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0)
- 2023(13781)
- 2022(11837)
- 2021(11238)
- 2020(9219)
- 2019(21222)
- 2018(21316)
- 2017(40155)
- 2016(21969)
- 2015(24779)
- 2014(24159)
- 2013(23504)
- 2012(21883)
- 2011(19665)
- 2010(19871)
- 2009(17945)
- 2008(17645)
- 2007(15455)
- 2006(13647)
- 2005(11975)
- 学科
- 济(82940)
- 经济(82832)
- 管理(66061)
- 业(62831)
- 企(54679)
- 企业(54679)
- 方法(37669)
- 数学(31018)
- 数学方法(30594)
- 中国(22827)
- 农(21974)
- 学(20754)
- 财(20610)
- 业经(20519)
- 技术(19613)
- 理论(18505)
- 地方(16819)
- 制(15375)
- 农业(14879)
- 和(14769)
- 贸(13788)
- 贸易(13776)
- 教育(13571)
- 易(13305)
- 银(13285)
- 银行(13240)
- 技术管理(13128)
- 务(12893)
- 环境(12870)
- 财务(12831)
- 机构
- 大学(309382)
- 学院(306258)
- 管理(122999)
- 济(116464)
- 经济(113745)
- 理学(106602)
- 理学院(105383)
- 管理学(103515)
- 管理学院(102964)
- 研究(101247)
- 中国(74493)
- 京(66587)
- 科学(64149)
- 财(53979)
- 所(50329)
- 农(46691)
- 研究所(46033)
- 江(45488)
- 中心(45187)
- 业大(45005)
- 财经(43049)
- 范(43039)
- 师范(42654)
- 北京(42204)
- 经(39052)
- 州(37242)
- 院(36931)
- 农业(36368)
- 师范大学(34620)
- 经济学(34196)
- 基金
- 项目(210839)
- 科学(166073)
- 研究(157141)
- 基金(151324)
- 家(131519)
- 国家(130359)
- 科学基金(112255)
- 社会(97099)
- 社会科(91779)
- 社会科学(91756)
- 省(83368)
- 基金项目(80740)
- 教育(73030)
- 自然(72704)
- 自然科(70996)
- 自然科学(70977)
- 划(70165)
- 自然科学基金(69724)
- 编号(64543)
- 资助(60875)
- 成果(53359)
- 创(47784)
- 重点(47200)
- 部(45898)
- 课题(45188)
- 发(44599)
- 创新(43808)
- 项目编号(40051)
- 科研(39710)
- 大学(39671)
- 期刊
- 济(129022)
- 经济(129022)
- 研究(92069)
- 中国(60945)
- 学报(48574)
- 管理(46709)
- 科学(45645)
- 教育(43165)
- 农(42434)
- 财(40059)
- 大学(36807)
- 学学(34094)
- 农业(29574)
- 技术(28530)
- 融(24524)
- 金融(24524)
- 业经(20940)
- 财经(20657)
- 经济研究(19792)
- 图书(19037)
- 经(17607)
- 科技(17143)
- 问题(16415)
- 业(15403)
- 技术经济(15376)
- 理论(15308)
- 版(14457)
- 实践(14131)
- 践(14131)
- 现代(13799)
共检索到449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恒 姚芳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在考量现代国际新形势的基础上,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的创新思想,体现了为追求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思考,进行了创造性提炼与理论的新发展。这些重要论述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底色,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总抓手,以打造开放共享的国际平台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实践理路,对建立全面创新格局、统筹推进多链条融合、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蓝图。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创新型国家 实践理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洪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要从战略、时代、民生、文化和国际等视角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思想高度、思想深度、思想温度、思想厚度和思想广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瞿卫星 贺菲
尽管实践研究的特殊性为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合理辩护,但无论是侧重于它与理论研究的差异比较、还是偏向于两者共同之处的科学化诉求,都可能影响实践研究的有序发展,反映出理论解释的两难境地。"教师即研究者"潜藏的技术理性观和身份认同问题使教师身处解决实践问题是迎合他人理论或服从集体规范,还是遵循自我角色认知的两难选择。同时,尽管学校作为研究场域的存在支持着科研兴校和教师即研究者的判断,但自治性主体的假设只是排除多重矛盾后对学校自主发展的孤立分析,而科研机构的假设也是忽视学校专门教育机构属性和教师实践教育者的身份后对学校科研环境的简单预期。
关键词:
实践研究 教师研究者 研究场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晓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弘扬,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西方文化中共同体思想中有益因子的吸收与借鉴。以人民为中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立足实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求同存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选择。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模式;全面超越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理论,为人类未来社会共同发展繁荣提供了理念参考;推进了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迈向新阶段,为世界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丽华
"经典重估"是近年来我国文学研究界的一种不绝于耳的声音,也是国际学界的强烈呼声。文学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变更、审美趣味的转换而不断调整、流动的,所以,每个时代都有重估经典的必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经典系统。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必须在对此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引发经典流动和调整的深层原因,以期准确把脉经典与时代和社会之关系,进而实现重新评判经典之初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凯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时代人才培养、理想大学形态、大学精神与理想主义,这些议题是新时代大学建设的核心要义。眭依凡教授的专著《大学理想主义及其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以大学理想主义为核心,以大学文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对新时代大学的理想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该书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理想主义在大学办学、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为推动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敏学 张皓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更加顺应移动端信息消费场景的信息流广告成为广告领域发展的新引擎。