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7)
2023(3444)
2022(3008)
2021(3001)
2020(2571)
2019(5837)
2018(5944)
2017(11331)
2016(6370)
2015(7673)
2014(7645)
2013(7333)
2012(7182)
2011(6546)
2010(6911)
2009(6661)
2008(6889)
2007(6194)
2006(5575)
2005(5129)
作者
(18679)
(15785)
(15691)
(14936)
(10003)
(7663)
(7271)
(6286)
(5969)
(5835)
(5379)
(5177)
(5085)
(5000)
(4981)
(4741)
(4654)
(4627)
(4501)
(4385)
(4123)
(3822)
(3760)
(3629)
(3587)
(3575)
(3545)
(3477)
(3250)
(3164)
学科
(27843)
经济(27800)
管理(18117)
(15996)
(13864)
企业(13864)
方法(12510)
数学(10172)
数学方法(10000)
中国(7648)
(7060)
(6591)
贸易(6587)
(6575)
(6410)
(6232)
金融(6232)
(6212)
(5984)
教育(5974)
理论(5629)
(5159)
银行(5147)
(4963)
业经(4706)
地方(4574)
(4388)
(4380)
关系(4171)
(3929)
机构
大学(96847)
学院(93993)
(37898)
经济(36955)
研究(34134)
管理(32177)
理学(27185)
中国(26868)
理学院(26817)
管理学(26114)
管理学院(25964)
(21260)
科学(20476)
(18544)
(17855)
研究所(15987)
中心(15037)
(14854)
财经(14413)
(14296)
(13950)
北京(13905)
师范(13831)
(13093)
业大(12857)
(12038)
经济学(11839)
(11749)
农业(11627)
师范大学(11267)
基金
项目(55886)
科学(43342)
研究(40779)
基金(40287)
(35021)
国家(34682)
科学基金(28949)
社会(25633)
社会科(24064)
社会科学(24057)
基金项目(20757)
(20614)
教育(19768)
自然(18435)
自然科(18069)
自然科学(18064)
(17844)
自然科学基金(17748)
资助(17610)
编号(16337)
成果(14993)
(12907)
重点(12550)
课题(11953)
(11323)
教育部(11156)
大学(11048)
(10954)
(10942)
人文(10456)
期刊
(46227)
经济(46227)
研究(31313)
中国(21429)
学报(16708)
教育(14497)
科学(14488)
(14338)
(13801)
管理(13349)
大学(13015)
学学(12087)
(10531)
金融(10531)
农业(9310)
国际(8291)
财经(7855)
技术(7577)
经济研究(7557)
(7401)
(6845)
问题(6120)
业经(5981)
世界(5618)
(5216)
(5026)
统计(4681)
图书(4515)
(4477)
论坛(4477)
共检索到153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志成  刘培东  
新型国际关系观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它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继承和总结新中国外交理念与实践经验,批判吸收当代全球政治理念,其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紧迫的现实必要性。这一思想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准则,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具有鲜明的逻辑性、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中国特色。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必须秉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等理念原则,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新型国际关系观的提出,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和平发展环境、开辟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路径、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阎德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提供了理论和思想武器,为推动国际体系变革完善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变革方向、时势与动态体系的整体把握、智慧与外交实践的相辅相成、底线思维与综合国力的保障、人文主义与天下情怀的观照等五大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成功激活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也为全球国际关系理论贡献了中国智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茜  
适当地将电影应用于国际关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电影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训练他们的批判思维。电影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由此增加他们对于复杂政治问题的认识深度。自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对电影的关注开始逐渐延伸至政治学乃至国际政治领域。已有部分西方学者开始思考国际政治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试图将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以期在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晓冬  
本刊讯2018年1月7日,"新型国际关系构想下中国经济外交的形势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经济外交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经济外交研究会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承办,来自对外经贸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外交学院、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齐兴霞  
雷蒙·阿隆的国际关系思想对国际关系研究影响重大。他认为国际关系学研究首先是社会研究和历史研究,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主题,同时区分了权力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由于权力决策中心的多样化,阿隆对用数学模型来研究国际关系表示了怀疑。在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方法方面他也贡献良多。阿隆的最大贡献就在于:理论寻求理解与调适(moderate),而不是改造人类之境况。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昊儒   杨守明  
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作出的政治承诺的内涵、约束力的大小、运行的状态与逻辑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对外战略问题。在逆全球化现实背景下,一些国家频频出现违背兑现政治承诺的情况。因此对于国际承诺的内涵、运行逻辑的研究,既可以给国家对待承诺的策略与方式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以实现政治承诺理论中的互动逻辑理论超越。国际承诺是一国发出的对本国未来行为进行约束并旨在影响他国判断与行为的活动。本文对国际层次政治承诺的互动机制构建了“承诺表达—信号解读—承诺兑现—结果反应”的框架,国家政治承诺的可信程度,受到承诺国信号表达的成本、决心影响,受诺国对于承诺可信的解读决定了其接受程度。当承诺达成后,国家的兑现能力与兑现意愿的强弱决定了承诺国是否能够兑现承诺。当承诺国不兑现承诺时,在国际惯例中存在“硬回应”与“软回应”两种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志琛  
