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5)
2023(9949)
2022(8593)
2021(8112)
2020(6597)
2019(15412)
2018(15423)
2017(29786)
2016(16256)
2015(18321)
2014(18324)
2013(18188)
2012(16467)
2011(14771)
2010(14510)
2009(13113)
2008(12597)
2007(10638)
2006(9181)
2005(7870)
作者
(46065)
(38136)
(37736)
(36249)
(24332)
(18266)
(17197)
(15155)
(14555)
(13483)
(13236)
(12661)
(11982)
(11932)
(11780)
(11470)
(11418)
(11354)
(10783)
(10736)
(9495)
(9159)
(9070)
(8602)
(8510)
(8443)
(8425)
(8421)
(7587)
(7516)
学科
(63705)
经济(63634)
管理(46555)
(42956)
(36206)
企业(36206)
方法(30728)
数学(26452)
数学方法(26158)
(16542)
中国(16336)
(15018)
(14978)
业经(14266)
地方(12834)
理论(11544)
农业(11263)
(11013)
(10384)
贸易(10379)
环境(10173)
技术(10095)
教育(10072)
(10061)
(10006)
(9585)
财务(9528)
财务管理(9512)
(9141)
企业财务(9020)
机构
大学(228132)
学院(225896)
管理(93656)
(85601)
经济(83631)
理学(82107)
理学院(81197)
管理学(79819)
管理学院(79422)
研究(73225)
中国(52344)
(48556)
科学(46984)
(37810)
(35872)
业大(34642)
(33927)
研究所(33046)
中心(32785)
财经(31078)
(30974)
(30949)
师范(30734)
北京(30715)
(28366)
(26993)
农业(26565)
(25647)
师范大学(25078)
经济学(24774)
基金
项目(162318)
科学(127419)
研究(120062)
基金(117193)
(101548)
国家(100669)
科学基金(86739)
社会(74068)
社会科(69972)
社会科学(69952)
(63184)
基金项目(63158)
自然(56986)
自然科(55626)
自然科学(55615)
教育(55046)
自然科学基金(54593)
(53418)
编号(49864)
资助(47901)
成果(40184)
重点(35790)
(35501)
(33991)
课题(33795)
(33671)
创新(31252)
项目编号(31127)
科研(30967)
教育部(30536)
期刊
(90637)
经济(90637)
研究(65819)
中国(38540)
学报(36113)
科学(33303)
管理(33161)
(30527)
教育(27921)
大学(27188)
(26854)
学学(25473)
农业(21897)
技术(19554)
(16252)
金融(16252)
业经(14930)
财经(14349)
经济研究(14223)
图书(13519)
理论(12244)
(12025)
问题(11771)
科技(11759)
实践(11481)
(11481)
技术经济(10719)
(10604)
情报(10427)
现代(10309)
共检索到315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霄男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出场具有深厚的渊源依据,它是马克思主义奋斗幸福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奋斗幸福思想存在着不可分的关系,它赓续并传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幸福观。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将“奋斗”与“幸福”紧密联结在一起,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科学回答了为何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谁的幸福而奋斗以及靠什么样的奋斗创造幸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蕴,其有助于人们肩负幸福使命、享受奋斗过程、实现强国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晓宁  王玮  
加强高校奋斗幸福观教育,必须加快构建以劳动精神、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生命体验为核心内容的奋斗幸福观教育体系,不断弘扬新时代的奋斗精神,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三全育人"新局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雅厦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围绕如何做好基层工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创新,形成了包括"四下基层"、"滴水穿石"、"马上就办"等在内的基层工作方法体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精髓和要义。文章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两个方面入手,阐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基层工作法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结晶;是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统一体,必须整体把握、一体贯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代典范,要持之以恒地继承好、坚持好、发扬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雅厦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围绕如何做好基层工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创新,形成了包括"四下基层"、"滴水穿石"、"马上就办"等在内的基层工作方法体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精髓和要义。文章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两个方面入手,阐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基层工作法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结晶;是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统一体,必须整体把握、一体贯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代典范,要持之以恒地继承好、坚持好、发扬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晖   魏晖  
习近平总书记从价值导向、精神气质和奋斗目标三个维度科学论述了新时代青年奋斗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习近平青年奋斗观。这一理论具有突出的实践性、鲜明的时代性、高远的战略性和深刻的辩证性,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遵循,是激励广大青年为中国梦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实践指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晖   魏晖  
习近平总书记从价值导向、精神气质和奋斗目标三个维度科学论述了新时代青年奋斗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习近平青年奋斗观。这一理论具有突出的实践性、鲜明的时代性、高远的战略性和深刻的辩证性,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遵循,是激励广大青年为中国梦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实践指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慧  娄淑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六点要求,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指明了方向,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育和培养工作的重要指针。新时代青年培养教育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引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美娜  
"双区"建设中年轻妇女撑起半边天,年轻妇女在家庭和职场发展中均具有特殊性。"奋斗幸福观"融入"双区"年轻妇女发展是时代发展机遇应有之义,是妇女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内在诉求。"奋斗享乐观""奋斗无用观"和"奋斗辛苦观"等负面价值观严重影响"奋斗幸福观"融入"双区"年轻妇女发展,为更好地实现"双区"年轻妇女在奋斗中拥有更多幸福感,本文基于"奋斗幸福观"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从基础层面、进阶层面、高级层面提出终身学习和开拓国际视野、女性社会组织"她力量"这三方面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根源  
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揭示了"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观点和方向问题,"怎样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彰显了富裕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规律,规划了民族复兴的现实途径。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应深刻领会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高度重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校利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蕴涵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类发展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注,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色和中国特征。邓小平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苦探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民   郭文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深刻理解领悟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包括:劳动者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劳动资料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劳动对象更加精准和个性化。其特征包括:以创新为主导、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新质生产力生成的理论逻辑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进一步发展,实践逻辑为源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对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深刻理解与实践及源自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是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发展的必然体现。新质生产力推动着产业升级和转型,改变就业格局和人才需求,对人类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产业协同、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国际合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民   郭文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深刻理解领悟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包括:劳动者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劳动资料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劳动对象更加精准和个性化。其特征包括:以创新为主导、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新质生产力生成的理论逻辑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进一步发展,实践逻辑为源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对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深刻理解与实践及源自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是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发展的必然体现。新质生产力推动着产业升级和转型,改变就业格局和人才需求,对人类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产业协同、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国际合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储著斌  
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实践,总结世界各国近现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文化智慧,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强化公民环境意识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强化公民环境意识的问题导向、精神动力、方式方法、教育内容、主体对象、实现路径与目标导向。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是贯彻绿色理念、构建绿色制度、推进绿色行动的基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加分项",是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的基石。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有着深刻鲜明的生成逻辑。这些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团结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团结理念,在历史层面汲取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团结经验,在实践层面扎根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呈现出系统性和辩证性的丰富意涵,在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诸领域追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全方位团结,强调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团结与奋斗、团结与斗争、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创新,在推进新时代的团结实践、绘制未来团结篇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是南开大学独具特色的立学理念,引领着百年辉煌、启迪着未来航向,其中,"商以富国"内涵独特、广博、隽永:(一)"商以富国"饱含着南开创始人经世致用、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报国志向。南开"校父"严范孙,盐商家源让他深谙商业济世的价值和经营实操之道,以清末翰林身份却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