2016(26129)
2015(29608)
2014(29390)
2013(29069)
2012(27182)
2011(24863)
2010(25094)
2009(23171)
2008(21902)
2007(19277)
2006(17327)
2005(15676)
作者
(74800)
(61725)
(61457)
(58301)
(39431)
(29570)
(27980)
(24204)
(23743)
(22107)
(21129)
(21086)
(19683)
(19485)
(19132)
(18984)
(18231)
(17816)
(17724)
(17578)
(15538)
(15065)
(14762)
(14164)
(13929)
(13775)
(13735)
(13549)
(12457)
(12299)
学科
(112201)
经济(112003)
管理(70262)
(69581)
(56144)
企业(56144)
方法(44878)
中国(39945)
数学(37670)
数学方法(37326)
(33170)
(28598)
金融(28596)
地方(28540)
业经(27537)
(27521)
银行(27482)
(26901)
(26635)
(22667)
(22393)
农业(22334)
(21601)
贸易(21578)
(20967)
理论(18795)
(18289)
环境(17121)
(16823)
技术(16365)
机构
大学(371978)
学院(369450)
(154823)
经济(151534)
管理(142077)
研究(132512)
理学(121626)
理学院(120187)
管理学(118360)
管理学院(117678)
中国(105014)
(81055)
科学(78412)
(70780)
(66230)
中心(60216)
研究所(60101)
(58062)
财经(55921)
(53805)
北京(52605)
(51670)
师范(51258)
业大(51204)
(50961)
经济学(47622)
(47563)
农业(44745)
(44391)
经济学院(42802)
基金
项目(246247)
科学(193972)
研究(185217)
基金(178266)
(154126)
国家(152743)
科学基金(130659)
社会(119073)
社会科(112172)
社会科学(112141)
(93987)
基金项目(93865)
教育(84304)
自然(81180)
(79535)
自然科(79290)
自然科学(79274)
自然科学基金(77858)
编号(75717)
资助(73085)
成果(63036)
(56116)
重点(55262)
(55137)
课题(52839)
(50969)
国家社会(48972)
教育部(47737)
创新(47485)
人文(46306)
期刊
(176037)
经济(176037)
研究(118237)
中国(79049)
学报(55992)
(55614)
科学(53404)
管理(53146)
(51658)
教育(46862)
(45802)
金融(45802)
大学(43309)
学学(40290)
农业(38412)
技术(30856)
经济研究(28511)
业经(28379)
财经(27852)
(23951)
问题(22603)
图书(20552)
(19541)
(18341)
理论(18115)
世界(17801)
技术经济(17386)
科技(17028)
现代(16696)
(16538)
共检索到570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坡  韩祁祺  王丽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融合发展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西方经济学者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对城乡关系思想的创新性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城乡建设历史经验和时代要求而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论新思想。该思想以要素融合为前提条件,以产业融合为关键之举,以空间融合为地理载体,以体制改革为基本保障,为探索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引领,为全球解决城乡现代化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新月  蔡卫星  潘成夫  
习近平金融思想是指导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行动指南,可将之阐释为战略性、本源性、安全性及创新性四个层面。根据逻辑体系可将其进一步概括为:一个关系处理,即金融发展战略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金融资源配置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承担有效的宏观调控功能;两个服务到位,即金融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大局;三个体系创新,即金融体系供给创新、金融监管体系创新、金融调控体系创新;四个安全管理,即金融机构内控安全、金融市场主体规范安全、金融开放监控安全、金融环境生态安全;五大理念贯彻,即金融创新、金融协调、金融绿色、金融开放、金融共享等核心内容。习近平金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回应世界金融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金融工作的行动指南,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衡观在金融领域的具体践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自煌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服务"方针。学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同志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是我们党新时代庄严的政治宣言,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一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开  王声啸  王腾  郑泽华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界2019年的学术热点。国内理论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注重将其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强调其理论内涵、理论脉络、理论逻辑,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精细化、具体化、体系化特点。~((1))在去年研究报告基础上,本文聚焦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推动党的经济工作能力现代化;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五是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方法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与当代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包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内容,体现出人民性、时代性、战略性和开放性等鲜明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价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建勋  王盼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与金融形势,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国内外金融发展的新变局、新环境和新趋势,破解了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坚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思想。这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什么样的金融、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怎样发展金融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一些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的创新性观点,总结概括为"八个坚持",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建江  
习近平乡村振兴思想,是立足于或基于"三农",而又不仅限于"三农"或宽于"三农"。当前,由于人们的习惯思维或部门思维,自觉不自觉地将乡村振兴战略"做小"了,仅仅拘泥于"三农"工作范围。习近平乡村振兴思想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思想。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三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乡村振兴主要是物理空间概念的乡村(1),主要指建制村;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指物理空间概念乡村的建设要求,即十九大提出的20个字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主要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建设,最起码包括建制村、与建制村临近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区镇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三方面内容。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后期,认真学习和主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思想,对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平衡发展极其重要,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十九大报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扎根中国大地、总结实践经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其最伟大成果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以下称:习近平扶贫思想)。打好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需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特征,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需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扶贫思想引领形成的我国贫困治理新体系及其对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要建设"全面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历史背景深远、时代特征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以"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为框架,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经济现代化为基础,重心向政治和社会现代化转移,以"党的领导"核心制度优势为支撑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赶超,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与时代同步、与国际同轨,形成了系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体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金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综合的科学理论体系,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精华,坚守了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追求,发掘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的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新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诠释治国之道、修身之道、人与自然关系、全面从严治党与大国外交方略的文化底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方俊  
国家治理观的主旨在于回应三个核心问题:国家治理目的是为了谁,应以谁为中心?国家治理的标杆是什么,目标指向何在?权力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依托,它是一柄双刃剑,国家治理应如何实现公权的有效约束?文章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治理观对这三个问题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也就是: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价值观,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治理指向观,以实现有效约束为前提的公权监督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冠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文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历史考证课题组"对习近平工作过地方的实地考察和访谈为实践基础,以重新解读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萌芽于知青岁月、产生于十八大前的从政实践、并在十八大后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对"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和"怎样看、怎么干"的探索中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供给侧改革为发展主线、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化。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海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的实践标志。新时代孕育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时代之问"即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当代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的理论回答,这是从肩负历史使命角度所体现的实践品格。它继承和发展唯物史观,坚持和突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特别要求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方法,特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特别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其实践品格在思想内容上的主要体现。它致力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其实践品格在现实任务和目标追求上的突出体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贵芹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高校要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和融入高校思政课;开好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善用"大思政课",从纵深维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更好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使铸魂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