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4)
- 2023(9162)
- 2022(7681)
- 2021(7246)
- 2020(5848)
- 2019(13301)
- 2018(13208)
- 2017(24173)
- 2016(12981)
- 2015(15250)
- 2014(15384)
- 2013(15154)
- 2012(14784)
- 2011(13763)
- 2010(13899)
- 2009(12899)
- 2008(12716)
- 2007(11678)
- 2006(10798)
- 2005(10075)
- 学科
- 济(77980)
- 经济(77816)
- 管理(33364)
- 业(27537)
- 方法(26149)
- 企(22409)
- 企业(22409)
- 中国(22049)
- 数学(21145)
- 数学方法(21030)
- 地方(18011)
- 农(16124)
- 学(15755)
- 业经(15403)
- 财(13277)
- 贸(12794)
- 贸易(12781)
- 地方经济(12661)
- 易(12414)
- 制(12392)
- 理论(12034)
- 和(11841)
- 教育(10333)
- 农业(10297)
- 环境(10242)
- 银(10043)
- 银行(10031)
- 融(10016)
- 金融(10014)
- 行(9750)
- 机构
- 大学(200594)
- 学院(197913)
- 济(95983)
- 经济(94246)
- 研究(76015)
- 管理(67783)
- 中国(59195)
- 理学(56267)
- 理学院(55544)
- 管理学(54740)
- 管理学院(54344)
- 财(43851)
- 京(43459)
- 科学(41392)
- 所(38423)
- 财经(34184)
- 研究所(34174)
- 中心(32805)
- 经济学(32405)
- 经(31029)
- 江(30856)
- 经济学院(28863)
- 北京(28780)
- 范(28508)
- 师范(28321)
- 农(26751)
- 院(26517)
- 财经大学(25119)
- 州(24034)
- 师范大学(22923)
- 基金
- 项目(116945)
- 科学(92114)
- 研究(91005)
- 基金(85322)
- 家(73004)
- 国家(72372)
- 社会(62301)
- 科学基金(61047)
- 社会科(57969)
- 社会科学(57953)
- 基金项目(43326)
- 省(42430)
- 教育(42329)
- 编号(36059)
- 划(35754)
- 资助(35746)
- 自然(34316)
- 自然科(33484)
- 自然科学(33476)
- 自然科学基金(32926)
- 成果(31686)
- 部(27845)
- 重点(26767)
- 国家社会(26623)
- 发(26551)
- 课题(26165)
- 中国(25811)
- 教育部(24700)
- 性(24072)
- 大学(23640)
- 期刊
- 济(118923)
- 经济(118923)
- 研究(72203)
- 中国(45419)
- 财(34387)
- 学报(27759)
- 管理(27597)
- 教育(27116)
- 科学(26715)
- 农(25778)
- 大学(21808)
- 经济研究(20266)
- 学学(19843)
- 融(19835)
- 金融(19835)
- 财经(19254)
- 技术(17461)
- 农业(17251)
- 经(16942)
- 问题(15582)
- 业经(15458)
- 贸(14443)
- 世界(13630)
- 国际(12733)
- 技术经济(11183)
- 图书(10934)
- 统计(10101)
- 经济问题(9779)
- 坛(9604)
- 论坛(9604)
共检索到329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陈柏良 李闽榕
改革开放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各个层级的领导岗位上始终高度重视政治经济学,并进行了长期、深入和系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大价值的理论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创新性的学术观点,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思想探源,呈现了长期动态、持续推进、逐步深化、创新拓展和不断升华的演进过程与脉络轨迹,体现了"实践—研究—实践"的双向互动、双重创新、有机统一和完美融合的理论渊源与方法特色,展现了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坚定立场和深邃思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课题组 韩保江 张慧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经济理论、现代产权理论、政府干预理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国际经济理论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改革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坚决摒弃其庸俗成分,避免照搬照抄,关键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具有敏锐的中国问题意识,聚焦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超群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民生思想的认识,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劳动力就业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城市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住房、医疗等问题是中国众多民生问题中亟需解决好的难点。解决上述问题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进人民对发展成果的共享等;充分认识民生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以明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注入了新的理论内涵。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无疑是最典型的观测样本。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肩负了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使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理论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开拓新境界,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敏 王金秋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强调“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1)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断升温。与此前研究相比,近一年学术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方法论、理论来源、实践基础、逻辑起点、逻辑主线以及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等重要问题上进行了更深入、全面的探索,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江 陈弼文
在前两年已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国内经济学界同仁2018年继续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更加丰富的文献。总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主要围绕三个大问题而展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怎么样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这些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诸多小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和定位、起点、方法、原则、内容等等。新的研究成果既有批判继承也有创新发展,既有广泛共识也有明显交锋,我们对此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并希望推动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邱海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反映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根本遵循。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绍东
我的题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我们前段时间一直在做文献的梳理,把目前谈起点的所有文献都找出来。在文献梳理过程当中,我们首先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对起点的提法不一样,有的说分析起点,有的说逻辑起点,有的说研究起点,有的说叙述起点等等。为什么现在对起点问题有这么大的争论和争议?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实际上对起点问题的探讨涉及到我们对政治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政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绍东
我的题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我们前段时间一直在做文献的梳理,把目前谈起点的所有文献都找出来。在文献梳理过程当中,我们首先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对起点的提法不一样,有的说分析起点,有的说逻辑起点,有的说研究起点,有的说叙述起点等等。为什么现在对起点问题有这么大的争论和争议?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实际上对起点问题的探讨涉及到我们对政治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树理 魏晨曦 钱凤娟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思想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思想逻辑一致地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守正创新,是有效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进而高质量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大时代命题。文章借助CNKI数据库,实证分析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思想的研究进展,先是充分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及转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发展和深化的制度规范和实践影响,进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化创新和提升所面临的逻辑困境,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创新发展,务必继承和发展以劳动阶级利益为基本政治立场的历史逻辑和实践基础,为积极推进共同富裕的全面实现提供理论基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学梅 郭冠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正在形成和发展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建立能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系统化学说",关键和难点是确立正确的研究对象。本文结合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探讨的历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所包含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进行探索,研究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生产和交换条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雄
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包含了主动开放、全面开放、双向开放、共赢开放等重要思想内容,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是中国对外开放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为引导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顾海良 张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后,主要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开创到形成和发展,再到拓展和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创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和理论的演进过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回溯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创新,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上的纵深发展及其理论贡献,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郝淼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既放眼世界又兼具中国智慧,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和引领,创造性地提出了反映这一学科属性的科学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问题,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理论,抑或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对外开放等理论,都提出了诸多创新性理论观点和主张。综观这一系列理论观点,完全建构起了既反映时代特征又兼具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讲话,如似马克思《导言》的中国版本。《新境界》对马克思《导言》的思想赓续和理论创新,体现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象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历史路标"的镌刻、从"结构"到"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探索、"中国智慧"的思想特征和时代意蕴等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学理和学术的示范效应和指导意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方法论上和理论上的"导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