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9)
- 2023(9381)
- 2022(8325)
- 2021(7805)
- 2020(6418)
- 2019(15126)
- 2018(15326)
- 2017(29632)
- 2016(16125)
- 2015(18250)
- 2014(18284)
- 2013(18295)
- 2012(16820)
- 2011(15090)
- 2010(14856)
- 2009(13327)
- 2008(12826)
- 2007(11016)
- 2006(9549)
- 2005(8432)
- 学科
- 济(63450)
- 经济(63370)
- 管理(46514)
- 业(43895)
- 企(37273)
- 企业(37273)
- 方法(30593)
- 数学(26112)
- 数学方法(25810)
- 农(16538)
- 中国(16391)
- 财(15685)
- 学(15070)
- 业经(14352)
- 地方(13155)
- 理论(11757)
- 农业(11197)
- 和(11178)
- 制(10643)
- 贸(10591)
- 贸易(10584)
- 易(10235)
- 技术(10138)
- 务(10058)
- 环境(10057)
- 财务(10000)
- 财务管理(9984)
- 教育(9872)
- 企业财务(9464)
- 银(8991)
- 机构
- 大学(228959)
- 学院(225612)
- 管理(94061)
- 济(86151)
- 经济(84147)
- 理学(82017)
- 理学院(81111)
- 管理学(79760)
- 管理学院(79362)
- 研究(74217)
- 中国(53789)
- 京(49370)
- 科学(47158)
- 财(38876)
- 所(36913)
- 农(34331)
- 业大(34132)
- 研究所(33743)
- 中心(33096)
- 江(31613)
- 财经(31492)
- 北京(31467)
- 范(30775)
- 师范(30538)
- 经(28639)
- 院(27016)
- 农业(26788)
- 州(25996)
- 师范大学(24910)
- 经济学(24520)
- 基金
- 项目(158443)
- 科学(124105)
- 研究(117065)
- 基金(114381)
- 家(98992)
- 国家(98139)
- 科学基金(84567)
- 社会(71752)
- 社会科(67844)
- 社会科学(67825)
- 基金项目(61681)
- 省(61590)
- 自然(55866)
- 自然科(54523)
- 自然科学(54512)
- 自然科学基金(53496)
- 教育(53337)
- 划(52020)
- 编号(48726)
- 资助(46908)
- 成果(39522)
- 重点(34719)
- 部(34649)
- 发(33028)
- 创(32866)
- 课题(32809)
- 创新(30492)
- 项目编号(30397)
- 科研(30335)
- 教育部(29731)
共检索到323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赛 梁波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围绕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放在治国理政愈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重要论述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欣 黄轲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使命和初心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观,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针对共同富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阐述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战略定位,丰富并拓展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开辟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积极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当前,"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议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能够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目标和方向,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科学实践指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欣 黄轲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使命和初心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观,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针对共同富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阐述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战略定位,丰富并拓展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开辟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积极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当前,"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议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能够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目标和方向,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科学实践指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雁 傅王倩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政府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各项建设事业中,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迈向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残疾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残疾人求学求职的权益进一步得以保障,残疾人体育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多方参与的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下,残疾人事业发展将不断谱写新的篇章,残疾人的权益将获得更有质量的保障。
关键词:
残疾人事业 发展成就 未来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仲昭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是在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畅想,继承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构想以及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的构思中总结而来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对新时代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具有指导意义。实现共同富裕是无数共产党人的宏伟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坚持文化自信为共同富裕凝聚力量,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
习近平 共同富裕 新时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秦书生 索绳斐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呈现出条理清晰的逻辑理路:立足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致力于解决新发展阶段贫富差距等新矛盾新问题,是其逻辑起点;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基石,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其逻辑传承;从共同富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三个方面展开架构,是其逻辑展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其逻辑主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淑梅 张远新
习近平关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有着特定的生成依据,它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农民共同富裕学说,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重农富农治农文化,承继于中国共产党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思想智慧,立足于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是习近平领导经济建设、改善民生过程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核心要义包括战略地位、政治保证、美好图景、发展动力、必由之路和主体力量等诸多方面,具有战略性、时代性、科学性和超越性等理论特质。其重大价值为: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农民共富思想的理论创新,而且为新时代开创促进农民共富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世界解决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峥嵘
近五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不同场合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对新时代资本市场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对此做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论述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条脉络:(1)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2)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回归金融本源,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3)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投资者权益能得到充分保护;(4)要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对交易的全程监管;(5)推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6)严厉查处和惩治各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解决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洪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要从战略、时代、民生、文化和国际等视角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思想高度、思想深度、思想温度、思想厚度和思想广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安林
针对实现共同富裕,毛泽东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江泽民提出必须正确处理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发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们党锲而不舍追求的目标;只有实行非均衡的发展战略,才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共同富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牛楠森 李红恩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立场,对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战略定位、使命任务与发展方略作出了高屋建瓴的擘画,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社会都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体现为“五个突出”:突出“中国人”意识,突出“五育并举”,突出“公平而有质量”,突出“学校主体责任”,突出“家校社协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的重要论述引领基础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推动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公平水平不断彰显、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投入水平大幅提高、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的重要论述激发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自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更高水平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俊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要聚焦党的领导,教育要有主心骨、有底气、有精神;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教育发展要有目标和根本遵循;聚焦民族复兴大任,教育需要持久动力和定力;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需要宏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辛越优 林成华 蒋红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支撑全面小康、托起美好生活、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等新的内涵,具有优先性、创新性、均衡性和服务性等特点,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促进产教融合、引领迈向全球知识文化高地等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略。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内涵式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心慧 李志明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密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的具体实践,形成一系列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战略方向,需要系统认识“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的鲜明价值逻辑、“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的科学理论逻辑“、建设教育强国从何而来”的深厚历史逻辑“、怎么样建设教育强国”的清晰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刻彰显了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价值导向性,体现了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思想引领性,刻画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主动性,阐明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的实践创新性,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思想 教育战略 内在逻辑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占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主题。习近平从大历史观视野研判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选择,展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百年来,中国人民从社会阶级的"两极对立"中选择革命性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从中西方革命的"两极相联"中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条件;在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指引下建设"新世界",是实现民族自主和走向复兴的科学指南;在技术霸权的"两极失衡"中重塑现代科技文明,是以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主动;在东西方文化的"两极交流"中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在新的时代基点上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复兴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既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历史逻辑和实践印证,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自信和未来向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