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46)
- 2023(3236)
- 2022(2504)
- 2021(2470)
- 2020(1705)
- 2019(4120)
- 2018(4135)
- 2017(7106)
- 2016(3979)
- 2015(4672)
- 2014(4791)
- 2013(4357)
- 2012(4126)
- 2011(3528)
- 2010(3725)
- 2009(3362)
- 2008(3533)
- 2007(3052)
- 2006(2615)
- 2005(2493)
- 学科
- 济(13458)
- 经济(13429)
- 管理(9229)
- 企(8535)
- 企业(8535)
- 理论(7928)
- 业(7693)
- 教育(6442)
- 方法(5946)
- 业经(4900)
- 中国(4721)
- 学(4374)
- 教学(4133)
- 和(4113)
- 思想(3928)
- 文化(3725)
- 政治(3584)
- 思想政治(3267)
- 政治教育(3267)
- 治教(3267)
- 德育(3228)
- 农(3168)
- 经济理论(3062)
- 产业(2942)
- 财(2939)
- 数学(2872)
- 学法(2826)
- 教学法(2826)
- 数学方法(2792)
- 企业经济(2687)
- 机构
- 大学(55267)
- 学院(55054)
- 管理(18169)
- 济(18149)
- 经济(17559)
- 研究(16525)
- 理学(15311)
- 理学院(15099)
- 管理学(14767)
- 管理学院(14651)
- 中国(12509)
- 京(11966)
- 范(10231)
- 师范(10158)
- 财(10053)
- 科学(9481)
- 江(9219)
- 师范大学(8128)
- 州(7781)
- 财经(7765)
- 北京(7700)
- 中心(7515)
- 职业(7468)
- 所(7392)
- 技术(7366)
- 教育(7203)
- 经(7008)
- 研究所(6548)
- 院(6086)
- 经济学(5951)
共检索到88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段妍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理论层面创造性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在实践层面在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同时、开创性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有机统一、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有机统一以及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有机统一”的鲜明理论特质。新时代新征程上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把握其“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导向,聚焦首要政治任务、把握“七个着力”要求、强化使命责任意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靳浩辉
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使当代农民精神生活呈现出多样化的基本特征。农民精神生活在丰富的同时,也存在着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脱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失衡、多元需求与低效供给的抵牾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发挥着引领农民精神生活重塑的重要作用,致力于解决农民精神生活的存在问题,从而彰显出深厚的理论意蕴。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农民精神生活重建的实践,必须坚持党对乡村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铸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推动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洪彬
习近平文化思想逻辑严密、博大精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继承和创新,结合习近平地方工作期间文化建设基本经验和新时代文化建设之伟大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建设文化强国、维护文化安全、坚持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创造性地转化以及创新性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并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做好文艺工作等多个领域和层面,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动因、内容及其路径体系等作出了全方位阐释和部署。习近平文化思想内蕴着系统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等多重特性。新时代新征程切实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贯彻与落实,必须进一步形成动态性的衔接转化机制、多元化的协同介入机制、精准化的理论传播机制和细致性的责任落实机制,由此才能为推进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文化根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竹 杨玉萍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指引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意义重大。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两者构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并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阐释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内涵与核心内容,并明确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政治方向、揭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规律、回应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之问。在强国新征程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对乡村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铸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在乡村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坚持对乡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坚持推动乡村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实现农民农村精神共同富裕。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处理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辩证关系,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文化思想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是根基,锚定了当代中国文化前进的正确航向;坚持从文化的深厚历史纵深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龙去脉,夯实了“走自己的路”的文化根基;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拓展人类文明新图景提供了根本途径。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贡献,在实践层面不仅具有深厚的本土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了坚实的精神力量支撑,更具有强烈的世界视野、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建超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民至上和坚持“两个结合”等方面的本质特征、战略地位、内在要求、根本立场及创新之路,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智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和发展的真理魅力,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提供了根本遵循。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跃胜 吴莹昊 孙绍勇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生动实践的经验总结,为打通人文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具有引领性、指导性作用。人文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新范式。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人文”要素的核心支撑,在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唯“物质积累”的意识形态圈方面和在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经济学“人物互融互促”的自主知识体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历史和实践基础,三者相互独立但又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架构中。要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就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和文化的互融互促为核心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突出人文关怀,促进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相统一,坚持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以此引领思想文化发展方向,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会保
组织文化问题是组织管理的深层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各类组织提升管理水平的一个瓶颈,需要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己的组织文化管理思想和方法。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十分重视思想文化建设,他的远见卓识和实践经验,对于当今的组织文化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海涛
<正>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体系完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科学文化的指引和深厚的文化滋养。经过学习,我有以下感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少先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六个维度的核心要义。一是伟大旗帜维度: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是价值引领维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苗文玉 徐国亮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意涵,需要从辩证视域出发进行阐释。在“根”与“魂”的融通、“危”与“机”的共在、“体”与“用”的关联、“深”与“广”的统一中审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揭示其理论源泉、现实土壤、核心要义、价值旨归,能够从整体上廓清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源流、精髓与价值,从而回答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来
<正>问: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和贯彻,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形成有一个过程,您怎么看待这一逐步深化的过程?答:这个问题我分成三步来回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勤繁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坚持和运用“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现实、贯通古今、融通中外,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统”集大成、把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发展的“文脉”致高远,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基本职责、方针原则、战略布局、制度保障、人才支撑等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的问题,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用无比丰富的原则性论断、原理性成果、原创性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高度,集科学真理与东方智慧、思想光辉与文化光芒、历史眼光与时代视野于一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标志性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其蕴含的科学道理、厚实学理和深刻哲理,是我们整体地、系统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真理力量、道义力量、实践力量和创新力量的基本要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万文翔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指引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洁钰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深化、实践超越与价值表征维度鲜明彰显着诸多原创性贡献。在理论维度集中表现为:阐明文化主体、形态与功能,深化对文化本质的科学认识;阐发文化建设方法论、目标与路径,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阐论文明建设方法、道路与旨归,深化对中华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在实践维度集中表现为:明确首要政治任务为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明达文化使命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明释原则遵循即融文化自信、开放包容与守正创新于一体,明晰施力要求是促进“七个着力”的联结共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内容体系的新布局。在价值维度集中表现为:以绘制人类现代文明新蓝本破解文明价值难题,以提供人类文明进步新遵循凝聚文明价值共识,以构建人类文明发展共同体倡导文明价值秩序,表征着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体系的新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