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流广告的产生背景,即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沟通范式的新发展,进而通过与传统互联网广告对比介绍了信息流广告的内涵和特征,并通过对信息流广告前沿实践和发展历程的梳理提出相应的理论启示;其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当前国内外信息流广告研究趋势进行介绍,并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了当前信息流广告相关研究的概貌和研究主题分布情况,以此为基础,本文归纳出了信息流广告作用的整合模型并对其进行理论阐释;接着,从信息流广告原生性、动态性和社交性的双面效应视角出发,对信息流广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最后,对信息流广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振峰 程刘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贡献。其中,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鲜明特色、战略目标、推进方式、本质要求、实现路径,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理念。新时代新征程上梳理这些创新性的理论成果,对于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昭明 张剑
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深刻揭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教育要与"四个伟大"相结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立德树人 创新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刘欣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引领我国财政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推动财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从鲜明特质来看,这些论述强调人民性与国家性相融合的理论立场、发展与安全相统一的理论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方法。从理论内涵来看,在财政分配上要求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关系,在财政改革上要求构建着眼长远的现代财政制度,在财政管理上要求强化政府对财政的宏观调控和约束力,在财政政策上要求真正发挥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在区域财政上要主动破解区域发展困境。从实践经验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体系逐步完善、财政职能持续增强、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面对技术冲击、收支压力、改革难点、政策协调等困难和挑战,财政应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抓好政策落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静 刘勤
农地抛荒是个存在已久的现象。抛荒农地的原因不是税赋沉重,也非比较收益低下,而是总收益不足。农村人口数量、非农就业和食品结构变化的三大契机交汇为从根本上提高农地总收益提供了可能。现阶段,可探索通过建立农地承包经营的退出机制,依托职业农民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地改变种植结构等层面提高农地总收益,从而遏制农地抛荒。
关键词:
农地抛荒 农地总收益 管理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洋 曹以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分析和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方法论依托。在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从国家到社会纵深拓展的时代语境下,习近平总书记综合研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以历史思维为洞悉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演进规律提供经验指引;全面明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以战略思维为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格局拓展宏阔视野;正确处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项关系,以辩证思维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实践铺展锚定工作路向;着力丰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意蕴,以创新思维为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转化注入强劲动力;科学确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则底线,以底线思维为化解新质生产力的风险挑战坚固安全防线。深刻把握这些思维方法,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规律、时代特征和未来走向,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拓展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臧金亮 张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接近18年,为福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是极富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本文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成果,深入探索和研究其蕴含的丰富且深刻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推动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发展实践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所产生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增强各级党委政府服务意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快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推进光彩事业发展"等重要理论贡献,推动福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达到新高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汝刚 刘慧 沈桂龙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对各个产业都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融合力。利用人工智能改造传统农业,不仅是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重要选择,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与效益的有效途径,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全新的要素,具有通用型技术的基础设施外溢性特征,不仅能融合于资本、劳动要素中加强其功能与效用,还能重塑生产,极大地升级农业技术,增强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人工智能在改造融合我国农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需要采取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土地流转、创新融合模式等措施,以发挥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农业 技术升级 产业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思杭
文章选取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分别测度科技创新水平与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异质性。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完善基于共同富裕的科技创新路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共同富裕 理论机制 实证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