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1)
- 2023(10884)
- 2022(9281)
- 2021(8300)
- 2020(6660)
- 2019(15007)
- 2018(14996)
- 2017(27603)
- 2016(14951)
- 2015(16907)
- 2014(17325)
- 2013(17143)
- 2012(16381)
- 2011(15193)
- 2010(15732)
- 2009(14525)
- 2008(14317)
- 2007(12998)
- 2006(12027)
- 2005(11324)
- 学科
- 济(84182)
- 经济(84108)
- 管理(40390)
- 业(36870)
- 企(28879)
- 企业(28879)
- 地方(25660)
- 中国(24010)
- 方法(23403)
- 数学(19480)
- 数学方法(19314)
- 农(18889)
- 业经(17801)
- 学(16924)
- 地方经济(15856)
- 财(14046)
- 制(13431)
- 农业(13116)
- 融(12864)
- 金融(12863)
- 银(12712)
- 银行(12692)
- 发(12519)
- 行(12383)
- 贸(11905)
- 贸易(11892)
- 环境(11609)
- 理论(11516)
- 易(11309)
- 和(10953)
- 机构
- 学院(221949)
- 大学(218926)
- 济(96626)
- 经济(94422)
- 研究(84521)
- 管理(76671)
- 中国(65684)
- 理学(63370)
- 理学院(62473)
- 管理学(61348)
- 管理学院(60933)
- 科学(50203)
- 京(48044)
- 财(44813)
- 所(44157)
- 研究所(39227)
- 中心(37428)
- 江(37424)
- 农(34537)
- 财经(33973)
- 范(32650)
- 师范(32351)
- 北京(31580)
- 经(30503)
- 院(30484)
- 州(30047)
- 经济学(29985)
- 业大(28364)
- 省(27474)
- 经济学院(26446)
- 基金
- 项目(133345)
- 科学(104181)
- 研究(101164)
- 基金(93064)
- 家(80680)
- 国家(79919)
- 科学基金(67281)
- 社会(63812)
- 社会科(60319)
- 社会科学(60307)
- 省(53753)
- 基金项目(48365)
- 教育(46352)
- 划(44639)
- 编号(41777)
- 自然(40672)
- 自然科(39650)
- 自然科学(39643)
- 自然科学基金(38917)
- 资助(38006)
- 发(35442)
- 成果(35284)
- 课题(31195)
- 重点(31116)
- 发展(28811)
- 部(28412)
- 展(28328)
- 创(27454)
- 国家社会(25890)
- 性(25732)
- 期刊
- 济(127244)
- 经济(127244)
- 研究(76845)
- 中国(55408)
- 财(34461)
- 农(32827)
- 管理(32330)
- 学报(31403)
- 教育(30935)
- 科学(30697)
- 融(24428)
- 金融(24428)
- 大学(23961)
- 学学(22166)
- 农业(22023)
- 技术(21476)
- 经济研究(20726)
- 业经(20091)
- 财经(17440)
- 问题(15828)
- 经(15244)
- 贸(12370)
- 技术经济(12120)
- 世界(11671)
- 业(11667)
- 国际(11517)
- 商业(11487)
- 图书(11198)
- 坛(10828)
- 论坛(10828)
共检索到373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孙鹏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新理念,经济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最新成果。"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具体实现。人民主体性、协调包容性和发展辩证法是协调发展经济的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
关键词:
习近平协调发展新理念 新特征 重大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孙鹏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新理念,经济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最新成果。"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具体实现。人民主体性、协调包容性和发展辩证法是协调发展经济的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生态协调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是协调发展经济的重大关系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
关键词:
习近平协调发展新理念 新特征 重大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孙鹏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新理念,经济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最新成果。"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具体实现。人民主体性、协调包容性和发展辩证法是协调发展经济的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
关键词:
习近平协调发展新理念 新特征 重大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养民
教育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基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协调发展"理念,对我国教育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效果公平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力图从与经济社会协调、平衡各种关系、设计差异错位发展等方面的机制建设,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协调发展 教育发展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唯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当前我国很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目前"三农问题"中非常迫切并且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益路径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环境 协调 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
区域协调发展是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问题之一,也是体现我国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法治先行的整体策略,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法律协调和干预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可见,从法律角度研究经济学理念及经济法之间的紧密联系,分析我国区域发展的失衡现象及所做的调控努力,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法手段处理区域不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深层次协调我国区域间发展关系和推动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研究区域经济相关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失衡现象及调控努力,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在经济法视阈下的重构策略。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法 重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惠 赵新燕 黄永胜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要保护生态环境又可能会放慢城镇化发展的脚步。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提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工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协调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海燕 王富喜
文章从界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概念入手,将自组织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相互依赖理论、竞争合作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依据,探讨了上述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理论基础 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霍祎黎 宋玉祥 刘亭杉
21世纪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长为以广州、深港为两大发展极核,以佛山、东莞、中山为区域副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变化。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面临产业关联不强、城市间深度融合不够、第三梯队城市定位不清晰和人口及外贸红利逐渐消退等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产业关联,提高经济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明确第三梯队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联动;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激发新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霍祎黎 宋玉祥 刘亭杉
21世纪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长为以广州、深港为两大发展极核,以佛山、东莞、中山为区域副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变化。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面临产业关联不强、城市间深度融合不够、第三梯队城市定位不清晰和人口及外贸红利逐渐消退等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产业关联,提高经济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明确第三梯队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联动;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激发新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红松
协调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稳定和谐状态,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在内的种种社会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人们活动于其中的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等基本领域在内的社会整体领域,以及同样存在于其中的城市和乡村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结的子系统。协调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协调好城乡关系是当务之急。当代中国社会各领域之间和城乡之间面临着特殊的现实境遇,必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促进各领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协调发展。
关键词:
协调 发展理念 落实 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禹亭
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机会,促进了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沿线国家充分发挥人口与土地资源优势,帮助它们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推动全球范围内资源合理整合和经济一体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丰龙 王美昌 徐康宁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时期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本文使用校准后的城市卫星灯光数据,从空间收敛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考虑空间互动关系的前提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总体上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的估计结果都支持了这一结论。基于空间溢出的学习效应、分享效应、竞争效应等是不同城市实现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城市群收敛并不是中国俱乐部收敛的普遍现象,俱乐部收敛仅出现在相对富裕的城市群内。但高铁开通后,大多城市群的表现发生了逆转,经济增长基本呈现出收敛的趋势。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更为客观的视角评估了中国城市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对当前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及高铁在中国经济的作用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收敛 卫星灯光数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乃至各省的综合经济实力都显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在对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区域划分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分析了该省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区域特征,从而为该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该省经济实力区域特征分析,也为类似其他各省乃至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综合经济实力 区域经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拜琦瑞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之一。通过甘肃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本文立足甘肃行政区划2005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基于Between-groups L inkage分类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确定了甘肃经济发展的4个类型区,探讨了各类型区具有的特殊空间经济特征。作者认为,这种特殊空间经济特征是缩小甘肃省域经济差异,制定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
关键词:
甘肃 省域经济 空间经济特征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