选择—遗传—变异是社会演化的核心机制,遗传侧重于人类社会在时间中的延续,变异侧重于人类社会在空间中的展开,而选择压力是把遗传和变异统一起来的关键作用力。在国际关系中,强国施加选择压力,弱国承受选择压力,力量损失梯度越大,强国对弱国的选择压力越小;强弱双方的关系越敌对、实力对比越悬殊,强国对弱国的选择压力越大。当存在多个联系紧密的国家时,强国偏好使用“软柿子”策略来延缓选择压力的衰减,而弱国偏好使用“大树”策略来降低自己所承受的选择压力。选择压力也可以用于结盟问题的研究,以中俄是否应该通过结盟来应对美国威胁为例,使用军费评估实力时,从2019年开始,中俄达到了结盟临界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青  
对安全理念的探索一直是西方国际政治乃至当代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立足点不同 ,对国际安全的前景看法各异 ,但所有的西方学者都在探讨这样的问题 :“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吗 ?”“如何使和平长存于世 ?”在现实主义者那里和平意味着一段相对稳定的和平时间 ,而在理想主义者那里永久和平是人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时代的发展使得当代的安全问题研究有了更为广阔的探索领域和研究对象 ,尤其是二战后的美国学者 ,从现实主义的摩根索到试图把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折衷的库普坎 ,都对如何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国际安全构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聿峨  
海外华人遍布世界各国,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变化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其中国际关系的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博  威廉·瑞辛格  
"角色理论"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界分析国家外交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范式。在角色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影响一国外交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变量主要是基于国家角色定位基础之上的角色身份与角色预期。本文通过考察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角色定位,分别分析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两个层次影响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外交决策中角色身份与角色预期的变化。在国内政治层面,影响俄罗斯能源外交角色身份的主要是其决策参与者,包括俄罗斯总统、中央官僚机构、大型国有能源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在国际政治层面,影响俄罗斯能源外交角色预期的主要是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对话机制、俄罗斯对东北亚能源结构的认知以及与西方能源关系的变化。本文通过角色理论的分析范式总结了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外交的决策逻辑并将中俄近年来能源合作取得突破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一决策逻辑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熙玉  于婉莹  
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无法为东北亚秩序提供一种稳定的规范,导致东北亚出现"规范缺失"或"规范空白"现象。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个别国家行为者开始对地区秩序产生影响。最近东北亚的历史争端、领土争端,以及朝鲜的挑衅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东北亚国际秩序的这种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提出了新型大国外交、周边外交、主办国外交等新的外交政策方向。韩国政府为了消除完全受制于韩美同盟的误解,力图采取能够实现均衡的"平衡外交"。东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存在邻国综合征现象,由于地理上的一衣带水,各国认为自己很了解对方,但这其实是个误解,这种误解导致了认识差异、期待差异,还有作用差异。为此,我们有必要真正地了解对方,从对方身处的格局与环境来思考问题。要想发展韩中关系,关键并不在于扩大交流上,而在于真诚地探讨对方的核心利益,并加深理解。为了达成这种韩中两国间的战略性理解,韩国需要改变对中国的认识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义桅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激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包括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国际制度文化方面的影响 ,就为广泛意义上的环境问题推动国际制度变迁提供了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淇  
冷战结束之后,一些冷战中被忽视的问题,如恐怖主义、武器控制、贩毒问题、移民问题,以及人权问题等,日益凸显。其中人权问题尤其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是,目前国际社会对人权的关注只是暂时性的,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董有德  
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关注国家及其联合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二战”后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本应使这一倾向发生重大改变 ,但事实上目前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仍然放在国家及其联合体间的关系上面。笔者认为 ,由于国际关系并非单纯研究政治关系 ,加之跨国公司的行为已经对国家及其联合体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并且这一影响仍在加深 ,国际关系研究必须密切关注跨国公司这一当代重要国际现象。关注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着眼 :跨国公司的性质、跨国公司与母国的关系、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关系、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卢光盛  
地缘经济学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词语,但人们对于它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和误解。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缘经济学的定义是模糊的,其主要观点的归纳也是零散、缺乏系统的。本文考察了对地缘经济学概念的不同理解,辨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地缘经济学的定义,然后对地缘经济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文章最后就地缘经济学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地缘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作了几点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