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4)
- 2023(6566)
- 2022(5666)
- 2021(5192)
- 2020(3907)
- 2019(8920)
- 2018(8584)
- 2017(15291)
- 2016(8150)
- 2015(8925)
- 2014(8997)
- 2013(8849)
- 2012(8719)
- 2011(8199)
- 2010(8424)
- 2009(7627)
- 2008(7525)
- 2007(6842)
- 2006(6400)
- 2005(6247)
- 学科
- 济(41198)
- 经济(41147)
- 业(22098)
- 管理(18124)
- 地方(18067)
- 农(16317)
- 中国(16205)
- 企(12763)
- 企业(12763)
- 农业(12527)
- 业经(10872)
- 地方经济(10339)
- 发(9297)
- 方法(8393)
- 融(8245)
- 金融(8245)
- 银(7951)
- 银行(7942)
- 行(7867)
- 学(7547)
- 环境(7182)
- 发展(6989)
- 展(6960)
- 制(6915)
- 数学(6773)
- 贸(6704)
- 贸易(6692)
- 数学方法(6690)
- 教育(6683)
- 易(6355)
- 机构
- 学院(118270)
- 大学(114731)
- 济(49447)
- 研究(48413)
- 经济(48316)
- 管理(39557)
- 中国(37208)
- 理学(32267)
- 理学院(31791)
- 管理学(31237)
- 管理学院(31006)
- 科学(29130)
- 京(26252)
- 所(25212)
- 研究所(22546)
- 财(22466)
- 农(22167)
- 中心(21384)
- 江(20395)
- 范(19279)
- 师范(19102)
- 院(17537)
- 北京(17387)
- 州(16855)
- 农业(16801)
- 财经(16418)
- 省(16276)
- 业大(16161)
- 师范大学(15182)
- 科学院(14834)
- 基金
- 项目(72183)
- 研究(56420)
- 科学(56262)
- 基金(48824)
- 家(42235)
- 国家(41748)
- 社会(35663)
- 科学基金(34800)
- 社会科(33637)
- 社会科学(33632)
- 省(30414)
- 基金项目(25178)
- 教育(25041)
- 划(24867)
- 编号(23673)
- 发(23042)
- 成果(20051)
- 自然(19702)
- 资助(19238)
- 自然科(19178)
- 自然科学(19174)
- 发展(18876)
- 自然科学基金(18798)
- 展(18499)
- 课题(18128)
- 重点(16879)
- 创(15247)
- 年(15079)
- 部(14872)
- 创新(14267)
共检索到205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涛
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涵盖了科学扶贫思想、精准扶贫思想、内生扶贫思想等主要内容。这一重要思想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是决战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
习近平 扶贫开发思想 三重意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硕 何得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内源式扶贫等一系列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以内源式扶贫为依靠动力,以"精准工作法"为治理方式,以参与式扶贫为重要保障,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减贫工作,以达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光斌 朱星慧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解读这一理念是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钥匙。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三重意蕴:其一,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系;其二,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进,突出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关系;其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是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明确了绿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关系。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境界,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进的理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凸显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生态民生观。
关键词:
习近平 绿色发展理念 时代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光斌 朱星慧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解读这一理念是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钥匙。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三重意蕴:其一,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系;其二,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进,突出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关系;其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是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明确了绿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关系。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境界,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进的理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凸显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生态民生观。
关键词:
习近平 绿色发展理念 时代价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国安 郑海祥 石友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祥瑾
近年来,安徽省各级财政和扶贫部门积极整合资源,以重点行政村为单元,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2012年,全省规划了995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安排整村推进项目5437个、资金16.5亿元,村均投入166万元。一是抓好基础工作。首先是抓好科学规划。省财政和扶贫部门指导各重点县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三年规划,进行公告公示,广泛听取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辉
扶贫开发要选好项目张文辉(甘肃省崇信县委调研室)1986年,崇信县面对34.6%的贫困面,确定了饲养小尾寒羊开发扶贫的思路。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1994年贫困面下降到6%;1995年崇信县遭受60年一遇的大旱,出现了返贫情况,但返贫率不高;1996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强 范建刚
消费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它始终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维度揭示了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带来了异化需要并最终导致了异化消费,并阐述了异化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学层面,马克思辩证分析了生产与消费的同一和断裂的关系及对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层面,马克思研究分析了消费与人、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正确把握马克思消费思想的三重生态意蕴,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消费关系,深化绿色生活方式变革,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冉育彭
爱国主义是促使恽代英坚持不懈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动力。恽代英的爱国主义思想蕴含了爱国情怀、报国宏志和救国实践三重意蕴,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其爱国主义思想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
恽代英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 党史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中先 张平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扶贫成就。基于实现共富的三重向度来回顾中国扶贫70年的发展历程:在历史向度上,中国扶贫道路经历了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和精准扶贫等5个发展阶段;在实践向度上,中国扶贫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挥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相结合的政治优势,积蓄扶贫物质的经济力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经验";在价值向度上,中国扶贫70年所形成的"中国经验"为世界减贫理论、减贫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文 石胜璋
一、“四荒”资源流转是扶贫开发的必然选择(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人地矛盾尖锐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均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花弘毅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罗霄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中央出台了系列金融扶贫政策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本文对2010~2014年罗霄山片区和全国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出片区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原因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传导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扶贫开发 罗霄山片区 金融服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严以绥
本文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新疆干旱荒漠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贫困问题进行分析,揭示贫困的关键是系统的封闭性,贫困的成因主要是:区位性贫困、观念性贫困和结构性贫困。提出了对应措施。
关键词:
扶贫开发,系统辨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兰传海
进一步加大环京津贫困带扶贫攻坚力度,对于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保障京津地区社会稳定,促进京津周边地区繁荣稳定,保障京津地区水源安全,构建京津生态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开发基本情况、现阶段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就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开发的总体定位、基本思路、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扶贫机制创新、支持政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维杰
扶贫开发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减贫的有效性方面,更体现在针对性和可持续性方面。一旦扶贫开发工作没有真正瞄准贫困群体,扶贫开发的成效根本无从谈起,因为扶持的对象不再是贫困(群体),而是其他甚至是富裕群体。本文根据对中国扶贫开发策略的演变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分区规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分析,指出了现有扶贫开发模式没有有效瞄准贫困群体的不足,提出了开展贫困村分类的建议及其贫困村分类的"指标打分贫困村分类法"和"二元检索贫困村分类法"。贫困村分类不仅能够使扶贫开发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群体,极大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更能体现扶贫开发的公平公正,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
关键词:
贫困村分类 扶贫开发成效 针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